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CA
热爱生活 喜欢文化 关注艺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康石石  ·  读交互设计双学位也太香了叭! ·  2 天前  
康石石  ·  冲呀!上海取消企事业编应届生限制啦 ·  3 天前  
康石石  ·  都是一年制硕士,谁说港大不如UCL?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CA

让心静下来,让灵魂跟上

LCA  · 公众号  · 艺术  · 2017-02-24 22:07

正文


心不定则内必纷扰。

——朱熹


前几日看陈嘉映的采访,谈到“灵魂”时我与朋友相视一笑,我们都明白这个词已经远离了都市。这两个字为何在当下显得如此虚无?我想,是我们走得太快了,始终没有让心静下来。


心静,并不遥远,以下三位为我们提供了三种方式:


1



晚清名臣曾国藩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钱穆先生称他“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曾国藩一生重视教育,不论在京为官,还是在外带兵,总是做有大量教育子弟的书信、文章。


曾国藩本想整理一部家训,然而非常遗憾,直到 1872 年去世,这部他立志想写的家训也没完成。原因有两个:一是曾国藩认为要遍览经史子集,尽可能多地掌握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教育及学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后,才可以写这本他命名为《曾氏家训》的大成之作:二是即使读尽了经史子集,掌握了那么多的材料,自己也要做到烂熟于心,可以融会贯通后,才可以进行写作。


虽然他自己未能亲自写出家训,但曾国藩数百万字留存作品中的教育思想和观点确很多。在他去世后,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为曾国藩整理、编撰并出版全集,就特意搜集曾国藩家训思想中的精华之语,在全集中单列“曾氏家训”一章。其后,又有人将其单独成册发行。随后,梁启超为其专门编定《曾文正公嘉言钞》,其间的主体其实也还是曾国藩的家训名言与警句。



有人推崇曾国藩为千古第一完人,毛泽东也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如此之人,生活中有何独到之处?这得益于曾国藩一生中每天必做的两件事——读书与静坐。


曾国藩每日不限时间,都会静坐一小时,用以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所谓“静坐片刻,如鼎之镇”便是如此。他用这种方式来清除杂念,放松身心,亦可以思己过。


“静”本身不仅蕴含着大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在曾国藩看来,静坐亦是修心的重要方式之一。开始时,曾国藩如同多数人一样很难真正的静下来。于是求教于理学的师友,晚清理学大师唐鉴说:“最是‘静’字功夫要紧。”并以程颢、王阳明为例,指出先贤们之所以能做到不动心,全赖静字有功夫。朱熹曾明确表示:“静,谓心不妄动。”


静坐,只是通向“敬”的一种方式,心存恭敬,才能在动荡的环境中找到一个平衡。在这个繁杂的社会,有一颗坚定的安静的心灵,对万事恭敬,很难得。 


2



李银河在《一个无神论者的静修》中曾说:


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可以摆脱纷繁世事之时,没有会议,没有采访,没有电话,没有电邮,彻底安静。我现在已经快达到手机一天也不响一次的境界,当初为什么就没有决心像李零那样根本不要手机呢?这就是真正做学问和半真半假做学问的人的区别了。


人生在世,完全不理世事是不可能的,除非选择出家的生活。每当在佛教圣地见到那些面无表情的和尚、尼姑,觉得自己并不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原因一是不自由,二是要牺牲掉一些世俗的享受,而这两种东西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超凡脱俗这一点是可取的。于是我想到,能否选择一种既自由自在又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呢?答案已找到:这就是我现在的静修生活了。


我喜欢目前的生活方式。每天过着幽静的精神生活,听听室内乐,随心所欲地写点什么,看看书,看看电影,偶尔与朋友聊几句天。物质生活取极简风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静修生活中,感受到人生的宁静和甜美,就像刚泡好的铁观音,一丝清香沁入心脾;就像室内乐绵延不绝的旋律,春雨一样滋润着心田。


当我们已经明明知道人生最终无意义之时,为什么还要徒劳无功地去追寻意义?答案在于,人生无意义这一论断只是宏观的论断,是整个人类及其活动在宇宙中的定位;从微观的角度看,每一个人的生命还是有意义的,对他自己有意义,对周边的人有意义。


修行的目标就是找到人生的意义,找到此生最值得去做的事情,并且去做这件事情。


3



心静,也是一种“无争”的常态。


去年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相比众多金牌得主,有一位并不闪耀的运动员,他只获得了铜牌,但拿到奖牌没多久就回到了英国老家,为什么急着回家?因为他要回家收麦子!


Ed Ling 是一位出色的奥运选手,他的射击技术出类拔萃。但他更是一位农业工作者,在农活上不遑多让,驾驶联合收割机,显然是游刃有余。他的整个家庭在英国有 400 多公顷的农场,奥运会的举办时间正好跟收割作物的农忙期撞车,所以他一回家顾不得休息就马上跨进了联合收割机。除了收割小麦和大麦、照料豌豆和土豆,Ed Ling 家里还有 200 多头牛以及成群的绵羊等着他收拾妥当送往市场。



说起 Ed Ling 一家,虽说从小就在农场长大,但他们可都是狂热的射击爱好者。Ed Ling 从 12 岁起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射击,反正自家农场地大,随随便便就能划出一块射击场。少年时的他,已经在英国青少年射击比赛中拿回了不少奖项。



射击对于这家人来说,就是日常消遣一样的存在。干农活累了、闲着无聊了,就端起枪来几发。 获奖的喜悦过后,Ed Ling 依然忙碌于农田之间,回归到平静又幸福的日常生活。


这何尝不是一种心静与灵魂的交汇?


精彩回顾:

为什么有权利的中国人喜欢耀武扬威

我撩了一个智商不足的妹子


-END-

LCA 整理 可随意转发至朋友圈

公众号及其他转载请提前告知



LCA:热爱生活 喜欢文化 关注艺术

您有任何建议、供稿都可发至邮箱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LCA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