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地产情报站
(ID:
dichanqbz
)
作者 |
化无
已获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金融行业网立场。
01
楼市限售一日游
沉寂许久的楼市在临近年底的两个月又开始躁动了。继河南开封、湖南衡阳之后,苏州下辖县级市张家港又来了一遭
“房地产政策松绑一日游”
。
昨天有媒体报道称,从江苏张家港房产交易产权登记中心处获悉,已接到上面通知,限售政策取消,不动产证不满2年也可进行交易转让。今天,房产交易处工作人员也在电话中确认:“现在已经可以卖了,没有限制了。”
没有任何先兆,刚实行2年的限售政策取消了。
一时间,朋友圈的中介们又热闹了。
但神奇的是,晚上突然情势逆转。同样是张家港市房产交易产权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突然换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昨天确实有窗口进行了取消限售过户的操作,但是今天已经停止。未满2年的房屋仍不能交易,我们也是刚接到住建局通知,取消限售的消息只持续了一天,具体原因及后续情况完全不知情。昨天过户的数量目前正在统计,现在已经恢复限售前的过户政策。一切以正式文件为准。”
尴尬的是,多家房企位于张家港的项目公司都表示,昨天从张家港房管局收到消息,得知
“未满2年的房子肯定是可以过户了,正式的官方文件尚未出台,具体细则只等官方公布”
。部分房企的促销文案都准备好了,只等新政官宣,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这个结果。
02
是松绑还是跟风
张家港的新政刚冒了个头就被摁了回去,给人一种试水失败的感觉。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张家港限售政策的历史,2017年8月27日,张家港正式实施限售政策,规定“不动产证未满2年的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不得转让”。当时有分析人士认为,张家港限售政策的出台会直接降低住房的成交,为火热的张家港楼市降温。
我们知道,一般都是行情火爆才会迎来调控升级。
拿今年年初的小阳春来说,苏州可谓拔得头筹,土拍溢价率不断升高,板块“地王”不断刷新纪录,4月份推新和购买气氛一路走高。数据显示,4月第一周,苏州均价23285元/平米,月环比涨2.3%,房价涨幅位列全国第一,仅靠一己之力就把“金三银四”的热度完全带动了起来。
枪打出头鸟,紧接着5月份,苏州各部门召集30余家地产商召开座谈会,明确指出如果苏州楼市的几大指标得不到控制,7月后调控即可加码,包括扩大限售范围、提高外地人购房需要的社保门槛等。与此同时,苏州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政策已经形成方案,并上报住建部。
结果我们也看到了,上级并未食言——7月24日,苏州市发布《工作意见》指出: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第1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3年内在苏州市范围内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购房人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3年后方可转让;二手住房通过市场交易购房人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后方可转让。
这次新政影响到了苏州市区、太仓和昆山,却不包括张家港和常熟。
为什么?
因为实在卖不动。
一方面,张家港距离上海太远,不像昆山和太仓依附强大的辐射圈成为上海的后花园,理所应当地承接了部分上海的购房需求外溢。
另一方面,受产业结构影响,张家港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快,从近日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9)》可以看出,张家港仅次于“邻居”昆山市和江阴市,位居百强县第三位,作为工业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张家港工业产值却仅增长0.6%。
据张家港本地人说,当地的有钱人都喜欢去苏州园区或上海买房子,人口外流还是很明显的。缺少产业和人口的支撑,房价和成交量自然难涨。
数据显示,
现在张家港主城区比较好的地段每平米2.5万元左右,比两年前仅涨了1万元。
在近年来的百城房价报告中,张家港2017年新建商品成交均价为1.08万元/㎡,2018年涨至1.26万元/㎡,而2019年前11个月成交均价则为1.45万元。今年1-11月,张家港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成交均价为1449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5%。很明显,其楼市交易并不活跃。
所以从客观上说,此次张家港方面原本酝酿的取消限售,也是由于房屋交易量下滑导致的变动,符合“一城一策”基本策略。站长觉得,这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松绑,充其量是跟着年底多城提振市场的风向罢了。
限售毕竟没有限购来得那么严格。众所周知,调控最厉害的手段通常是限购,就是限制购买,而张家港实施的只是限售,并没有配套的限购政策。在整个江苏省,张家港和常熟是仅有的两个不限购的地区,外地人可以买两套房子,且无需社保,首付比例还可以三成。
限售只是限制了“卖”,限制你两年内不许卖,事实上想卖的自然会等到过2年,因为不过2年的房子本身税费高,基本也没人买。
所以限售的本意是通过控制成交量,压缩房屋流动性,来抑制炒房,
理论上并无问题,实践操作中单纯的限售影响并不大。
既然限售并不影响实操,那张家港为什么没让政策落地呢?站长认为,这说明政策调整的导向仍然是“稳”。
03
2020年调控是松是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