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是深圳市委机关报,是深圳最权威的新闻媒体,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因特动人,因您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深圳与西藏相隔千里,却心手相连! ·  昨天  
深圳发布  ·  抢票 | 深圳大剧院2025元宵音乐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特区报

赶紧看过来!深圳医改今年各区都有大动作,关系到每个人~

深圳特区报  · 公众号  · 深圳  · 2017-04-04 12:47

正文

医改

一直是了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和广东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

深圳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

和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分别在大会上介绍

获得充分肯

根据全国和全省最新的医改精神,下一步深圳的医改将重点做些什么?3月30日,我市召开2017年全市医改政策培训班,进行了部署。副市长吴以环,市政协副主席、市医管中心主任王大平等出席了会议。

国家和省均已明确在城市主要推广罗湖医改经验。深圳市卫计委主任、市医改办主任罗乐宣在会上指出,今年我市将要推动各区至少建立1家基层医疗集团或紧密型医联体,通过强基层、保健康,实现少看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三少一好”目标。

建立医疗集团促重心下移

罗湖区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以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奖励”为核心的医共体的改革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和广东省的充分肯定。改革后,罗湖医院集团向社康中心下沉医务人员增加35%,社康中心诊疗量增长95.6%,占总诊疗量的比重由51.5%增加到63%。

01

今年我市将全面推广罗湖经验,推动各区至少建立1家基层医疗集团或紧密型医联体。即以行政区、管理区或若干个街道为服务区域,由1家三级综合医院牵头,若干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康复护理机构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成的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

02

通过此项改革,以集团化管理方式打通区属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优化配置通道,构建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责任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构建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后康复的完整医疗卫生服务链条,保障辖区居民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03

此外,通过推进财政补助(分级分类补助,降低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补助,提高社康中心基本医疗补助)、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总额管理、结余奖励)、医疗收费制度改革(分级收费),促进医院自觉将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分级诊疗工作。


做实家庭医生促分级诊疗


做实家庭医生是促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一环。我市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扩面提质,目前全市623家社康中心组建了1909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累计为近80万户家庭、270万市民提供签约服务,其中,重点人群48.24万人,签约率达到61.3%,提前实现国家和省2017年目标。

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做实家庭医生服务,让市民平时健康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实现“少生病、少住院、少花费、看好病”。

我市也将出台社康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社康机构的建设标准和规模数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康中心建设,引导门诊部、诊所、医务室转型升级为社康中心或社康站。鼓励社会力量在人员密集的功能区、商务区设立医务室、社康站、专科诊所等便民医疗机构。同时出台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标准、家庭医生认证标准,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财政补偿、收费、考核以及激励机制。

今年家庭医生扩面提质的具体目标:

1、今年将新增100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推动在每个街道建设1家一类社康中心。

2、在300家以上社康中心建立专科医生工作室。

3、新增全科医师600名。

4、新增100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5、新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0万人。

6、每个区(新区)户籍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

7、新增家庭病床1000张。




量化公卫服务促转型升级

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我市今年将着力推动市、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下沉,与基层医疗集团紧密协作,实现防治结合。


近年来,通过医改,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根据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市实施了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干预,以及吸毒人员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等47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实施28项免费卫生计生服务项目规程,常住人口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70元。

开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健康促进等示范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32.1万,规范管理率77.9%;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11.2万,规范管理率78.7%;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4万,规范管理率83.8%;市民健康素养水平1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我市将通过量化考核,推动公共卫生服务转型升级。包括:

将制定公共卫生机构运营绩效评价制度;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评价机制;

实施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清单制;

制定和实施28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标化工作量,以此为“工分”,核算社康公卫绩效。

此外,我市在率先在国内向社会公开发布“流感指数”、“登革热指数”、“感染性腹泻易感指数”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制定和发布各区公共卫生安全指数。

“十三五”深圳医改主要目标

1、增供给

到2020年,全市新增病床2.5万张以上,新增执业医生1.2万名以上;按照1480万人口计算,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达到4.3张、千人医生数达到2.8名、万人全科医生数达到3.2名。

2、强基层

到2018年,全市70%以上的普通门诊在基层解决。

3、建高地

到2020年,全市达到三级水平的医院增加到60家以上,建成10家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争取1-2家专科医院跻身国家医学中心和华南区域医疗中心,1-2家综合医院进入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行列。打造80个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省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

4、优服务

到2018年,常住居民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超50%,老年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80%。建成“一站式”市民就医信息平台和市民就医APP系统,建成2家以上网络示范医院、智能化护理示范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优化升级,市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来源 | 读特客户端

编辑 | 理鹿



深圳特区报

深圳权威媒体资讯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