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停更”四年,终于等到这个作家了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好久不见,二胡大师 ·  昨天  
新周刊  ·  谁还在买黄金?首饰金价涨破800元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一名25岁大学生之死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者

知书丨找人把这些羞答答的情歌唱出来吧!

读者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3-01 20:00

正文


“头戴一枝花,身背小娃娃,

手中拿扇子,必定回娘家;

丈夫不成器,还是出去纺棉纱。”

 

看到这段歌词,读者君乐了。脑中奔跃出浩荡的“春运”回乡大军沸腾喧嚣的盛景。不久前,朋友把《张光宇手绘民间情歌》电子本传来,便有如上段落。而民间情歌,如冯梦龙所言:“山歌为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换成白话些的说法,是张光宇先生在“自序”中所说的一些话甚为恰当:“从别人的眼光看来,藏一点民间艺术算得了什么,多么的寒酸相,也配得上说‘收藏’吗?在我却津津有味,认为是一种极好的寄托。我从这里面看出艺术的至性在真,装饰得无可再装饰便是拙,民间艺术具有这两个特点,已经不是士大夫艺术的一种装腔作势所可比拟的,至于涂脂抹粉者的流品,那更不必论列了。”

 

既然话都说到这儿了,那就欣赏这“至性在真”的民间情歌小曲吧。当然,赶上个见面提醒,亦来自民间智慧:

 

秋名山上行人稀,

常有车手较高低。

如今车道依旧在,

不见当年老司机。

 

我们开始了。


这个世界要有钱

八十公公有人恋

有钱不怕八十岁

没钱最怕两同年


女子嫁上海老人承诺不要财产,老人死后欲独吞遗产获判25万


在沪打工20多年的江西女子詹某与丈夫王某离婚,一个月后嫁给了比自己大29岁的上海老汉陈某,三人私下签署一份《承诺书》,约定“各方财产对方无权享用和支配”。一年后,陈某去世,留下96万余元遗产。詹某以侵犯继承权为由,将陈某弟弟妹妹告上法院,要求归还陈某全部遗产。据邻居及护士等反映,陈某弥留之际,都是其弟弟妹妹送饭菜,未见詹某到过病榻前。法院透露,久病卧床的陈某曾支开护工,亲手将《承诺书》及存折交给弟弟妹妹。28日,澎湃从上海静安区法院获悉, 其近日作出判决,除去丧葬费用,陈某存款遗产25万余元归詹某继承;其余存款遗产60.8万余元由陈某弟妹4人继承。@澎湃新闻



头戴一枝花,身背小娃娃,

手中拿扇子,必定回娘家;

丈夫不成器,还是出去纺棉纱。



春运是中国大陆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及堵塞的现象。“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中国中央电视台形容春运为“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

——资料引自“维基百科”




人在外面心在家,

抛弃房中一枝花;

年青子弟江湖老,

不知何日得归家。




本来针线总牵连,

如何今日两无缘;

妹是针儿哥是线,

针儿须待线来穿。


这针针线线的,什么修辞!成何体统!



小小灯笼圆叴叴,挂在官姐床里头;

姐叫小郎吹灯睡,不是奴家舍不得油,

点着明灯奴害羞。


咳咳,不可言说,不可言说。




腊月八,日子好,许多姑娘做大嫂;

嘴里哭,心里笑,屁股底下又坐大花轿。





脚踏板凳手爬墙,

两眼怔怔望情郎;

昨日为郎挨个打,

情愿挨打不丢郎。





蟋蟀何须叫不停,

比奴强过两三分;

奴是孤单还独宿,

你得双双守枝根。





奴是大户人家女,

为何嫁与放牛郎;

好花落在阴沟里,

怨天怨地怨爷娘。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昨夜臂儿郎枕久,

今朝觉着臂儿酸;

只要郎能夜夜来,

纵然酸煞奴情愿。


为什么会感觉到「麻」?


这是一个很让人头大的问题。实际上,「麻」根本就不属于我们的标准感觉之一。我们的皮肤能感觉到的无非是「压」、「触」、「痛」和「温度」,所谓的「麻」,实际上是我们的感觉神经「不舒服」的一种信号。


如果是神经直接受到损伤,比如断了、被压住了或者感染发炎了,感觉没法正常地传导到大脑,我们就会感到「麻」,像是「周围神经损伤」、肿瘤压迫、或者神经炎这一类的。


也有可能是因为神经「营养不良」,比如给它供养的血管被那仪态万千的睡姿压住了,然后相应的神经就会发出抗议,表现出麻;一些内科疾病造成的手脚的末梢循环障碍,还有血管本身的动脉硬化、脉管炎等使得血流不通畅了,也会发麻。


——资料引自“丁香园”社区




《张光宇绘民间情歌》

张光宇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10月


本文素材整合自《张光宇绘民间情歌》,图片来源于网络。编辑:文青。


推荐文章
三联生活周刊  ·  “停更”四年,终于等到这个作家了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好久不见,二胡大师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一名25岁大学生之死
4 天前
老北京城  ·  讲述北京|老北京的八大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