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网络交友,并非不可行,但虚拟网络的另一端,你无法凭自己的直觉去分辨。”虽然现在各种骗术层出不穷,花招屡屡翻新,但“莫贪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等警语,仍是最有效的防骗“格言”。随着网络交友的日益普遍,网恋骗局也层出不穷。网络交友诈骗频发,请网友提高警惕。(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真实案例一:网恋“女友”赴约途中突发阑尾炎
今年1月,江苏宿迁的蔡先生在一个相亲网站上认识了一个叫丽丽的“女孩”,对方自称是湖南怀化人,两人在网上聊得甚为投缘,并有了处对象的意向。于是,蔡先生加了对方微信,继续保持联系。
在网上交流一个月后,丽丽表示,自己准备到宿迁旅游,顺便和蔡先生见面。一听要和网恋女友见面,说不定还能进一步发展关系,蔡先生很是高兴。所以,当丽丽提出让蔡先生“赞助”点车费时,蔡先生满口答应,立马通过支付宝转了800元过去。
就在蔡先生满心欢喜等待女网友到来时,丽丽却突然传来信息,称自己路上突发阑尾炎,现在要做手术。于是,蔡先生又汇去1000元。之后,丽丽称手术做好,还要康复,蔡先生再次“奉”上900元“慰问”红包。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丽丽将蔡先生的微信拉黑,这时蔡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报警。
真实案例二:女子网上交友被骗近4万元
离异多年的北京市民陈女士在网上交友,结识了比自己年轻十岁的鹿某,并开始恋爱。鹿某声称已购买价值几百万房产准备结婚,但陈女士数次提出去看房子时或者要房产证时,鹿某却以种种理由推却了
此后鹿某便又以朋友出事住院等各种理由,向陈女士借现金近4万元,随后失联。陈女士在联系不上鹿某后,才察觉自己可能被骗了,随即报警。
真实案例三:南京刘女士通过婚恋网站,结识一中年男子后被骗
1月22日,南京的刘女士在家中上婚恋网站,结识了一名中年男子。对方自称是东莞市长安镇某某建材公司老板。经过一番网聊,两人决定交往,并交换了手机号。很快,两人便以“老公”、“老婆”相称。(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10天之后,对方打电话给刘女士,称自己的建筑公司即将举办开业18周年庆典,希望刘女士能以女朋友的身份送花篮,并提供了一个东莞市花店联系电话和银行卡卡号。
刘女士表示同意并用支付宝向对方提供的卡号转账数次,共计7320元。然而,到了2月12日,刘女士再次与对方联系时,对方留下的联系方式均联系不上。至此,刘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伎俩一:花篮诈骗
与网友联系之后便着急与对方确立关系,骗取对方的信任;取得对方的信任后,就会以公司开业、店面开张为由,要求对方献花篮(或类似物品),给账号让对方汇款。
诈骗特点
●花篮托以30-50岁之间声称事业有成男性为主,或是称自己情感波折望寻求可靠终身伴侣的女性;
●借婚恋交友的名义频繁联系,急于与对方建立初步关系;
●使用各种亲昵的方式骗取对方的初步信任;
●寻找各种理由拒不见面;
●可能找来所谓的“亲属”使对方对其继续信任,甚至禀明婚事借由“父母”打来电话确定更深一步关系;
●得到信任后,就会以公司开业、店面开张或当地风俗为由,要求献数量多且价格昂贵的花篮、牌匾或其它礼物,只给个账号要求汇款。
如何防范
1、遇到非常热情,联系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立情侣关系的人需要提高警惕。
2、对方提出自己的公司开业、店面开张要求汇款时,立即断绝联系。
伎俩二:借贷诈骗
这类人首先假借交友的名义与他人联系,用尽心思编造各种谎言骗取对方的信任,之后以种种借口向会员借款,随后即中断联系。(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诈骗特点
●男性一般冒充成功人士或海归,女性一般冒充家境贫寒、艰苦生活;
●编造自己家庭情况或频繁联系以取得对方的基本信任;
●一般只通过网络或电话交流,要求汇款而不见面;
●突发紧急情况,编造不同的借口博取对方的同情心索要钱财,主要有以下几种借口:
●年轻女孩声称没钱上学,寻求经济援助。
● 男性冒充海归,声称患病或受到政治迫害,要女方借大量金钱支援。
●女性声称父母家人患病或突遇事故,急需医治,寻求帮助。
●男性冒充老板,声称资金周转不足或钱包丢失,向女性借取钱财。
●在约会过程中,来电谎称途中发生车祸,要对方把钱打到自己卡上。
●以不便充值为理由,要求汇款、充值话费或Q币等。
如何防范
1、遇到非常热情,联系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立情侣关系的人需要提高警惕。
2、请勿相信任何未曾见面即要求汇款或充值的理由,即便见面后,对于涉及到金钱往来的事情,也需格外小心。
来源:潍坊高新公安,特此鸣谢!
以上由防骗大数据团队白茂生编辑排版整理
【请遵守CC协议,转载不注明来源上黑名单】
🔥近期热点
揭秘各类骗局、传销诈骗、金融诈骗、揭露黑幕、谣言破解、防骗支招、科普防骗知识。责任心铸就公信力,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愿我们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网络社会秩序。防骗大数据仅此一家,谨防山寨平台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