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建校近70年,在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方面,研究生教育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
1953年,
7个
研究班正式开学
招收研究生 113 人。
1981年成为
首批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
试办研究生院。
共有11个学科门类、
30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5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1个
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累计授予
博士学位8000余人、
硕士学位65900余人,
在校研究生2万余名。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
12月9日,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
部署改革任务,出台研究生卓越育人工作方案,发布九大行动计划。
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实现价值塑造、知识创造、思维提升、能力达成和精神养成的深度融合。构建以思维传授为特色的“金字塔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围绕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等建设一流课程体系。
推进“课程思政”、强化科研育人,发挥研究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图为今年春节期间,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党员王丹赫远在南极科考。
推进“走出去”的主动型招生,不拘一格发现卓越人才。落实“招生-培养-就业”联动;落实按一级学科招生。扩大本科直博生比例;健全科研项目博士生招生培养制度。
研究生院组织多支宣传队伍赴长春、济南、武汉、成都等地举办研究生招生专场宣讲会。图为同学与学院面对面交流、咨询。
打破修读年限限制,鼓励优秀博士生提前毕业;完善“硕转博”制度,把学术硕士研究生作为博士生预备阶段。
对接“强基计划”,瞄准核心关键领域,有效贯通本研教育;明确准入条件 ,加强关键环节考核筛查,畅通分流选择渠道。
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高精尖缺”为导向,优化学位点布局,重点增设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华东师大在培养智能教育高层次人才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自主设置“智能教育”专业,2020年9月,首届智能教育博士班开学。
强化学部、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学位点规划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入第三方评估,建立学位点动态监测调整机制。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遵循育人规律,发展专业学位,扶持跨类别、跨行业的专业学位;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推动引进行业企业伙伴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完善专业学位管理中心设置;试点实施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初始年薪确定学费的制度。
工商管理、软件工程“双专业学位”校友袁帅,创办“上海远周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从治理与预防两方面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带领的“远周”项目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