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现在很多公众号都是副刊的形态,相比以前我们一天要收到二三十封信,也要回复很多封信,现在只需一个微信回复或是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了。在现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新媒体是一个主要的形态。现在微信公众号跟副刊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不管形式如何,重要的是内容,有好的作者和编辑才能有好的文章,公众号只是一个平台。
也不是说现在没有纸质版的书刊,还是有很多值得一看的书籍,这些书籍吸引人的原因有很多,如精美的外观,纸的质量,内容的丰富等等。再加上现在图书馆的功能不像过去那么单一,不再是单单开放给读者这么简单,要想吸引更多的读者,必不可少的就是提供展览空间,同时还要延长展览时间,给读者更多的思考。
副刊的出版,是一种讲究,它不能跟现在的娱乐报一样,它要能够给读者、给自己一种充实感,一种思考。能对自己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才是重要的。
王刘纯(河南大象出版社社长):在编辑副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名的老作家身上的精神,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做过许多有价值、充满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感动了我们,也传递给每个人。我们也可以看出,最早做副刊编辑的是一些作家,非常著名的时评人、评委家,从中走出了很多的文化名人,比如鲁迅、金庸,一开始的文章都是在副刊上发表的,通过这些文化人的奉献,我们可以感受到民族的精神与期待。我和李辉老师一开始谈论的就是副刊文丛,我们希望通过李辉老师和六根团队,在未来把副刊做到更好。
潘采夫:副刊编辑的身份,可以用奶妈来形容,同时照顾作者和读者。以前编辑主要是通过写信来跟作者、读者沟通,现在网络与新媒体的发达,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那么现在这种关系该如何看待?我想请绿茶来回答这个问题。
绿茶:如果有了平台,副刊编辑跟作者的联系就会很畅通。约稿,发表,在给作者寄报纸,去拜访,这些关系渐渐地变成朋友关系。对于跟读者的关系,如今读者的主动性更加加强了,以前就是编辑发表什么读者就看什么,现在是读者想看什么编辑就发表什么,颠倒过来了。
这个时候副刊编辑就会有点无奈,现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跟随时代的变化来变化的。未来在这方面的方向更多的是加强跟读者之间的互动性,比如微信的“留言”功能,“建群”功能等,更多的是让读者直接接触到作者和编辑,跟随时代发展脚步,把更多的文化传播出去。
李辉:在三十年代,萧乾和沈从文开始做《大公报》副刊,会有一个版面专门给读者回信,当时报纸是铅字排版,有规定字数,编辑就要当场写,回答读者问题,这就是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现在是微信留言,这是另外一种更直接的与读者交流的方式,这些留言也可以出一本书,很多读者是非常认真地留言的,这也是一种交流方式。
读者:对副刊背后的这些副刊编辑来说,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绿茶:大家都很尊敬副刊编辑,也愿意很好地跟副刊编辑相处。首先副刊编辑能够给报社带来好的影响,因为很多时候副刊发表的都是一些名家的文章,这样就可以留住一些老读者以及一些资深忠实的读者。副刊编辑是报纸底蕴最好的一个呈现。
报纸是有分类的,比如经济方面的,政治方面的等等,只有副刊是有自己的名字的,很多时候副刊是报纸对外最好的名片。比如《申报》的“自由谈”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也是一种坚持,坚持编辑自己的园地,坚持到最后会建立跟作者、读者之间的文学气场,提升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内涵,也是副刊编辑内心的一种满足感。
读者:副刊的未来在哪里?
李辉:报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副刊这个招牌。副刊上的文章足以衡量这个报纸的价值,决定这份报纸有没有人看,这就需要副刊编辑热爱这份职业,热爱这个版面,做好的编辑,约好的文章,它的未来就在这儿。副刊不仅仅是给名家提供阵地,还是培养年轻的编辑的阵地。副刊的未来在于有好的编辑,这样才有好多的未来。
韩浩月:副刊现在更多的是一个休憩地,给一些人提供一个地方给自己的心休息,副刊编辑需要保持一颗文学的心,发表更多关于文学的文章,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已不再是以前的纸媒的时代,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传播,这个时候起决定作用的是读者本身,需要读者用文学的眼光去衡量文章的价值,这样副刊的精神才不会消失,也是副刊的未来的一个重要动力。
文学类的图书跟通俗类的图书相比,它本身是有明显区别的。在推广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原来的轨道,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它是一种需要去品位的东西。作为编辑要去坚持,作为读者去做更好的选择,作者要更认真的写作,这三者合一就是副刊的未来。
读者:现在新媒体发展如此迅猛,纸媒会不会随之消失?怎样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李辉:报纸和网络之间的互动,这是未来的主要的形式。现在强调的是内容的价值,没有好的内容,再好的传播手段都没用。外国网络发表纸媒文章一般需要授权,中国则缺乏限制,这是个大问题。新的媒体还是要靠文化底蕴,只有这些文化底蕴的存在,才能提升阅读量,才有发展的空间,才有新媒体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