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ooood谷德设计网
谷德设计网,用创新的方式发现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ooood谷德设计网  ·  Muziekwerf音乐排练厅 ·  5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福斯特新作|旧金山第二高楼重获新生:泛美金字塔 ·  5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I/thee|“Peak-A-Boo”装置 ·  6 天前  
有方空间  ·  北京、深圳招聘|PILLS:展陈/室内设计师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ooood谷德设计网

中国首座“球形木网壳构筑”-大湾区纳米科创院广纳院展示中心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24-09-19 10:34

正文










 © 刘俊男、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展示中心坐落于广纳院园区中央的景观广场之上,是一个直径约39m,高度21m的类半球体,总建筑面积4158.99㎡,其中地下一层面积992.63㎡,主要为设备功能空间;地上三层总面积为3166.36㎡,主要功能为展厅、接待、学术会议等。届时展示中心成为整个科技园区科研成果展示、对外展览接待以及媒体宣传发布的重要形象名片,力求打造为“多项第一、世界领先”的顶级纳米科技展厅。

感谢 HOT DESIGN炽造设计工作室 对gooood的分享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广纳院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护林中路与珠江北路交叉路口北侧,是在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政府签署的《“十三五”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肩负科技创新实名,实现纳米科技技术的研究与自主创新,把中国纳米谷建成世界核心技术的发源地。

▲视频©刘俊男

▲展示中心所处产业园的鸟瞰航拍©刘俊男

展示中心坐落于广纳院园区中央的景观广场之上,是一个直径约39m,高度21m的类半球体,总建筑面积4158.99㎡,其中地下一层面积992.63㎡,主要为设备功能空间;地上三层总面积为3166.36㎡,主要功能为展厅、接待、学术会议等。届时展示中心成为整个科技园区科研成果展示、对外展览接待以及媒体宣传发布的重要形象名片,力求打造为“多项第一、世界领先”的顶级纳米科技展厅。

▲产业园区总平面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展示中心夜景航拍©刘俊男

▲沿着河道绿地望去,展示中心在树荫遮掩下若隐若现©刘俊男



“芥子须弥”与“红杉文化”

“芥子须弥”出自佛教用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从辩证的角度喻指小中有大。在纳米科技领域中如此富含哲学思辨的观点由此也成为纳米展示中心设计的基础理念。因此展示中心不仅展出的是广纳院关于纳米科技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呈现出广纳院团队的红杉文化以及关于纳米技术与人类发展交互融合的思考与展望。

▲展示中心夜景航拍©刘俊男

▲展示中心在整个园区场地的衬托下犹如一个别有洞天的微观世界 ©刘俊男

红杉文化是广纳院最核心的企业文化理念:红杉树通过根部交错缠绕从群体中获得向下扎根的力量并全部用于向上生长,因此尽管生长于土地的浅层土壤却仍能高大雄伟屹立不倒。这点与广纳院“让创造价值者更有价值”的愿景不谋合而——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可以成为红杉文化的一部分,来到广纳院平台的项目团队和企业可以像红杉树林一样,借助广纳院坚实的平台,相互支撑、共同成长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前沿阵地。

▲展示中心内部木结构犹如一株巨大的红杉树覆盖着代表先进科技云集的广纳院平台©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钢与木交织的复合结构体系

展示中心建筑由球形网壳胶合木结构与主体钢结构两个独立体系组合而成。

▲展示中心建筑主入口广场人视© 刘俊男

球形网壳胶合木结构源于“红杉树”概念原型,从场地中央“拔地而起”,接近玻璃幕墙顶部时散落而下,从而整体网壳形成一种类似“苹果核”的几何形态,交织的木结构网壳象征着多学科、多专业、多团队的相互支撑、共同成长,永攀学术高峰并在国家各个角落开枝散叶,铸造辉煌。

▲展示中心中心伞状木结构源于“红杉树”概念原型——拔地而起、咬合交织并开枝散叶©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牛顿坐于苹果树下由苹果掉落悟出万有引力,展示中心三楼亦可感受木结构“巨树”所带来的灵感启发© 刘俊男

球形网壳胶合木结构外壳由双曲面Zollinger互承体系木梁搭配榫卯连接单元组合而成,结合局部预张拉环向拉索以及内核钢构件,构成了半球造型玻璃幕墙的支撑基础。

▲木结构Zollinger互承体系与榫卯体系示意©昆仑绿建葛畅工作室

展示中心木结构体系示意©昆仑绿建葛畅工作室

▲胶合木结构局部特写,可以看到三道不同标高的金属预张拉环向拉索©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胶合木结构局部特写©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主体功能区域均为钢框架结构,由相互间隔120°的两个楼梯间与后勤设备间形成的三组“核心筒”作为主要竖向支撑结构,从而使得二、三层楼板悬挑而出,打造出无柱悬浮功能空间,进一步加强了展示中心室内的纯粹性与通透性。

展示中心剖面关系示意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展示中心的楼板由三处“核心筒”支撑而起,“核心筒”内部为楼梯、管井等功能,外部则根据空间功能需求包裹木饰面或书架从而将结构隐匿©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A-a剖面图 © HOT DESIGN炽造设计

▲建筑B-b剖面图 © HOT DESIGN炽造设计

▲建筑C-c剖面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建筑墙身大样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充满诗意的联动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展示中心主入口©刘俊男

我们希望站在展示中心内部,可以感受到更高维度的空间从而激发无穷无尽的探索欲。尽管身处“芥子”之中而内部却大有乾坤,可仰观斗转星移,感受宇宙浩瀚,洞悉能量涌动传递。这些主观感受不仅仅依靠网壳木结构所带来的视觉体验,同时也需结合场地、建筑自身幕墙以及泛光等多系统联动实现。


▲从主入口进入大堂抬头仰望,即可感受“芥子”世界中仍有“须弥”©刘俊男

▲围绕木结构“巨树”拾级而上,在人类科技的殿堂中螺旋上升、不断探索©刘俊男


▲双曲木结构带来高纬度时空扭曲的空间视觉感受,将整个科技展厅的体验感受推至高潮©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木结构贴近玻璃幕墙滑落而下,通过木结构的疏密交织关系营造出一种有组织的动态效果 ,更加贴合了“更吹落、星如雨”一句所包含的意境©刘俊男

我们以木结构编织为几何原型,将此手法延续并贯彻至建筑幕墙表皮甚至场地设计之中。为了保持玻璃半球光滑、完整、通透的形象还原度,我们采用双曲隐框玻璃幕墙作为展示中心的外壳,幕墙的单元划分形式也遵循与木结构准确对位的菱形交叉编织原则,而到了幕墙顶部玻璃与木结构脱离的区域,切分几何由菱形向三角形过渡,实现了兼顾美学与经济实用的球形玻璃幕墙表面几何单元的切分。俯身凝视,幕墙的圆形安全盖板与黑色拼接胶缝相互链接,如同勾勒出一副立体的几何星系图,烙印于园区的中央。

▲屋顶平面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幕墙龙骨安装施工过程照,星系的概念呼之欲出;同时几何图案肌理也吻合自然生物所遵循的斐波那契数学逻辑,实现了另一个层面内的自然与仿生©刘俊男

▲幕墙完成夜景照©刘俊男

▲幕墙龙骨安装施工过程照,玻璃的安装与打胶©刘俊男

▲幕墙完成局部照,木结构作为玻璃幕墙的承重基础,二者实现精确的建造与耦合©刘俊男

场地的设计同样以建筑木结构落地点为基础,延续交叉编织手法并做放射线布满整个场地,放射线的交点均设置地面点光源。建筑的一周布置有环绕式景观浅水池,夜间倒影与水面之上与原建筑遥相呼应,亦有阴阳之躯拟合完型所带来的别样感受。

▲场地围绕球形建筑布置有一圈环形景观浅水池以及步道,并且在硬地和水池中设计有放射状交织线,与展示中心玻璃幕墙的菱形分割产生呼应©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夜幕降临水面形成朦胧的倒影©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论是景观水池的几何碎石,还是次入口所对应的景观长廊,其手法均是源于原始建筑的几何逻辑并延伸并呼应 ©刘俊男

展示中心作为整个园区的“生命心脏”,泛光系统不仅只是自身,而是与整个场地乃至园区均有关联,从木结构内侧凹槽的智能流水灯带、幕墙玻璃单元的金属盖板到场地网格放射线灯阵形成了整体联动,产生具有“呼吸”般灯光的流动亦或者强弱、明暗变化等效果,站在展厅内却如同置身浩瀚宇宙星系,不禁使人深刻感悟纳米世界“微小”却“广阔”的哲理。

▲夜晚室外黑暗幽邃并伴有星星点点的场地环境如同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站在入口广场,踏入这扇门便可窥探沧海一粟之内的别有洞天©刘俊男

▲尽管展示中心是一座静止的建筑,但是各元素的设计整合与搭配呈现出一种被捕捉到的动态趋势,内部斗转星移,虚实转换,平静的水面倒影出潜在暗处的涌动©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冰”与“火”的交织

象征“红杉文化”的木艺温润质感以及象征“前沿科技”的金属阳极氧化铝板与超白玻的材料搭配奠定了展示中心室内的风格基调。展厅的地面采用环氧水磨石,墙面基本采用木饰面+超白钢化玻璃的结合,悬挑的层板与吊顶采用阳极氧化铝,吊顶上的空调风口以及喷淋、灯具整合设计于环形定制设备带中,同时搭配吊顶流水灯带的勾勒,犹如运行精密的太空舱顶部,从而增强了室内科技与未来的氛围感受。

▲充满着科技感的阳极氧化铝与超白钢化玻璃形成的功能空间与充满人文自然的木结构伞柱形成了鲜明的冷暖对比©刘俊男

▲在木结构的庇护下,科技不再是脱离了人类而冰冷的存在,二者更如阴阳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共生和谐©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展示中心一层主要功能为展厅,包含了序厅、创新、创业、创造、创梦五大版块,以“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为展览主题,从国家所需切入,综合展示广纳所能。

▲负一层平面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首层平面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首层入口通高大厅©刘俊男

▲入口品牌墙©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入口室内特写©刘俊男

▲首层垂直交通厅©刘俊男

▲首层展区之创造厅©刘俊男

▲首层展区之成果转化工艺平台©刘俊男

访客团队参观完一层展区后,可以沿着展示中心中庭的旋转大楼梯拾级而上,或者搭乘中央垂直电梯抵达二层。展示中心二层主要功能为学术会议室、多功能党建活动厅以及开放式图书阅览区,可以满足中小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访客接待活动。

▲二层平面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二层电梯门正对的挑空平台©刘俊男

▲二层通高挑空平台©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层通高挑空平台©刘俊男

▲二层电梯井隐藏于木结构中心,并有螺旋景观楼梯环绕©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层电梯厅©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层内环书架墙©刘俊男

▲二层内环走廊与外环走廊之间设有便捷通道©刘俊男

▲二层外环走廊,一侧为书架墙,另一侧则为通高空间,可以近距离感受木结构之壮丽©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层入口大厅区外环走廊可以完整地看到整个木结构从地面延续到屋顶的场景©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展示中心三层是一个360°全景室内平台,包含媒体发布区、咖啡水吧制作区以及沙龙区等功能。在此伫立犹如亭亭巨树之下,可近距离感受木结构所带来的建构之美,也可透过玻璃幕墙可以清晰地看到环绕四周的园区办公楼,犹如众星捧月之席位,因此这里也是展示中心最具标识性的场所空间。

▲三层平面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从内部垂直交通区仰视,螺旋景观楼梯所至顶部即为三层景观平台©刘俊男

▲三层电梯厅©刘俊男

▲电梯井包裹镜面不锈钢外壳因此“消隐”于木结构之中,玻璃幕墙支撑结构均喷涂白漆,减弱对木结构的视觉干扰©刘俊男

▲旋转景观楼梯亦可抵达三层©刘俊男

▲三层景观木结构覆盖下有茶水与沙龙等休憩空间©刘俊男

▲三层三大“核心筒”之间的空白场地,可以作为多功能媒体发布会议区©刘俊男



数字协同与智能建造

展示中心作为国内第一座球形双曲木结构与球形双曲玻璃幕墙结合这样极具挑战性的非标项目,从方案推敲到施工落地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协同合作,无论对造型设计,还是结构、幕墙、暖通与照明等专业均有较大的挑战,因此贯穿整个项目周期的数字化协同在本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化协同体系的介入,从方案推敲与各专业协同配合,到模型拆解、数字加工直至现场施工建造,使得建筑主体能够在12个月内得以高效完成。本项目从数字设计到智能建造整条流程的尝试探索,对日后建筑产业化升级具有不菲的总结价值与参考意义。

▲展示中心土建施工过程照,图中为木结构与钢结构的施工组装建造©刘俊男

▲木结构与幕墙龙骨组装过程照©刘俊男




项目图纸





▲立面图© HOT DESIGN炽造设计



项目名称: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广纳院展示中心

项目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护林中路

设计单位:HOT DESIGN炽造设计工作室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项目设计:2022/4-2022/12

完成年份:2024/7

建筑面积:4158.99㎡

主创建筑师:王祥、严珂

建筑设计团队:李翔、雒雨、云意茹、陆如清、闫一飞、闫婧、侯丽蓉、李月、周心蕊、康婷、汤源楠、陈潇豪、张沛文

展厅设计:深圳市丝路蓝创意展示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单位:广州筑鼎建筑与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木结构专项设计: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专项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文旅规划所 郑旸、周国欢、何仲森、刘明朗、罗惠玲、庞钦元、徐家欣、杨石泉

灯光专项顾问:蔡文静

摄影版权:刘俊男、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刘俊男

业主:广州纳米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木结构施工单位: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花旗松胶合木、阳极氧化铝、A级防火原木表皮复合板、超白夹胶钢化玻璃、环氧水磨石


版权©www.gooood.cn,欢迎转发,禁止以gooood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