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贷款具有需求量大、用款周期长、风险控制难度高等特点。制造业企业在贷款过程中,往往面临贷款期限越长,审批越难、利率越高的问题。因此,为制造业企业持续注入金融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年初,浙江杭州提出持续加强制造业金融支持。截至6月末,杭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5175.98亿元,较年初新增271.92亿元,同比增长12.52%。近日,记者深入一线,探究杭州如何以中长期贷款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堵点在哪里?
制造业企业有资金需求,银行对中长期贷款审批审慎
走进浙江万鼎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鼎公司“)的智能化工厂,全自动数控机床正高速运转。不远处,智能工厂二期项目正在建设,更加先进的生产线即将落地。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万鼎公司这几年锚定智能制造持续发力,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
“最大的困难还是缺资金。”万鼎公司负责人夏建祥坦言,新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仅靠自有资金很难支撑,一般的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也无法满足需求,急需中长期贷款支持。
然而想要获得中长期贷款并非易事。夏建祥介绍,银行按照常规信贷政策,会对抵押物、回款周期、还款来源等提出一定要求,“但这些往往是我们相对欠缺的。”
对此,农行浙江萧山鸿达路支行负责人陈红军解释:“制造业企业经营实力各有差异,银行日常发放的大多为1年左右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贷款因融资周期更长、不确定性更大,审核条件确实相对严格,银行在审批上一般较为审慎。”
“门槛高、贷款难、利率高”成为制造业企业融资时的普遍痛点,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感受更为明显。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华盛分析,相比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期限更长、金额更大、用途广泛,能够支持企业长期发展,但申请条件相对严格,担保要求高。对银行而言,这类贷款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对银行的风控能力提出更大考验。
怎么解难题?
综合考量多方因素,精准管控降低风险
如何更好地满足制造业企业的贷款需求?农行浙江萧山鸿达路支行综合考量万鼎公司各项指标,为企业发放了2亿元的固定资产贷款,期限5年,有效满足了企业项目建设、安装工程、采购设备等资金需求。
“针对万鼎公司项目需要中长期贷款但缺少足额抵押物的情况,为了平衡风险,我们主要做了3件事。”陈红军一一列举,“第一,贷款发放前,要求项目资本金到位,保障工程顺利开工;第二,除了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抵押外,追加了连带责任担保,增强抗风险能力;第三,借助行内信贷业务的自动预警系统,常态化做好贷后资金监测管理,实现精准管控。”
宋华盛介绍,“信息共享、独立审批、自主决策、风险自担”的银团贷款模式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汇集多家银行的资金共同支持,不仅能较好满足民营制造业企业大项目长期、大额的资金需求,还具有分散风险、规模优势等特点。
据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杭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制造业贷款比重达51.29%,较去年同期提高1.8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