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引资内参
原:招商引资内参(ID:zsyznc)。招商引资首席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告别繁琐操作!Linux ... ·  昨天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今起,呼和浩特开通临时公交专线!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Fedora即将登陆Win10/11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信新功能升级:可一次性删除所有“单向好友” ·  2 天前  
Linux爱好者  ·  AI 正在培养一代 “文盲程序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引资内参

重庆书记袁家军:财税招商等政策要迭代升级!

招商引资内参  · 公众号  ·  · 2024-08-16 07:00

正文

【重要通知】招商引资正发生重大转向!取消税收返还优惠政策,怎么看?怎么办?有哪些新思路新模式?我们将于8 月27-31日(周二-周六)在大连市举办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新政解析研讨会,将邀请有关政策和体改方面专家及研究者亲临授课, 了解 课程安排请联系王老师150-1092-1500(手机同微信号)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在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抢抓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新赛道,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袁家军部署了重庆的 3 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3 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6 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18 个“新星”产业集群,提出用足用好国家制造业发展政策措施,在财税、招商、用地等政策方面迭代升级,构建政策创新、政策调整、政策落实的联动贯通机制。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整理了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关于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观点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01 袁家军:搞好制造业要在财税、招商、用地等政策方面迭代升级!

重庆是制造重镇, 制造业发展门类齐全、底蕴深厚、基础良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制造业发展寄予厚望,提出明确要求,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制造业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集聚发展态势良好、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取得积极成效。对照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要求,重庆制造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未来 5 年是重庆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迎接直辖 30 周年的关键期,也是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期。 要牢牢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着力抓好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规模能级、创新赋能、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空间布局、企业主体升级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制造强市迈出重大步伐。

要着力打造“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立足现有基础,放大特色优势,构建“四梁八柱”, 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 3 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 3 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创新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轻合金材料、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 6 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聚焦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 18 个“新星”产业集群。

要着力稳预期强主体增动力,千方百计助企纾困,大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增强制造业发展内生动力。要着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标志性场景应用,塑造重庆“数字制造·智慧工业”新名片。要着力以“亩均效益”改革引领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面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要着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政策供给、高效配置资金链,配套完善人才链。要着力打造长江上游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牢牢把握“双碳”机遇,扎实抓好工业节能减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要着力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落地,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一区两群”制造业发展布局,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新贡献。

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协同、压实责任、勇于担当,进一步凝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强化组织领导,市级层面要加强统筹协调,主管部门要突出抓重大项目,各区县党政主要领导要成为抓制造业发展的行家里手,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七张高分报表”重要内容,推动比学赶超、争先进位。要强化政策供给, 用足用好国家制造业发展政策措施,在财税、招商、用地等政策方面迭代升级,构建政策创新、政策调整、政策落实的联动贯通机制。 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完善常态化“三服务”工作体系等,加大督查问责力度,营造崇尚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02 袁家军:经济发展目标要“跳一跳、够得着”!

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指出,谋划制定 2023 年经济发展目标,要突出引导市场预期、社会预期、企业预期,确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要着力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科学精准高效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精准高效实施一揽子政策包,加快激发消费潜能,谋划实施抓项目促投资引外资行动,推动消费、投资、外贸“三驾马车”开足马力,跑出经济恢复提振“加速度”。

重庆民营经济从弱到强、发展壮大,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重庆市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也还存在短板不足、困难问题。要全面把握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坚定信心、奋起直追,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推动民营经济成为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要切实加强党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把政策落到位,把服务送上门,主动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要素保障环境,释放民营经济发展最大活力。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政企沟通协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03 袁家军:招商引资大抓“链主型”企业和关键企业的招引

要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加快推动制造业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升,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中打造制造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跃升。

要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两手硬、两战赢”中发挥了顶梁柱作用 ,同时强调要清醒认识我省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和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变局大变革加速演变,国际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制造业成为全球格局重塑和大国博弈的焦点,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做到增长稳、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进、产业韧性和竞争力强,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

要着力加大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招大引强 ,发挥省市县长项目工程引领作用,大抓“链主型”企业和关键企业的招引,深入实施“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加快建设一批高能级制造业平台,以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投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要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 ,打造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和“链主型”企业、高市值上市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大范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企业结构优化、制度创新、层次提升。

要着力推进数字变革,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创新示范省建设,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制造业全方位转型、系统性重塑。要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集成改革,联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要着力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抓好产业链自主可控、产业基础再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加快形成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相匹配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链体系。

要着力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提升附加值,提升质量品牌层次,全面拓展国内外市场,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内外市场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格局,切实提升制造全球市场影响力和全球价值链地位。

要着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抢抓碳达峰机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低碳高效产业发展、工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协同、压实责任、勇于担当、抓好落实。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完善争先创优机制,强化差别化政策激励,把资源和政策集中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团队,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加快建设一支面向现代化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当好店小二,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04 袁家军:招商引资培育领军企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制造业是经济的基本盘,事关高质量发展。各地各部门要紧扣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围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探索,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以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以开放发展更大力度吸引国际资本,以政策赋能金融赋能要素赋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

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等重大命题的发力点都在制造业。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 , 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常态化运行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激励、保障、督查机制,按照“四个体系”狠抓落实,形成“滚雪球”效应,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一要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 ,加强 5G 、工业互联网、未来工厂、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应用,加快数字赋能。

二要深入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 ,细化落实推进体系,做优做强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打造高质量发展最佳实践。

三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联动, 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培育世界级领军企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四要抓好制造业重大项目引进建设 ,招大引强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制造业项目,做好强链补链畅链护链的文章。

五要实施“放水养鱼、涵养税源”行动计划 ,重点扶持一批有竞争优势、成长性好、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打造未来经济增长点。

六要深入实施稳企业拓市场行动 ,持续深化“三服务”,大力推进企业减负降本,深入实施拓市场行动,打响制造品牌。

七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创建 ,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提升新产业平台能级,全面打造展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样本。

05 袁家军:招商引资加大项目招引、落地力度

我们是制造业大省。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是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要聚焦“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深刻认识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极端重要性,做到“三个牢牢把握”:

一是牢牢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在制造业,必须加快块状经济提质增效,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

二是牢牢把握经贸摩擦的焦点在制造业 ,必须加快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竞争力,实现由弱到强的根本转变;

三是牢牢把握万物互联时代的重大机遇蕴藏在制造业 ,必须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步伐,实现由低到高的根本转变。

推进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坚定不移稳企业防风险,坚定不移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方针”,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块状经济,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韧性强、产业链水平高的现代产业集群,为稳定宏观经济和“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要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提升基础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

二要着力推进数字化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大力推广智能制造,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传统产业,推动“老树发新枝、新枝育新果”。

三要着力扩大制造业投资,加大项目招引和落地力度,突出抓好工业智能化技术改造。

四要着力开拓市场空间,以更大力度培育“品字标”区域公共品牌,千方百计支持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开拓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五要着力深化细化服务企业的有效举措,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建好用好“涉企一站式移动服务平台”,全力服务困难企业和市场主体升级,使广大制造业企业安心专心做好生产经营。

六要着力加强人才支撑,持续加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七要着力强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供给,增强政策灵活性,推动要素资源向优势区域、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进一步增强制造业吸引力。

06 袁家军:招商引资中对企业的差别化措施要到位,要体现“喷灌”“滴灌”,不要“漫灌”,激励和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体现“喷灌” ,就是要最大程度对政府掌握的资源要素进行差别化配置和叠加运用,集中一个方向发力,真正达到对好企业形成激励、对低效企业形成倒逼的效果。用电、用地、用水、用能、排污等政策要加强协同,法规制度、价格机制、行政手段、舆论导向等措施要综合运用。

体现“滴灌”, 就是差别化政策实施的力度要充分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我们有的地区采用了 3 6 9 / 平方米三档进行征收,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县城最高可征收 12 / 平方米,小城市最高可征收 18/ 平方米,这里面的空间比较大,究竟如何调还是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考虑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主观臆断。

不要“漫灌” ,就是对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在要素配置上尽可能有所区别,不搞一刀切。如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就不能再实行差别化政策,应坚决予以关停并转;而对鼓励类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主导产业,在发展初期要给予特别的扶持和培育,不能一味按照亩产效益论英雄;规模以下、占地较少、以民生就业为主的企业,也应该区别对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