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这个春节,小灰一天都没休息 ·  2 天前  
出彩写作  ·  写材料列小标题搭框架常用共性词语2000个 ·  昨天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趣图:初五迎财神,初六送穷鬼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拖了59年,北京3号线终于来了!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12-15 08:00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北京地铁3号线


文字:苗雨田

校稿:辜汉膺、澄澈 / 编辑:澄澈


本文作者系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志愿者


2024年12月15日,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正式通车!


拖了59年,3号线一期今天正式通车了!▼


“地铁/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在大多数拥有成熟轨道交通网的城市都存在。但在中国,却有一座超大城市 长期 没有地铁3号线 ,这不是别人,正是 首都北京


繁华的帝都,终于有了地铁3号线

(北京CBD远眺 图:图虫)▼


在北京市 东四十条地铁站 门口有一块石碑,上面印着字体朴素的“修建于1971年”。这座地铁站因3号线建站施工的原因,在历经95天的封站施工改造后,于2024年2月28日恢复了运营。


作为一条出现在首都初版轨道交通规划图里、“位列第三”的线路, 为何迟迟没有面世


坐拥2100万常住居民

这座超大城市的地面交通早已拥堵不堪

准时便捷的地下轨道交通是刚需

(北京四环路晚高峰 图:壹图网)▼


其实,北京地铁3号线的发展轨迹,就是 北京轨道发展史 ,更是北京这座大型城市的 现代规划发展路程



起了个大早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最早规划可以追溯到1953年,北京市委制定了《关于改进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北京 修建地下铁道计划 ,由此第一次官宣。60年代,地下铁道规划图做了优化和调整,北京地铁的建设就此开始。


在1965版地下铁道近期规划方案中,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可以看作是现在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雏形。 “西直门站”到“青龙桥站” (又称西颐线)的三期工程部分线路 可以看作是 3号线最初的雏形 ,但随着轨道交通规划发展,西颐线的线路走向更像是现在的北京地铁4号线。


1965年的规划方案也被称为“ 一环两线

由一条环线和两条延长线构成▼


1965年7月1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正式 动工 。1971年1月15日, 一期工程开始试运营 ,同时二期工程也开始 动工修建


按照当时北京地下铁道规划方案的修建顺序,一、二期工程修建完毕,紧接着三期工程(可视为3号线)该提上修建日程了。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

也就是今天1号线西段的苹果园—北京站区间

时过境迁,连不少站名都改了


1971年,二期工程(今2号线)在修建时,东四十条站 已预留了 三期工程 (可视为3号线)车站条件。


同时在1973年,北京市编制了第一版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3号线”之名正式闪亮登场 。3号线西起香山,东至首都机场,途经西山、核心区、酒仙桥和首都机场, 是一条贯穿核心区并连接了西北和东北部的地铁干线


1973年规划的 3号线简直是巨无霸

香山、核心区、首都机场我全都要▼



摁下暂停键


1981年,东四十条站主体结构完工,位于地下三层的 3号线预留站台也同步建成 。1984年,东四十条站随着环线(今2号线)的开通而投入使用,3号线预留站台封闭 不对外开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还没等稍作休整开始3号线的施工,地铁一线(今1号线前身)的二环以内段来插队。1987年,隧道专家王梦恕用 浅埋暗挖法 解决了长安街难以修地铁的问题后,1号线得以继续开始修建, 3号线暂被搁置


如果从1965年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算起

到2021年一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营

优先级更高的1号线也断断续续修了 56年 之久

(驶向北京城区方向的1号线列车 图:壹图网)▼


80年代以来,随着北京城市规划调整, 望京 地区成为重点发展对象之一。90年代末,北京开始望京的规划建设, 公共交通配套服务 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望京地区的开发繁荣

让3号线的规划再生变数

横屏 望京夜景 图:壹图网)▼


自然有一条地铁线路规划到了望京地区,3号线的走向也 配合城市发展做出了调整 ,由酒仙桥折向望京,再通至首都机场。


相比于73年的方案

93年的规划特意在望京绕了个大弯

线位很像今天14号线望京南—善各庄区间▼


但是修建计划依然是 杳无音讯 ,一方面是海淀中关村和回龙观地区异军突起,13号线开始修建。另一方面,在北京申奥成功后,连接首都机场和奥运场馆的轨道交通需求必须解决, 北京轨道交通规划开始“重新洗牌”


北京当时的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也可以看出来是 以供给为导向 ,而不是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TOD模式,反向带动地区发展。


3号线东段连接首都机场的功能

被更“专业”的首都机场线代替

横屏 图:壹图网)▼


备战奥运期间,4号线取代了3号线西北段,首都机场线取代了3号线连接首都机场的功能,3号线止步于望京地区。随之连接副中心的6号线建设也开始了,同样东西向的3号线在功能和覆盖区域上便显得 不是很亮眼


总体来说,3号线建设属于是 错过了北京城市规划发展这一趟快车的每一个停靠站



赶了个晚集


2008年开始,3号线规划 重新开始研究论证 ,展开了前期调研、穿越文物密集区域等工作。


2014年,随着 3号线全线规划方案 批复 ,相关规划设计研究正式开始。3号线为 中心城区东西向轨道交通干线 ,服务沿线组团、功能区、大客流集散点以及对外枢纽。


姗姗来迟的3号线终于定稿了

北京朝阳站也将实现地铁接驳▼


它西起海淀区田村站,终至东坝曹各庄北,沿线经过航天桥、金融街、展览路、核心区、工体、北京朝阳区、朝阳金盏国际商务区,可与 20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


2016年4月19日, 3号线一期工程开工 ,为东四十条站-东风站(今东坝北站)。线路全长15.6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0座,其中换乘车站6座。


开工8年的一期工程终于通车

下一步就要开建3号线东延和西延段了▼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谈 整个北京地铁的建设时序 了。如果要想说清楚这个话题,还要了解一个“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分级理论 ”。


交通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重要程度,与该线路在整个线网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密切相关。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分级理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一般可划分为3个等级,即 骨架网、基本网、远景网


到2035远景年

北京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预计达 2683 公里

3号线属于线网中的骨干网

(图:北京市规自委)▼


线路所属 级别越高 ,越应该 优先建设 ,通常序号也靠前。交通建设规划,应遵循优先建设形成骨架网、其次再形成基本网、最后形成远景网的建设时序。


从线网走向上看,贯穿北京城区 南北方向 的地铁线路有4号线、5号线、8号线、9号线、19号线、5号线等线路,而 东西方向 的有1号线、6号线和14号线(2021年底全线贯通)。


3号线从功能定位和线路走向上来说,属于 城市骨架网 ,是横贯北京东西地铁的 大动脉 ,理应优先建设。


1号线曾经是公交车以外

北京东西向大规模通勤的唯一选择

早晚高峰期挤地铁是常态

(2013年北京地铁1号线 图:图虫)▼


然而透过3号线发展的脉络,因为北京城市人口布局变化、资金投入有限、城市功能定位等多方面的原因,3号线拿着旧船票, 长期没能登上北京地铁建设的“客船”


2014年,北京地铁停止2元一票制计价方式,开始实行 分段计价 方式;2017年,北京地铁全路网实现 线上 购票、车站取票;2018年,北京地铁全网实现 刷二维码 乘车…… 3号线见证了这座大城市的成长


从朴素到华丽

从6B到8A编组

北京地铁已走过53年历程

(19号线平安里站站台层 图:图虫)▼


不过从目前客观条件来说, 3号线一期能在2024年开通 ,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北京城市格局日趋成熟,3号线饲喂了 城市东西向轨道交通流 ,同时3号线东坝北站可与12号线换乘, 实现朝阳地区、副中心地区、平谷地区以及河北省的轨道交通梦幻联动


2022年7月,3号线首列车 下线 ,新列车采用 4+4重联编组 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 ,最高运行速度80km/h。


3号线列车可根据客流量大小

灵活采用4A或8A编组

(图:wiki)▼


3号线一期通车后, 将有效填补中心城区东北方向的服务空缺 ,联系核心区、北京朝阳站、金盏(第四使馆区)等地,将成为 地区城市服务功能主轴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