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iny4Voice
一天一条来自 Tinyfool 的语音鸡汤,暖胃暖心,让我们一起在漫漫长夜里面默默前行,在死之前,没有终点,不会停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之声  ·  “塑造”太赫兹波电场的全能“指挥” | 科技前线 ·  6 小时前  
中科院之声  ·  “塑造”太赫兹波电场的全能“指挥” | 科技前线 ·  6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11 小时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11 小时前  
云头版  ·  全球排名第1企业引入DeepSeek! ·  13 小时前  
云头版  ·  全球排名第1企业引入DeepSeek! ·  13 小时前  
北京青年报  ·  DeepSeek横空出世,因为中国做对了这件事 ·  2 天前  
北京青年报  ·  DeepSeek横空出世,因为中国做对了这件事 ·  2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腾讯加持,IDG前副总裁带轻松集团冲击港股IPO! ·  3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腾讯加持,IDG前副总裁带轻松集团冲击港股IPO!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iny4Voice

聊聊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Tiny4Voice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0-03-31 19:42

正文

本系列文章的前文如下:


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当然不是。


但是你在任何地方问这个问题,你肯定会得到无数截然相反的答案,当然有人说不是。但是一定也有一堆人说是。


金钱显然不是万恶之源,然而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这么说呢?


有人会给你举圣经的例子,圣经里面有这么一段


For 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which while some coveted after, they have erred from the faith, and pierced themselves through with many sorrows.


其中一个官方译本是


要知道,贪爱金钱是万恶之根;有些人恋慕金钱,就被迷惑而离开了信仰,用很多苦痛把自己刺透了。


或者简单的翻译,可以说,“爱钱是万恶之源”。有人会纠结爱钱还是钱,我想你爱一个好的东西怎么都不是万恶之源。爱钱是万恶之源,也隐含了钱是万恶之源的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也会给你一些钱不好的指引。比如“君子固穷”,孔子也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简直就是中国文人安贫乐道的榜样。



各种书各种先例,都潜移默化的灌输你金钱是有害的。


那么你怎么去挣钱?


在中国的历史上,外国的历史上也常有对商人的污名化。朱元璋甚至颁布过法律,商人穿绸缎是违法的。


有记载,《農政全書卷四》:


上加意重本抑末,下令農民之家許穿紬紗絹布,商賈之家只許穿布。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穿紬紗。


今天我在微博上还看到一个脑残的微博,他说,


其实简单的逻辑推理就知道,最早的商人,都是强盗的兼职,因为在原始人类群体里,强盗才是自己用不上的剩余产品最多的人,才有多余的东西拿出去和其他人交换,这才有原始的交换市场出现。而在古代社会里,长途跋涉的商人,也常常兼职道路上的强盗,殖民主义时代更是如此,商船兼职海盗。


可笑么?其实虽然可笑,但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稀有。在西方东方各种文化和政府的灌输下,金钱邪恶,商人可耻的观念一直停留在很多人的脑子里面。


到今天,我们还经常会听到有人会说,“某某商店可黑了,一包方便面进价xxx,卖给我xxx,太黑了”。有人也许会说,卖的贵,可不是黑么?


问题是,这个世界哪里有不加价的生意?不低买高卖,怎么赚钱,难道做生意是做慈善么?


所以,我们国家的韭菜们特别喜欢某一类广告,“进价一块五,亏本大甩卖,只要一元”。听到类似的口号,就特别好卖。


当然,有些店经营的不好,清仓甩卖,或者做一个促销,引你入店,低于进价卖东西是可能的。但是一个店绝无可能一直低于进价卖东西,也不能样样东西都低于进价去卖。但是贩卖生利,在这个国家是被长期妖魔化的。所有消费者已经形成了错乱的逻辑,而很多商家也不得不去迎合这种逻辑。


想赚钱,想不做穷人首先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如果你觉得金钱是万恶之源,你大概率是不可能挣到钱的。


你可以假想一个场景,你想娶一个姑娘,但是你同时在心里和嘴上都说她是一个贱货。你娶她只是权宜之计,不娶她你就没办法传宗接代,你非常不喜欢她,你以她为耻。那么如果那个姑娘乐意嫁给你,多半脑子也会有问题。


但是很多人就是这么对金钱的。一方面他们当然希望兜里面有钱。但是心里和嘴上都说钱是邪恶的。赚钱根本不是目的,为了吃饭而已,自己完全不喜欢钱,以有钱为耻。你觉得钱怎么就这么贱,你那么不喜欢它,它还上杆子的来找你呢?


还有一种常见的错误的金钱观是,只有走邪路才能挣到大钱。有钱人都不是好东西。


当然,有没有人走邪路挣到钱呢?当然有。有钱人里面有没有坏人呢?当然也有。但是,有没有人走正路挣到钱呢?穷人里是不是也有坏人呢?理性的思考,可以让你想明白,钱本身并没有错误。好人也可以挣到钱。


这种观念的问题在于哪里。在于自我实现。如果一个人相信,走正路也可以挣到钱。同时他想挣到钱,他就会尝试各种正路去挣钱。运气好,能力好成功了,他自然就会更相信走正路可以挣到钱。


而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走正路可以挣到钱。那么即使他原来很善良。但是假设有一天他必须用钱,或者某一天他对钱产生了不可阻挡的欲望(别笑,好像有人对钱的欲望可以阻挡一样),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滑向邪路,因为他就不相信正路可以挣到钱啊。然而可悲的是,这样的人,有时候走了邪路也挣不到钱。


著名的《魔鬼经济学》的第三章叫做《为何毒贩还在与母亲同住?》,他讲述了一个跟我们一般想象完全相反的故事,在书里面他说其实毒贩的主体是很穷的,很多都需要跟父母同住,不仅买不起房子,出去租房都租不起。黑帮的高层当然收入非常高,但是也危险重重,有1/3的都锒铛入狱了。底层的毒贩时薪才3.3美元。


无独有偶的是,国内之前破获了几个互联网色情的案子,有发裸照吸引人付费进群的福利姬,也有拍色情影片敛财的团伙。最让我惊讶的是一些案子的案值。我记不太清楚细节了,但是非法所得看起来都不够吸引人。之前好像是有个案子,三个人的团伙忙活了半年多,拍了无数的色情影片,好像总共才挣了6万块钱。当时我记得在互联网上很多讨论都说,这是爱好吧,还不如随便找个坐班的工作挣得多啊。


再下来的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对商人和低买高卖的各种污名化。


其实商人并不是朱元璋说的末。古往今来,没有一个社会能够脱离商人存在。比如,你做饭,你需要米,你需要蔬菜,你需要肉,你需要油盐酱醋。这些东西哪里来?都是需要买来的。


有些人很天真说,那我不能自己生产么?其实就刚才简单的一餐,需要的生产已经很复杂了。比如你需要米。种植大米需要无数的东西,在古代你需要有耕牛,现代需要拖拉机,需要种子(自己留种,或者买),需要镰刀,需要锄头,需要灌溉工具,水车之类的,现代是水泵,古代需要农家肥(你自己拉的不一定够,全家努力拉才多少,知道古代为啥农民会主动去城市里,帮城市人分担粪便处理的难题了吧),现代需要化肥。还有农药等等。这只是生产大米而已。割完了稻子,你还需要打谷机,晒谷场,等等。


种菜也不容易,养猪呢,从猪仔养到大需要多久。嗯,油怎么来,花生可以榨油,油菜可以榨油。盐需要海滩,或者盐井。酱油需要大豆发酵。醋也需要发酵。等等。


现代人觉得有了淘宝,有了京东,生活变得便利了。其实不是。即使是在古代,物流,商人也在默默的帮你解决问题。古代有商店也有货郎。而即使是在古代,一个普通人使用的东西也不见得就是从方圆几公里的附近的村子得来的。


很多人直觉上觉得中国古代很封闭,跟国外交流并不多。


其实封闭是一个层面,但是商贾带来的交流也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国秦汉时期最主要的蔬菜是所谓的“五菜”,即葵、藿、薤、葱、韭(1)。葵是冬葵,藿菜是现在野豆的嫩叶。除了韭菜还当个蔬菜以外葱还当个香料以外,剩下基本上都是野菜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