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hiphell
www.chiphell.com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河南一夜“速冻”!0℃以下的寒从早冷到晚 ·  昨天  
河南发布  ·  河南一夜“速冻”,注意防寒保暖 ·  昨天  
河南新闻广播  ·  破100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hiphell

[单车] 披着gravel外衣的公路车 - 23款 BMC Roadmachine X 01

Chiphell  · 公众号  ·  · 2025-02-04 14:00

正文

CHH ID:zhysun

我的上一辆车是捷安特的TCR小太阳,TCR这辆车集合了轻,硬,操控好,颜值高各种优点,虽然是比较落后的圈刹外走线,但我给他升级电变之后非常满意,从来没想着换车,直到最近搬了家。

搬到纽约以后发现这边的路况和国内完全没法比,大马路上坑坑洼洼,绿道更是和越野差不多了,于是就想着买一辆适合这种路况的新车,而不是把小太阳海运过来。看来看去还是gravel车合适,gravel在国内不怎么火真就是路太好的原因。

咱也不是啥有钱人,首选目标自然是能直邮的canyon,都加好购物车就剩付款了,某天偶然看到车店一辆bmc的车在打折而且完美符合我的需求,于是果断抛弃了canyon拿下这辆BMC。

这辆车的型号是BMC Roadmachine X 01, 大家可能更熟悉BMC的大组车型Teammachine,Roadmachine是BMC的耐力车型,相当于捷安特Defy或者闪电的Roubaix一样。

但这辆车和普通的Roadmachine不同在于把传统的Roadmachine的2x12s传动系统换成了Gravel系列的1x12s单盘套件。车胎也用上了34c的混合路面胎。让它看起来非常像一辆gravel bike但它的车架其实和roadmachine是一模一样的,并不是专门的gravel车架,所以这辆车相比真正的gravel其实更像是一辆偶尔走烂路的城市SUV,而不是真正的越野车。



从车店而非官网买车的好处是,车店会把车预装好再邮寄给我,到家以后简单拧几个螺丝就行了,这点和canyon是一样的。



一堆配件


这是干啥的?


这辆Roadmachine的外观说好听了是朴素,说白了就是毛坯,就简单的纯色低饱和蓝色车漆,点缀了小小的BMC logo。而且这个漆水看着还不咋地,比我之前骑的捷安特和闪电都差了不少。



BMC的气动设计上一向比较激进,在耐力架上也有不少气动设计的痕迹,棱角分明的异形前叉,后上叉也是这种已经非常通用的这种气动设计。



前轮和下管之间的巨大间距还是能一眼看出是耐力车架。



上管这里有个安装位,听说是用来装包的,有些碍眼,也不知道原装就没螺丝,还是车店搞丢了。



这代的Roadmachine还是外走线,什么跑长途需要方便维护都是鬼扯,否则为什么新款就改成全内走了。不过我对全内走倒是没什么执念,主要还是新款不打折啊。


这个车把倒是有点说法,加了一个很简单的避震,原理就是把立能以头管为轴上下移动一点点,这个各家都有自己的方案,具体感受后文细聊。



这个车把有个码表的安装套件,和崔克那个码表架系统是类似的,装起来是优雅一些,但码表架要单独买,价格不便宜。



第一次用sram的套件,这个force的手变手感还可以。


套件是SRAM的Force xplr 12速单盘套件,这个牙盘相比24速的那个force颜值实在差太多。





硕大的12速飞轮,这个飞轮要接近1000rmb,实在是坑人。



作为一个有gravel属性的车型,前后都配备了160的刹车。



轮组是bmc自家平平无奇的碳轮,感觉就是捷安特slr2那个档次的,不过原厂这个wtb轮胎还算不错,还是tubeless ready的。


车架本质上还是个公路车设计,32c基本上就是前叉的极限了,比真正的gravel车架动不动40+的胎宽还是差了不少。


D型坐管,有点理论上的减震能力



坐垫是Fizik Terra Argo X3,零售价100+美金的坐垫按说应该挺不错,但也许是坐惯了闪电power mimic,这个坐垫我坐着有点咯屁股,准备给它换掉。



这做工是不是太糙了一点。我大捷安特的入门车都比这个好啊。

骑行感受


这辆车的骑行感受和TCR非常的不一样,但我很难说这种不一样是什么带来的,我觉得可能轮胎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32C的混合路面轮胎,按sram的app计算胎压,前胎55psi,后胎60psi,虽然知道现在流行低胎压,但真没想到这么低,这个胎压的感觉就是轮胎缺气,很黏,蹬着费劲,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但各种科普都说低胎压滚阻低,还是选择相信吧。



当然好处也是明显的,低胎压走烂路能明显感觉到轮胎吃掉不少震动,而且抓地力提升巨大,以前骑tcr的时候稍微使劲刹车就能感觉后轮抱死后侧滑,而这辆车后轮160的碟片,从来没有打滑过。很久之前压弯侧滑摔过一次,从那之后有了阴影,每次压弯心里都毛毛的,换这辆车以后感觉自己又行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