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星海情报局
关注“中国制造”的星辰大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之声  ·  提示丨明起,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6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提示丨明起,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6 小时前  
幸福东台  ·  查!分!啦! ·  12 小时前  
幸福东台  ·  查!分!啦! ·  12 小时前  
江苏教育发布  ·  明天(2月24日)出分!还有复试攻略→ ·  12 小时前  
掌上南通  ·  明起,出分! ·  17 小时前  
掌上南通  ·  明起,出分! ·  17 小时前  
吉安发布  ·  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19 小时前  
吉安发布  ·  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1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星海情报局

解放前江南造船厂发展简史

星海情报局  · 公众号  ·  · 2024-04-12 20:15

正文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创建于 1865 年的江南机器制造局,至今已有近 160 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久的大型工业企业。

1905 年,江南机器制造局 局坞分立 ,江南船坞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造船企业。

从诞生至今,江南造船厂见证了清末民国时期旧中国的衰弱,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的崛起。

江南造船厂 160 年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百年工业化的历史!

我们回顾解放前江南造船厂的发展过程,来看看早期中国工业化的艰辛。


清末的江南船坞


1865 年江南制造局创办,主要任务是生产枪械和火炮等兵器。

1867 年制造局迁移至高昌庙,生产场地扩大,且政府拨款中专门分出一部用于造船,这才具备了造船能力。

1868 9 月,江南制造局建成第一艘木质明轮兵船 惠吉 号,载重量达到 600 吨。

惠吉 号的动力达到 392 匹马力,锅炉自造,主机用外国的旧机器改装。

此后,江南制造局又陆续建造了 操江 测海 威靖 海安 驭远 5 艘兵船,其推进器从明轮改为螺旋桨。

1876 年和 1885 年江南制造局建造了 金瓯 保民 号铁甲船,在造船的技术、载重吨位和船舶结构各方面都在逐步提高。

但随后江南机器制造局的造船活动基本停止,船坞闲置将近 20 年。

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时期的 40 年间,江南机器制造局一共造船 15 艘,修船 11 艘。

1905 4 月,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局坞分立 ,江南船坞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造船企业。

江南船坞占地 60 亩,有 100 米长的泥坞 1 座,凡是与造船相关的生产设施、机器设备和江岸码头等都划归江南船坞。

局坞分立后成立的江南船坞,其厂地及设备规模远不如福建船政。

局坞分立后江南船坞的生产经营体制发生重大改变,江南船坞不再是封建王朝衙门式的官办军事工厂,而是逐渐转变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1 、清政府不再是江南船坞的主要客户,江南船坞可以自行承揽修造中外兵军舰和商船;

2 、江南船坞获得了经营自主权,可以聘请外国经营管理行家,采用当时西方先进造船厂所采用的经营管理模式。

3 、企业自负盈亏,盈利归企业支配:可以提留花红,大部分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生产经营体制的改变使江南船坞重新焕发了生机,其修船业务日益发展,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经营效益十分可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自局坞分立至 1911 年辛亥革命的 6 年间,江南船坞共造船 136 艘,修船 524 艘。

而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时期的 40 年间,江南机器制造局造船分部仅造船 15 艘、修船 11 艘,差别悬殊。

局坞分立后江南船坞发展良好,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综合优势。

天时:中国航运业发展迅速,对造船、修船的需求

地利:当时上海的全国最大航运中心的地位,大批中外船舶云集上海,有稳定的修造船需求。

人和:清政府将江南船坞从官办改为商办,放权允许企业自主经营。

局坞分立后江南船坞每年的营业收入近 10 万银元,且均实现了盈利。

辛亥革命前的 6 年中累计盈余 70 余万银元,并将大部分盈利用于扩大再生产,逐步扩充了生产规模。

在中国其它造船厂都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江南船坞却逆势发展,并逐步取代福建船政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民国时期的江南造船所


辛亥革命后,民国北洋政府将江南船坞收归海军部管辖,改名江南造船所。

1927 年南京政府成立后,该所更名海军江南造船所 ( 简称江南造船所 ) ,仍然保留了自主经营的权利,造船所的生产规模继续扩大,技术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民国时期,江南造船所建造的最著名的轮船是出口美国的 4 艘万吨运输轮船。

1918 年一战期间,美国政府向中国订造 4 艘运输舰,用于向欧洲战场运送战略物资。

这批运输舰的排水量达 14750 吨,造价按每载重吨 105 美元计, 4 艘共 480 万美元。

这批万吨轮船的钢板等主要原材料由美国进口, 2733 千瓦 (3668 马力 ) 的巨型蒸汽主机则由江南造船所自制。

为建造这 4 艘万吨级运输舰,江南造船所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技术改造。

这批万吨级远洋运输舰为全遮蔽甲板型蒸汽机货船,船长 130.7 米,载重量 10200 吨,满载排水量 14750 吨,指示功率 2500--2700 千瓦,航速 13 节。

第一艘远输舰“官府”号 (Mandarin) 1920 6 3 日下水,建造时间仅花了一年零三个月,海军总长刘冠雄与各国驻华使节都参加了下水典礼,盛况空前。

万吨级运输舰的建造成功,是中国近代造船史和工业史上令人瞩目的大事。


川江客轮是民国时期江南造船所建造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著名轮船。

以往川江上游行船难,特别是向上游航行尤为困难,一般只能借助拉纤或绞滩。

1920 年,叶在馥领衔设计出中国第一艘在洪水期间可直达重庆的川江浅水客货轮“隆茂”号,排水量 800 吨,航速 14.5 节。该轮在洪水期间能自行冲上急流险滩,逆水而上,不用绞滩,打破历来川江行船惯例,性能超过以往所有的川江船只。

此后各航运公司纷纷向江南造船所订造同型川江轮,相继建造了共约 30 余艘,且每艘川江轮的性能和建造质量总是超过前一艘。

此后叶在馥率领一批船舶设计人员又精心设计建造了又一艘新型川江枯水轮船“江南”号,载重量 372.6 吨,具有船体轻、航速快、质量好等优点,航行可不受常年枯水季节 ( 一般有四、五个月 ) 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川江航运的效率。

北洋政府时期江南造船所的盈余十分可观, 1915 年— 1926 年累计盈余达 1000 万元,每年平均盈余 80 余万元。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段时期内尤其是 1929 年陈绍宽任海军部政务次长以后,尽力谋求海军的建设和舰艇建造。

在此期间,江南造船所建造各类船舶 39 艘,总排水量 38560 吨,其中为中国海军、地方政府、警察、海关等部门建造的军舰、巡逻艇、缉私艇等共 29 艘,总排水量 11433 吨。

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在国内建造的战斗舰艇全部由江南造船所建造。

1937 年建成的 平海 舰,排水量 2400 吨,主机功率 5533 千瓦 (7427 马力 ) ,航速 25 节。装有 140 毫米双联装旋转炮塔 3 座、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 4 具、 76 毫米舰高射炮 6 门、机关炮 10 门,可载水上侦察机 1-2 架。

其主要尺度与武备均与向日本订造的 宁海 舰完全相同,它的建成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近代舰艇工业的最新水平。

据统计, 1905 年至 1937 年,江南造船所共建造各种舰船共 716 艘,总排水量 219047 吨。

其中外国舰船 376 艘,计 142880 吨,占总排水量的 65.2% ;中国舰船 340 艘,计 76761 吨,占总排水量的 34.8%

1922 年至 1937 年,共修理各种舰船 3862 艘次,其中外国舰船 2139 艘次,占 55.3% ;中国舰船 1723 艘次,占 44.7%

在这 22 年中,江南造船所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修、造的舰艇不仅数量大,技术水平也较高。当时江南造船所建造的机动船舶的数量和吨位约占国产船舶的 80% ,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商船和舰艇建造基地,有年产 3 万吨的造船能力。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后江南造船所被迫停业。

1937 11 11 日,在上海全面沦陷的前夕,日本陆军占领了江南造船所,后移交给日本海军。

日本海军委托日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接管经办,改名为 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实际上仍受日本海军控制。

日本侵略者因军事需要,对江南造船所进行了一定的扩张:将相邻的原上海兵工厂的场地全部划入江南造船所,又强行圈占附近民地,使全所面积扩大到 559 亩;此外又把其它民营船厂的机器设备拆迁到江南造船所,使得江南造船所的修造船能力进一步提升。

日本侵占江南造船所初期,雇中国工人最多时达万人以上,但由于中国工人的抵制,船厂实际的造船数量有限。

这个时期,江南造船所的生产技术有所发展,开始采用电焊、气割等新技术,建造船体用“半焊接造船法”,提高了造船效率和质量。


抗战胜利后的江南造船所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民政府授权招商局共接收日、伪船舶 2,358 艘,计 24.4 万吨。由国民政府海军接收的日、伪舰艇 56 艘,计 23,689 吨。

抗战胜利后,美国向中国倾销的剩余物资,除了机器设备等外,还有大量的舰船。

1946 7 月,美国总统签署 海军援华法案 ,批准将 271 艘剩余舰艇授华,以 免税特惠 涌入中国。

这就严重地抑制了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江南造船所首当其冲,造船出现萧条。

1945 9 月至 1949 5 月,仅造船 34 艘、 9557 总吨,其中 500 吨以上的 7 艘、 6945 总吨,其余都是驳船、拖船之类的小船。

由于造船不景气,江南造船所经常裁人,到 1947 年年底职工只有 3000 人左右。

这个时期,江南造船所造船技术有较大的提高,最主要的是电焊技术。江南造船所从美国剩余物资中,转让到一批电焊设备和材料,又大量培训电焊工人。


与造船的不景气相反,江南造船所的修船业务却十分旺盛。据资料记载:

1946 年修船 370 艘次, 56.1 万总吨;

1947 年修船 497 艘次, 83.8 万总吨;

1948 1 月至 7 月修船 224 艘次、 67.3 万总吨。

合计 1091 艘次、 207.2 万总吨。

修理的船舶中军舰修理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1945 10 月至 1949 4 月,修理本国舰艇 616 艘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幸福东台  ·  查!分!啦!
12 小时前
幸福东台  ·  查!分!啦!
12 小时前
江苏教育发布  ·  明天(2月24日)出分!还有复试攻略→
12 小时前
掌上南通  ·  明起,出分!
17 小时前
掌上南通  ·  明起,出分!
17 小时前
吉安发布  ·  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19 小时前
吉安发布  ·  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19 小时前
新世相  ·  表白比分手更让人后悔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