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消息称,北京市已初步确定7家
国际医疗试点医院
,其中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广安门中医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并确定朝阳区、海淀区、大兴区、怀柔区、昌平区、顺义区等6个国际医疗服务试点区。
国际医疗试点医院将在4方面与国际接轨,力争两年内在国际医疗机构试点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1、服务接轨。
国际医疗试点医院在语言、流程、服务环境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保证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患者。
2、技术接轨。
北京市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国外应用或者上市的医疗技术和药品能在北京先行先试。
3、管理接轨。
国际医疗试点医院不仅要为病人提供国际化服务,还要为引进国外先进队伍提供国际化服务,而且在工资和效率方面也要符合国际标准。
4、医保接轨。
国际医疗试点医院将在医保支付方面与国际接轨,除了基本医保之外,还与商业保险对接。
据了解,近3年,北京新批准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和香港服务提供者设置的医疗机构6家,全市中外合资合作和港澳服务提供者设立的医疗机构已达到17家。
优化外资办医环境主要包括:下放审批权限,将中外合资合作诊所、门诊部的执业登记权限下放至区卫生健康委;放宽外资办医股比,允许中外合资合作诊所外资股比突破70%的限制;支持非营利外资办医试点,允许境外申请人在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期内,在北京市设立中外合资合作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北京简化审批程序,取消了对诊所规划和布局的限制,精简了医疗机构的审批材料,
实施了老年诊所,医疗办公室,护理站和中医诊所的备案管理制度。护理机构。在过去三年中,该市每年增加约200个新诊所,全市诊所总数已超过2700个。
北京下一步将推出关于一系列改善营商环境政策2.0版,这进一步解决疑难问题。
实行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措施,医疗机构执业登记与其他部门的有关医疗机构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将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审批权限下放给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探索建立“区级受理、市级审批”制度,推进封闭办理和窗口向前推进。
今年北京市还将进行互联网+护理试点,但同时也发布了《网络护理服务目录》,明确规定了家庭护理可以实施的项目,明确规定网络护理服务不能用于家庭输液。
梅奥国际认为,国际医疗的引进和推广,对医院管理有很大的帮助,还能使医院服务水平得到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