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11日)煤焦盘面波动较大,以焦煤2405为例,盘中冲高至1726.5元/吨,但随后出现回落,收至1670.5元/吨,收跌3.41%。
上周五(3月8日)夜盘开始,盘面情绪出现明显走弱。主要原因在于“两会”没有进一步利好释放,市场情绪转弱。成材需求恢复偏慢,整体库存偏高,煤矿复产而高炉未复产,对原料形成进一步压制。安泽低硫主焦上周周内下跌300元/吨,今日继续下跌100元/吨,跌幅超预期。春节以来,安泽低硫主焦累跌550元/吨,目前报价1950元/吨。一季度山焦沙曲长协价在2210元/吨,目前报价低于长协260元/吨。今日竞拍流拍率更是高达71.8%。今日焦炭提降第五轮100元/吨,预计明日全面落地,后期仍有第六轮预期。
今日(3月11日)上午,吕梁市离石区某煤矿井下发生一起瓦斯事故。该矿核定年产能90万吨,主产中硫主焦煤,目前该煤矿已停产整顿,复产时间未定。离石区域内其余煤矿均接到停产一天的通知,预计明日恢复生产。受此消息影响,盘面一度冲高至1726.5元/吨,但事故影响有限,盘面做多情绪很快被消化。
近期,随着盘面情绪走弱,市场担心煤焦会复制去年上半年的下跌行情,主要逻辑有以下六点:
1. 目前国内安监偏严格,但目前实际影响小于预期
调研煤矿普遍认为今年在安监严格的前提下,产量或多或少会有下降。但目前仅个别煤矿实际开始有减产动作,且主要以动力煤及喷吹为主,对焦煤产量的影响暂时有限。后续还需关注煤矿实际减产动作。按年报预估,山西地区产量预计今年减产5%,对应约1100万吨的精煤。
2. 乌海地区焦煤产量同比有所增加
近日关于乌海整合的传闻较多,但调研了解整合不会大面积停产,目前了解部分煤矿在试点整合,但不会一刀切,边生产边整改。而去年同期,自阿拉善煤矿事故以来,当地煤矿停产短则一个月,长则3-6个月,下半年集中复产后,产量也不正常,在正常产量的50%以下。20
24年的产量和2021、2022年相比还是偏低,因为当时超产比较严重,但和2023年相比是偏高。去年大约减少3000万吨原煤产量,对应约1000万吨精煤产量,这部分在今年会有所恢复的。
3. 进口量同比偏高
1-2月全国累积进口煤炭 7451.5 万吨,同比增长22.9%。
高频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为止,蒙煤甘其毛都口岸通关约990车,同比去年增加168车。口岸库存也达到了历史偏高的水平,且有部分洗煤厂库存前置,实际库存压力更大。
4. 海外需求偏弱
海外成材价格下跌,国内出口接单转弱。焦煤供给恢复速度快于需求,海外供给尤其是美国煤的供给在增加。印度终端需求不佳,钢厂亦有减产。贸易商普遍对于短期海运煤市场也不看好,今日澳洲中挥发主焦成交价于$298FOB,跌破300美金大关。
5. 国内煤焦需求偏弱
高炉铁水产量在222.25万吨/日,同比去年低14.22万吨。钢材库存同比去年偏高,需求恢复偏慢。
6. 情绪存在反转
情绪方面,和去年上半年不同的是,年初市场心态偏乐观。
去年上半年,国内的基调仍是增产保供,且蒙煤及俄罗斯煤等进口量在去年1-3月同比增幅超过100%,进一步增加了焦煤过剩预期,下游心态悲观,主动去库存,以安泽低硫主焦为例,价格在6月达到年内低点1600元/吨,较年内高点(阿拉善矿难后)下跌950元/吨。
今年年初心态上比去年乐观,国内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安监偏严格的政策,今年上半年产量较去年下半年事故多发的时期是有增加的,但同比去年上半年是有下滑。且对于今年的钢材需求偏乐观,大多给出1%的增速预期。但目前来看两方面都有反转,一是煤矿产量减量不及预期,二是钢材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目前根据检修测算,钢厂复产意愿不足,本周铁水仍有下滑的预期。目前焦煤可以匹配225-230万吨/日的铁水,若后期顺利复产,可以匹配230-235万吨/日的铁水。
静态偏过剩,后期市场转向需要看到铁水拐点出现。在此之前,短期维持偏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