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
带孩子到户外游玩的大人越来越多,
公园成为不少人的去处之选。
就在今天上午,
一名女士带着两名男童到公园划船时,
其中
一名5岁男童不慎落水……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刚才我看有人在群里面说,人民公园好像有孩子掉到了湖里,但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今天11:30,市民田女士致电本报3585000新闻热线表示。
记者12:00左右赶到淄博人民公园进行了走访求证。问至游船售票点附近时,管理人员刘先生向记者证实,在10:00左右确实发生过男童从游船上落水的事件,事发点位于小岛东边约20米处。
红圈标注处为孩子落水大致位置
刘先生还表示,
岸边有多名市民跳进了湖里,迅速游向落水处施救
,“当时人又多又乱,确实没看清具体几个人过去救的,孩子后来送医院去了。”
离开公园,记者马上赶往淄博市中心医院。据急诊科医务人员介绍,落水儿童已转到了该院儿科。在儿科二病区一病房内,记者见到了观察治疗的落水儿童,其多名亲属在旁陪护。
一名男子告诉记者,他是落水儿童的大伯,当时是自己的妻子带着俩小孩在公园玩。几分钟后,男子的妻子从外面回到病房。她表示,两兄弟一个三岁一个五岁,落水的是哥哥。
她介绍说,他们坐的是脚踏船,船前部有水枪,蹬船时水枪喷水,比较受小孩喜欢。
发现男童失去平衡要落水时,她想拉已来不及。
“我也跳下去了,孩子在水里头扑腾,我赶紧喊了‘救命’。”
根据她的描述,
岸边有多名好心市民听到呼喊后跳进湖里,很快游到事发地点抓住孩子,随后将其弄上船并赶回岸边。
“我当时蒙了,小的还在船上哭,多亏那些好心人了。”她还告诉记者,在医务人员赶到前,一名男子还按压了孩子腹部约2分钟并做人工呼吸,孩子随后吐出了不少水。据了解,出诊人员到达时男童意识清醒,已吐出一些水,心律正常,呼吸均匀,双肺有湿罗音。
记者在公园采访时曾注意到,游船售票点附近设有乘船须知的牌子,上面带有这样的内容:
手划船限乘三人,脚踏船限乘两大人一小孩;儿童必须大人陪护,勿在船上戏闹。
大人带小孩划船时发生意外,游船管理方是否承担责任呢?
对此,山东圣德律师事务所律师邹明卿表示,首先,在管理方已经尽到明确提醒义务的情况下,如果市民坚持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保障两个孩子安全,那么孩子落水的责任应当由市民承担。当然,如果管理方未提供并监督乘船者穿着救生衣,或者未尽到明确提醒义务,或者未及时采取施救措施导致人员落水发生伤亡,那么管理方存在过错,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16日15:30许,杭州环城北路环城东路交叉口附近公园的小湖里,
有个小女孩掉进水里,后被冲到一处闸门处并卡住。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目击者说,孩子大概8岁,是个女孩。一个小时前,她和妈妈在这个公园湖边玩,不知道怎么就掉进池塘里了。
有目击者还说,事发时两个大人在玩手机,三个小孩一起在水边玩。
16:20,孩子被救上来,但紧急抢救无效……
在造成幼儿以上的孩童死亡原因中,
第一位的意外事故便是
溺水事故
。
除了游泳戏水,
小孩子把脸放到洗脸盆和水盆中
导致窒息的意外也不少。
当儿童溺水2分钟后,
便会失去意识,
4~6分钟后神经系统便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
儿童溺水急救法
第一步:
发现儿童溺水应立即脱离水源,判断是否有意识及呼吸——拍打或呼唤孩子的名字,并同时在
5-10
秒内检查呼吸,若有反应和呼吸,则认为有生命体征存在。若呼吸停止,
美国儿科医学会(
AAP
)推荐,应立即采用
CPR
(心肺复苏术)
。
第二步:
取出阻塞气道的泥沙、水草,用小拇指在凝视情况下把泥沙、水草取出。
第三步:
遵照
CAB
——胸外按压(
compression
)、气道(
airway
)、人工呼吸(
breathing
)的顺序进行
CPR
:
C
:胸外按压
对于
成人
,应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
胸部中央的胸骨下半部
,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按压时双肘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深度约
5
厘米。如下图:
对于
体格较小的儿童
,可以
单手按压
,
位置相同
,按压的深度大约
5
厘米,或者是
整个胸壁厚度的三分之一
左右。如下图:
对于
小于
1
岁的婴儿
,则使用
2
根手指
按压,部位为
胸部正中间,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和胸骨交界处
,按压深度
整个胸壁厚度的三分之一
左右。如下图:
而无论是儿童或成人,频率都是
至少每分钟
100
次
,每次要保证胸廓完全回弹后进行下一次按压。
A
:开放气道
清除口中异物后,一只手扶住孩子的额头,另外一只手的食指放在他的下巴颏部分,轻轻地让头部后仰,开放被悬雍垂由于重力的原因下坠造成的气道阻塞。
B
:人工呼吸
根据孩子口鼻的大小,进行口对口、或口对口鼻的吹气。吹气的时间
1
秒钟,间隔的时间
1
秒钟,两次通气大概
4
秒钟完成。胸部或腹部有明显的起伏表示吹气成功。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例为
30
:
2
,即
每按压
30
次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TIPS
:
1.
若有多人在场应同时拨打
120
,若只有
1
名施救者,则应先进行
5
个周期的
CPR
,再拨打
120
。
2.
若有多人施救,建议
5
个周期
CPR
后轮换施救者以保证质量。
部分内容综合
钱江晚报(qianjiangwanbao)及
网络
责任编辑:边莹
晨报热线:
0533-3585000
(
线索一经采用,最低奖励50元,上不封顶)
商务合作:
13583302186(手机/微信)
联系小编:
13869390568(手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