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周四周五跌了些,总结一下当前市场的观点:
【
A
股科技股情绪过高】
特斯拉链目前并没有更新量产计划,边缘的股票也出现了一定的超买,
小盘股成交额再次达到历史最高区间
,两融余额创新高了,指数却迟迟不能突破,都是科技股情绪过高的表现。
【恒生科技下跌】
巨头财报的落地,美国针对中国造船、海事及物流行业
“301
调查
”
,以及美股不再走下跌趋势,导致前期加仓港股较多的交易性资金出现了平仓。
【经济基本面弱复苏】
一二月份的经济数据有亮点,但根本的问题并未看到好转。随着政策进入真空期,以及
4月初对等关税
带来外贸不确定性增大,会有不少投资者担心二季度经济数据滑坡。
另外是财报季快到了,上市公司的利润数据肯定会比GDP数据更直观,CPI和PPI跟上市公司的利润数据关联更大,
全A整体利润在今年一季度还是没什么起色。
这几个因素里,科技情绪过高不算什么大利空,太拥挤了跌一跌就不拥挤了。没业绩的个股发了业绩就靴子落地了。
恒生科技的下跌涉及到复杂的资金流,以及全球权益资产的比价效应,很难有模型去定性定量解释。比如说如果是东升西落,那怎么预测美股跌呢?
要解决一个问题,结果引入了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弱复苏,
A
股过去几年有不少参考案例。
23
年二季度疫后复苏被证伪,但全
A
指数持续横盘震荡,多头空头都不爽。到了八九月份因为十年期美债飙升到了
5%
,巨大的外部引力把沪深
300
拉下马,才走了一波下跌趋势。
24
年二季度,地产
517
新政后脉冲效果逐渐平息,市场流动性形成负反馈,成交额降到
5000
亿,资产荒螺旋加速,结果是大小盘通杀,连跌
3
个多月。
再往前的
21
年全年,除了出口外,整个制造业环节都被大宗商品的涨价搞得喘不过气来,地产也是高位拉不动了,但
21
年全球央行的低利率带来了充沛的流动性,沪深
300
全年跌幅不大,资源股和新能源有大的结构行情。
所以单独看经济弱复苏,全A指数
并不一定跌
,只是沪深300这种指数涨的概率不大。有没有结构行情,需要看流动性、看政策等。
今年全球主要央行依旧处在降息进程中,我认为
权益市场流动性收紧的概率并不大。
至于结构性行情,可能需要从科技进展和地缘政治中去寻找了,对典型的就是
机器人和有色。
另外上周四周五A股下跌,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并未放大,显示出
市场并未陷入恐慌。
另外是债券市场,上周整体是震荡上行,这背后表达的叙事逻辑是:
短期资金面变松,但是供给端政府债有所放量,同时长期债券收益率上有顶。
参看两个数据,第一是下周政府债券净融资
5600
亿。
第二是去年四季度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为
3.09%
,扣除不良率和增值税以及所得税后,综合收益低于
2%
,低于当前
30
年
2.065%
的水平,而住房贷款已经是银行最优质的贷款之一了。
最后总结一下:股债都会以
区间波动为主
。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