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齐齐哈尔交通广播  ·  胖东来回应:产品下架、全面复查 ·  昨天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  昨天  
FT中文网  ·  DeepSeek的意义不仅止于改变AI游戏规则 ·  2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县城精英,炒股亏麻了 ·  3 天前  
商业洞察  ·  春晚释放了一个信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评论:央行数字货币要以支付为本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9-07-10 09:11

正文


在近日举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透露,央行从2014年开始就对数字货币开展研究工作,现在正组织市场机构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他还谈到,如何应对Libra?大家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我们可以进行学术上的讨论和推演。假如说,我们发行类似Libra的中国版数字货币,那它的应用范围应该是怎么样的?



近年来,全球很多央行都在研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即法定数字货币。6月中旬Facebook发布加密货币项目Libra白皮书,加强了一些央行官员的紧迫感。


一说到数字货币,人们就会想到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实际上,数字货币的外延非常广泛,不只限于加密货币,而货币数字化的历史更是远远早于比特币诞生的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一篇文章中指出,M1和M2基于商业银行账户,已实现电子化或数字化,没有用数字货币再次数字化的必要。这就说明了,企业和居民的定期与活期存款,都属于数字货币。由此可以推论,人们在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工具中的余额,也是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相对于纸币、硬币等实物货币而言,货币的数字化就是去现金化,人们在交易中越来越少地用到现金。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一份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报告,可以将数字货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账户(account)为基础,包括银行存款;一类是以token(这里可以译为“凭证”)为基础,加密货币即属于此类。


货币数字化的目的是支付便捷而且成本较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虽然使用了密码学、分布式账本等技术,但由于去中心化的特征,在支付方面并不便捷(比特币要大约一个小时才能确认一笔交易),而且成本也具有不确定性(币值波动太大),因此,这些加密货币更像是数字资产而不是数字货币。中央银行要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利用密码学、分布式账本等技术,但一定要以支付为本,使支付更安全、便捷,不是说技术越先进越好。


我国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有颇多成果,现在已经明确,央行数字货币的功能设定是取代M0(即现金)。这与其他很多央行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但各国国情不同,在设计央行数字货币时的目标也就有一些差异。


委内瑞拉在2018年发行了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石油币。委内瑞拉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不是因为他们技术先进,而是因为对抗通货膨胀和美国封锁的迫切性。因此,其石油币的形式是加密数字货币,而且宣称以1桶原油作为实物抵押。还有一些小国家的央行(如马绍尔群岛),为了确立自己法定货币的地位,也发行了央行数字货币。相比之下,规模较大的经济体在研发央行数字货币方面节奏较慢,因为需求并不迫切。



当然,一些发达国家也已经有发行央行法定货币的计划,例如瑞典,据报道,瑞典计划在2019年测试其国家加密货币——电子克朗e-Krona。瑞典发行电子克朗的原因是交易中使用现金的比例非常低,因此支持依赖于私人金融部门。由此可见,瑞典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目的,是要减少对私人金融部门的依赖,增强本国支付体系的可靠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