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跟不上是内部问题,而近几年来,星巴克现实和潜在的竞争者不断出现,“瓜分”中国咖啡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星巴克在中国拥有2936家门店,而还不到一岁的“后起之秀”瑞幸凭借其新零售的销售模式,在上海、北京等“咖啡大本营”里很快站稳了脚跟,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800家门店,预计年底将增至2000家,扩张规模意图明显。另外,瑞幸仅用了9个月,瑞幸就卖出了1800万杯咖啡,目前估值10亿美元。不得不成为,这些以瑞幸咖啡为代表的“后来者”正成为星巴克强劲的对手。
目前看来,之前一直将中国市场当成“救命稻草”的星巴克,似乎不管用了。只能通过其他战略挽回局面。
所以人到中年的星巴克,在业绩不好,产品不好卖的寒冬中,被逼的不得不对自己开刀,切除“身体组织”内无用的枝丫。上一次,星巴克这般对自己大动筋骨,还是为了度过10年前的经济危机。
前段时间,星巴克又宣布2019财年将在全美关闭150家门店!
星巴克声称,被关的门店都是表现不佳的店铺,主要位于星巴克开店密集区域、租金或工资较高的城区。
为了使关店看起来像常规动作,星巴克CEO解释,关店是为了快速适应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但一年关闭150家门店的操作已经是往年关店数量的3倍了。
显然,星巴克在中国咖啡界维持多年的霸主地位,再也不是牢不可破了!
持续欠佳的财务状况,对于追求高回报率的星巴克来说,自然是难以接受的。因此,
更换CFO,关店计划,收紧美国开支,都被看作是公司在业绩不景气的境况下积极的应对措施。这是星巴克瘦身瘦身再瘦身的战略第一步,也是最明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