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itChat技术杂谈
GitChat是新时代的学习工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SC开源社区  ·  100%国产AI新成员:壁仞科技成功适配De ...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OpenAI ...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国企也中招!官网被挂上“码农的钱你也敢吞,* ... ·  昨天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让我的朋友一夜暴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itChat技术杂谈

学了那么多年设计模式依然不会用!那可真蠢!

GitChat技术杂谈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18-10-26 18:16

正文


什么是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

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上面的解释来自于某度某科,是比较标准的定义,可以从中筛选出几个关键字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设计模式:

  • 最佳实践

  • 解决方案

  • 试验和错误总结

从上面的三个关键词中可以总结出,设计模式就是在针对编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的 最佳解决方案

那么这些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呢?

面向对象的程序应该具有可维护性、代码可复用性、扩展性及灵活性,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代码可维护性问题、复用性问题、扩展性问题、灵活性问题。

简单来说,设计模式就是指导你如何写出可维护、可复用、可扩展及灵活的代码。

设计模式分类

设计模式总共有23种,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Creational Patterns)、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s)和行为型模式(Behavioral Patterns)。


上面的三种分类,有助于在开发时思考当前场景应该使用哪种分类。大家不一定要全部记住,有个大概的了解即可。


为什么要学设计模式?

写出可维护、可复用、可扩展及灵活的代码是我们的目的,也是学习设计模式的理由,但是这个理由对我们来说太抽象,下面从“读”和“写”两方面来说明到底为什么要学习设计模式。


作为开发人员,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其他人写的代码,有的是一些知名的库或框架,例如 Spring、Shiro 等。

但是当我们去阅读这些框架源码的时候会发现无从下手,因为类太多了,关系太复杂,而且很多类的命名看不懂,比如 xxxBuilder、xxxStrategy、xxxFilter 等,一个词看不懂就可能导致你直接放弃继续阅读。

如果没有学过设计模式,自然看不懂,学习设计模式可以有效的帮助你阅读代码,即便不能百分百帮到你,至少也能帮到百分之三四十。


每一个开发人员必然喷过其他人写的代码,觉得其他人的代码写的很垃圾,尤其是要扩展功能或者修改功能的时候,恨不得全部删掉重新再写,其实在其他人看来你的代码也是如此。

所以写出一手让人无话可说的代码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满足你的小小成就感,也可以让你的程序更快速稳定的发展。

在一个项目组中,如果大家都学习过设计模式,那么当你阅读或修改同事写的代码时也将得心应手,少了很多麻烦。

如何着手学设计模式?

现如今网上和书上都有大量的设计模式的教程,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仅仅使用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前几年我第一次学习设计模式,在学到适配器模式时,教程中抛出了一个电器的插头问题:

你家插座只有三头的,但电器插头是两头的,咋办?弄个插头适配器将两头转换成三头。

Nice,这个例子简单明了,作为新手的我瞬间明白了适配器的含义,就是在不兼容的双方中间做一层转化。

但是后来发现在实际编码中根本用不上这个设计模式,因为我根本不会用。

生活中的例子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设计模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想要真正用好设计模式,实际项目中的案例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写这门课的原因,希望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能够帮到更多想要学习设计模式的同行。

本课程每一篇文章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 解释和理解设计模式;

  • 至少介绍一个实际案例(实际案例有些是我自己写的,有些来自于已有的框架或库);

  • 设计模式优缺点。


必要准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