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商笔记
南京大学商学院团学资讯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关于DeepSeek的最新认知 ·  11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凌晨四点,线上CPU告警,绩效没了! ·  11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0] ·  2 天前  
芋道源码  ·  防止超卖的七种实现 ·  2 天前  
芋道源码  ·  腾讯开源:零代码、全功能、强安全 ORM 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商笔记

南商漫谈|在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你我该如何与AI洽处?

南商笔记  · 公众号  ·  · 2024-05-31 23:32

正文



北京时间5月14日凌晨1:00,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举行召开了OpenAI春季发布会,继年初推出轰动一时的 “文生视频模型” Sora后正式推出了新一代旗舰AI模型——GPT-4o。GPT-4o把AI工具的使用门槛降到了更低的程度,不仅比上一代速度快两倍,能够实现无延迟实时对话,且用户不用注册就能够免费使用全部功能,标志着AI技术的重大飞跃。

GPT甫一问世,就以其突破性的高超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自然化的人机交互系统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其不仅在技术层面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进步,也在社会经济、教育、法律等多个层面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和广泛的讨论。随着技术不断演进与版本更新迭代,其影响力持续扩大并深化。与此同时,其他科技公司也不甘落后,诸如“Gemini”“kimi”“文心一言”“通义”等国内外多模态语言模型“纷至沓来”,并愈发影响着日常生活。人们不由慨叹:人工智能时代已至,技术发展势不可挡,AI必将继续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

那么, 在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你我该如何与AI洽处? 一起来看看商院青年们的看法吧——


Q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其细分功能逐渐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寻求AI的帮助吗?如果使用AI,又是在哪些具体的情境呢?

@ 蓝水

会!我会在需要整理文档大纲、长篇语料翻译、绘制符合情景的图片等场景下运用AI。


@ PppA嗯呐

会,我会在做一些课程作业时用AI帮忙拟定框架,修改思路,产出文本。



@ 木木真力大仙

会。主要集中于文本处理方面,我通常会向AI寻求一个符合要求的主题,一个关于主题的大纲,或者围绕主题的部分文本。



@ 爇.

会。它可以较为准确地回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小问题,搜集汇总指定主题资料,提供文本处理润色、代码更新修改等服务。



@ Mouri.

会,可以帮助修改程序,提供论文思路等。



@ Mi manchi

会。在合作制项目中我会使用AI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和产出我的part。



@ dzx

会,AI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一些外文词汇在学术交流中所取的意思。如在与老师交流学术问题时,AI能够帮助我准确理解老师用词的含义。




Q2

使用AI的感受如何?


@

Mouri.

首先,AI生成的 速度快,效率高 ,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AI在问题的 灵活性 上反映较差,在写代码时对于问题指令理解不清,且大部分涉及文学性的问答上较为呆板,具有明显的模板痕迹(例如句式基本相同,没有变通)。


@

木木真力大仙

在一般情况下,AI可以帮我节省很多时间。它给出的内容虽然中规中矩,但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我提出的要求。但是很多AI模型的生成模板比较单一,答案 缺乏创新 甚至重复雷同,且在一些较细致的方面不能很好地顾及。


@

PppA嗯呐

使用AI确实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它毕竟不能完全取代人脑(比如创新型工作、各种奇思妙想还是要依靠人类),有些指令也不能完全按照人的意愿完成,另外如GPT等国外的软件, 在国内想要使用还需要连接外网还是造成很大的 不便


@

桂花雨

由于目前我的还遇不到多么高深复杂的问题,所以AI可以轻而易举完成我的指令。


@

蓝水

处理指令能力比较强,部分作答能够满足要求。但是使用时文章越长越容易卡住,描述不清晰时AI可能会理解错指令,不能一次性达成需求,有时可能需要多次指令训练。


@

陈慧冉

比较 便捷高效 ,简化了一些程序化工作。但目前AI自然语言处理水平仍然较弱,生成内容 良莠不齐 ,甚至无法按照指令输出指定内容。


Q3

你怎么认识AI的利弊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Mouri.

不可否认,AI代表着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但是很明显,目前的AI发展仍然存在局限性。而且作为学生,我们不能让AI代替思考,养成思维惰性,而是要 合理利用AI答疑解惑,为学习良性助力

我个人感觉用它来协助写一部分文本作业非常方便,可以让我更快进入主题,并有一个更好的框架。但是对AI依赖性的形成也可能会导致我们个人的文本能力下降,削弱自主思考、创造力和基本技能。

关于AI的未来发展,我期待它的技术水平能得到加强;同时更倾向于辅助人类,而非完全取代—— 通过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助决策等手段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激发新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木木

真力大仙

@蓝水

AI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解决复杂问题;与此同时,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和道德和伦理问题。

我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AI将更加智能化,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同时,人们也需要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AI的使用,保护用户权益。

AI可以帮我们做一些程序化的事务,但是过度依赖的话也可能会限制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需要扬其长避其短,理性使用。未来,我期望AI技术能与多学科融合,协助创造更多革新成果。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 规范AI的使用原则与范围。

@陈慧冉

@桂花雨

我坚信人类想出的创意和灵感无可替代,所以在“大事”(如重大决策判断)上也许会参考AI,但不会依赖;至于“小事”(如机械的重复性工作),那AI无疑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AI有利有弊,我们要科学看待AI技术,而不能沦为科技的傀儡。未来科学技术会进一步提升,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意识到——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做好相应的调整与规划,才能跟上进步的时代。

@ PppA

嗯呐


在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你我该如何与AI洽处?商院青年们分享了他们的看法。日常生活中,AI的确能够在文档整理、文本翻译、课程作业等方面提供极大的帮助,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但同时也存在着技术不够成熟、灵活性和创新性不足、缺乏监管等问题。

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来看,作为发展中的新兴生产力、哲学范畴中的“新事物”,AI技术为人类社会添砖加瓦,也带来了就业、隐私和伦理等挑战。未来,应以AI为高质辅助工具,并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的完善来确保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帮助处理各类事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以其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推动历史的滚滚洪流。


阳明先生曰: “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 如上文所言,循道御器,身为时代青年的你我亦可合理利用AI为日常生活增添亮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复兴伟业锦上添花!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