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部株式会社将改革其基本业务结构,继续生产己内酰胺及尼龙聚合物并计划增设环保尼龙产品线。同时,将停止己内酰胺及原料环己酮的生产,强化聚酰亚胺、分离膜、陶瓷、药品及高纯化学品等领域的布局。宇部还面临尼龙及原料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并考虑在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调整策略。此外,特种尼龙领域仍有增长空间,包括高温尼龙、长碳链尼龙、透明尼龙等。
虽然传统尼龙市场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但特种尼龙领域如高温尼龙、长碳链尼龙、透明尼龙等仍有增长潜力。
近日,日本宇部株式会社宣布将对其基本业务结构进行改革。
由于宇部尼龙聚合物在欧洲食品包装领域占据
最大市场份额
,宇部西班牙子公司UBE
Corporation Europe S.A.U.将继续生产己内酰胺及尼龙聚合物,并计划增设
环保尼龙
产品线,以响应市场对可持续产品的迫切需求。
而在日本及泰国,宇部计划2026至2027财年末,将停止
己内酰胺
及原料环己酮的生产。在日本
停止尼龙聚合物
的生产
,泰国关闭两条尼龙聚合物生产线中的一条。
通过改革,宇部将聚焦于特种化学品业务,强化聚酰亚胺、分离膜、陶瓷、药品及高纯化学品等领域的布局。
此前在聚氨酯材料和锂电池用材料方面,宇部加强了布局。聚氨酯材料方面, 2024年10月,宇部收购朗盛聚氨酯系统业务,朗盛退出了其最后的聚合物业务。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朗盛聚氨酯系统业务曾创造了约2.5亿欧元的销售额。
朗盛宣布,出售聚氨酯业务!
在锂电池用材料方面,2024年4月,宇部化工(UBE)宣布将与麦克赛尔株式会社在日本东京都港区其堺市建造一座新的隔膜生产工厂,计划在2026年9月竣工投产,届时隔膜(涂覆)产能将比目前新增约30%。3月,宇部兴产决定投资总额约为5亿美元在美国建造年产10万吨DMC和4万吨EMC工厂,项目计划于2026年7月完成建设。DMC/EMC 是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剂的关键成分,同时也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显影剂。
10万吨!5亿美元!宇部兴产决定建设这个新材料项目
宇部的尼龙产品主要包括PA6、PA66、PA12等,曾是
全球少数掌握PA12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
。PA12最早由赢创工业集团(Evonik)的前身德国德固赛公司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随后瑞士艾曼斯(EMS)、法国阿科玛(Arkema)和日本宇部兴产(UBE)相继宣布具备工业化生产能力,四大生产商率先掌握尼龙12 的生产技术近半个世纪。
掌握核心技术,宇部为何选择
缩减尼龙业务,停止尼龙原料生产
?
宇部表示,此次重大业务调整,主要由于这些产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盈利能力下降
,且面对的亚洲市场商业环境复苏前景渺茫,同时也为实现业务结构转变。
此外,透过中国尼龙市场蓬勃发展,竞争加剧的现状,也可更好洞悉这一选择的原因。
尼龙6以
己内酰胺
为主要原料,尼龙66以己二酸与己二胺为原料。在原料国产化技术相继突破、产能释放后,尼龙6及尼龙66生产不再受制于进口原料供应不足时导致的高价。
在
多项目扎堆,尼龙6/尼龙66不香了?
一文中,ACMI曾分析过,随着中国己内酰胺、PA66生产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少数公司垄断的局面,己内酰胺、PA66、PA6生产能力、产量得到了快速增长,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产能过剩
风险。
己内酰胺
方面,据统计,
2023年中国己内酰胺的表观消费量为497.95万吨,生产能力达到679.0万吨/年。预计到2028年,中国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将达到约
800万吨/年
,但
消费量只有约600万吨
,生产能力过剩。
PA6
方面,截至2023年底,国内PA6总产能627万吨/年,产量482万吨。据预测,预计到2028年
尼龙6
生产能力将达到
928万吨/年
,
消费量将达到610万吨
,市场供大于求,竞争将更加激烈,利润率将有所下降。
PA66
方面,截止2024年7月,中国已有尼龙66产能约95.9万吨,2023年国内PA66表观消费量约52.4万吨。国内尼龙66在建和拟建总产能超873万吨/年,预计2025年国内产能将达到200-250万吨/年左右。
PA12
方面,2022年10月,万华化学4万吨/年尼龙12装置全流程贯通并成功产出优质产品,标志着我国成为亚洲第一个,以及继德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掌握尼龙12全产业链生产技术的国家。据预计,全球尼龙12的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将达到17.3亿美元,预计全球产量届时将增长至
15.2万吨
。整体需求量相较于PA6及PA66处于地位水平。
除了广泛使用的PA6、PA66等,通过引入新的合成单体,可以得到一系列有不同特性、可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
特种尼龙
。
特种尼龙主要分为
高温尼龙
(可以长期在150℃以上环境使用的尼龙材料)、
长碳链尼龙
、
透明尼龙
(透光率一般在90%以上的尼龙材)、生物基尼龙以及
尼龙弹性体
等。
全球头部高温尼龙生产企业包括
帝斯曼、
杜邦、三菱化学、艾曼斯、索尔维、可乐丽等,帝斯曼、杜邦市场份额
占比超过45%
。
目前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高温尼龙品种包括PA46、PA6T、PA9T、PA10T、 PA11T、PA12T、PAMXD6等,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为汽车及电子电气。
荷兰帝斯曼公司于1990年在全球首次完成了高温PA46的产业化,拥有PA46产品专利权,日本可乐丽是首家开发成功 PA9T 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的企业,专利到期后巴斯夫也开始生产PA9T产品。国内高温尼龙部分主要生产企业如下,金发科技是全球最早实现PA10T产业化的公司,已具备年产2.1万吨PA10T/PA6T合成树脂能力。
长链尼龙品种有PA11、PA12、PA610、PA1010、PA1212等,
全球长碳链尼龙的生产企业主要有瑞士EMS、德国赢创、法国阿科玛、日本宇部兴产、奥升德、杜邦、巴斯夫等。
国内企业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万华化学具备4万吨/年PA12产能,还有东辰瑞森、
山东广垠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山东
东辰瑞森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隶属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山东省新材料产业特种尼龙产业链主单位。
东辰瑞森是
国内最早
从事长碳链尼龙树脂开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东辰瑞森现有年产能
3万吨
,主要产品涵盖:
长碳链尼龙(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010、尼龙1012、尼龙1212等)、透明尼龙或无定型尼龙系列、尼龙弹性体、高温尼龙、生物基尼龙树脂等。
其中,长碳链尼龙、尼龙弹性体、透明尼龙等产品影响力位于国内首位,
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管路系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线缆涂覆、电子电器、石油管路、日用品等领域。
透明尼龙,透光率优于PC和玻璃,能满足要求较为苛刻的光学应用
。国内透明尼龙企业包括
祥龙新材料
、
华创特塑、
倍安德、东辰瑞森、山东广垠、东盛恒尼等。山东祥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透明
尼龙年生产能力
已达到
6000吨
。
华创特塑
(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多条特种尼龙生产线,一期年生产能力
1万吨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基尼龙、透明尼龙、长碳链尼龙、阻隔尼龙、尼龙弹性体等。
生物基尼龙情况,详见往期文章
200亿!巴斯夫、赢创入局这一新材料
参考资料:相关企业官网及年报、中国化工报、QY Research、共研网、百川盈孚、化工新材料、中国化信咨询、艾邦高分子、新浪财经、搜狐网等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