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一直是丹道学习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有很多道友,学习丹道好多年,也没有弄明白“玄关”到底是指什么,其实何止这些道友们,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求学之时,也是这个样子。
当时,为了搞清楚“玄关”的真实所指,凡是将丹书中有涉及到“玄关”的内容都摘录下来,以便于综合研究。
丹书难读,颇不容易研究明白,另外该时,一些丹道前辈对“玄关”的指说,也歧义纷纷,比如有的认定山根为玄关的,有说下丹田为玄关的,也有说夹脊为玄关的,或有说以圆光为玄关的,等等,让初学丹道的人,无所适从。
自1993年,皈止先师陈毓照先生,指以大江西派“玄关”之秘,抉破身外虚空消息,豁然贯通,方知“玄关”之究竟,惟在大江西派之中,不再为各家“玄关”种种异说所迷惑,诚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先师曾将“玄关”反复撰文论述,无奈众多道友还是不能认识,可见口诀惟有面对面才容易说清楚,而文字说明,终是一纸千山。
古来丹经,将“玄关”指出最为详细明显者,可以说李道纯《中和集》所讲最为透彻。
现将其文摘录如后:
《玄关一窍》:“夫玄关一窍者,至玄至要之机关者。非印堂、非囟门、非肚脐、非膀胱、非两肾、非肾前脐后、非两肾中间。上至顶门,下至脚跟,四大一身,才着一处,便不是也。亦不可离了此身向外寻之,所以圣人只一“中”字示人,只此“中”字便是也。我设一喻,令尔易知。且如傀儡,手足举动,百样趋跄,非傀儡能动,是丝线牵动。虽是线上关捩,却是弄傀儡底人牵动。咦!还识这个弄傀儡底人么?休更疑惑,我直说与汝等:傀儡比此一身,丝线比玄关,弄傀儡底人比主人公。一身手足举动,非手足动,是玄关使动。虽是玄关动,却是主人公使教玄关动。若认得这个动底关捩,又奚患不成仙乎?”
通说我们对上面这段对“玄关”的论述,可以得出:
1.
玄关不是我们身体上任何一个穴位,印堂、山根、丹田等等部位都不是。
2.
玄关也不可以离开身体向外寻找。
3.
“圣人只一'中'字示人”,说明玄关在我们的身体“不内不外”之地,也就是说,玄关在身内与身外的交接点上,所以才称之为“中”。
4.
玄关,是我们身体这个“生命机器”的动力源。
前三个方面,都是说明“玄关”的位置,第四个方面,是说明了“玄关”的作用。
我们人体,犹如是一个木偶(傀儡),木偶是怎么样动起来的呢?是牵引木偶的丝线,让木偶四肢动起来的。这个丝线又是怎么动起来的?是牵引丝线的人(主人公),让丝线动起来的。可见,这个“丝线”是木偶(傀儡)与“主人公”之间连接的纽带。
通过李道纯真人的这个比喻,我们是否对“玄关”有了一个比较明确且具体的认识了?
我们人,是怎样动起来的?
这个问题,朋友们可能会说,我们人不是“木偶”,自己就会动,不需要谁“操作”我们。
是的,我们人是不需要谁来“操作”我们,但是,这个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鱼,在水中,然而鱼并不知道自己在水中。我们人,也一样,人在道中,却不知道“道”的存在。这个问题,《西升经》中有指出,《在道章第三十二》:“老君曰: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干鱼终。”
我们人,看似是自己会动,其实是“道”在让(操作)我们动。
这个“道”,就是我们的“主人公”。我们自己,也就是一具不会自己动的木偶而已。这时,一个问题就清楚了,“道”与“我们自己”之间,需要一条“丝线”,这条“丝线”,就是我们的“玄关”。
明白了“我们自己”与“道”之间,有一条“丝线”,那么,又产生一个问题,当这条“丝线”被剪断了,会发生什么?当然,我们自己就不会动了,也就是死亡了。
是否我们又明白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转死为生,是否就得必须保护好这条“丝线”,让这条“丝线”永远将我们与“道”牵连在一起,是否我们就“长生”了,可以“不死”了?
张紫阳真人之嫡传,石泰真人在《还原篇》后序中指出:只此一窍,则是玄牝之门,正所谓神水华池也。知此,则可以采取,然后交结,其次烹炼,至于沐浴,以及分胎,更须温养丹成。可不辨川源、知斤两、识时日者耶?泰自从得师诀以来,知此身不可死,知此丹必可成。今既大事入手,以此昭诸未来学仙者云。”
石泰真人信心满满的说:“自从得师诀以来,知此身不可死,知此丹必可成”,是否就是明了这个生死“玄关”一大事因缘呢?
古云:“我命在我不在天”。是否也是得到了这个生死“玄关”一大事因缘呢?
否则,谁敢如此信心满满?
最后,再摘录陈撄宁先生三段论述:
1. 陈撄宁《口诀钩玄录(初集)》:
“全部精华,就在“玄关一窍”……学者果能将玄窍之理论,一一贯通,玄窍之工夫,般般实验,何患不能籍天地于壶中,运阴阳于掌上?功成证果,可与三清元始并驾齐肩,岂区区玉液、金液、长生、尸解之说所能尽其量哉?”
2. 陈撄宁《答苏州西津桥任杏荪君》第一问:
玄关一窍,是否在两目中间不内不外之处?答曰:这个是他们的玄关,不是我的玄关。我平日教人的玄关一窍,简直可以和上帝争权,与仙神并驾,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做得好时,真能自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岂是像他们所传的那样浅近。然而我的玄关,却不可以随便乱传于人,须看准是一个载道之器,方许向他点破。不许拿口诀当人情送,不许把传道当生意做。历代以来传授,皆是如此慎重,自然有他的充分理由。我现在虽然用革命的方法来弘扬仙道,但对于这个成例,尚不愿将他打破,故此今日不能在纸上写明,如有机会,面谈可也。
3. 陈撄宁《翼化堂善书局八十周纪念辞》:
“学者须知玄关一窍者,既不是印堂眉间,亦不是心之下肾之上,更不是脐下一寸三分。执著这个肉体,在里面搜求,不过是些脑髓、筋骨、血脉、五脏六腑秽浊渣滓之物,固然不对;撇开这个肉体在外面摸索,又等于捕风捉影,水月镜花,结果竟毫无效验。着相着空,皆非道器,学者当于内外相感天人合发处求之。此是实语,不是喻言。际此岁历更新,我望读本刊者个个成道,特不嫌饶舌,泄漏一点消息。果于此道有缘,必能豁然顿悟,庶不负翼化堂提倡道学之苦心也。”
陈撄宁先生所说“可以和上帝争权”的“玄关”,到底是什么?
据说陈撄宁先生早年在上海曾拜访过汪东亭先生,其于“玄关”奥秘必然有所了解,因此能说出上面三段论述“玄关”之语。但是,从陈撄宁先生的著作看,却并未得到汪东亭先生对“玄关”的抉破。
“玄关”,异说纷纷,谁都能依葫芦画瓢,侃侃而谈一些,但是“玄关”的真实,都说不出究竟。
或有谓:“我知道玄关奥秘,但是本门的大秘密,不磕头拜师,决不透露半分。”
诚然,传统确实,若得“玄关”传授,不经过拜师,是不能得到“真传”的,所谓“三口不说,六耳不传”,这是规矩。
但是,很多不知道“玄关”究竟的人,诡称得到“玄关”传授,又说不出什么来,故多以“师门秘传”来搪塞。因为秘传“不能说”,所以就无法知道该人所说的真假了,可以说“师门秘传”是一款“万能遮盖布”!
以“道”相通,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纲要性探析
首先阐明,人类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为设定一个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于概念之中,错失对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认识与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对待“概念” 应当遵循“立足本原,着重内涵,与时俱进,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原则。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并以道教思想为基——大道相通,就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进行纲要性初步探析,体现出“道”本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内涵特征以及宗教“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生存为本”的革新观,简述如下:
1、科学、民主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谐、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历史今天,人类生存面临重要问题:人本侵犯自然,物欲腐蚀心灵,多元各自政,信仰错乱方向……使得科学脱离人文,民主徒有虚名,和谐无从奠基,自由异化泛滥……人类生存所有问题归结起来表面看已经造成“天怒人怨”,实质则为“心灵劫难”。
2、宗教以探寻宇宙、生命、社会真相为本——唯有发挥宗教心灵导向、化解及抚慰作用——教化心灵,启发智慧,鼓励自由,约束放纵,消除愚昧,拯救狂妄,与政治、法律等社会诸多机能协调统一,促进构建人神共治,才是人类社会最终出路。但是,宗教内涵与形式两方面同时需要传承革新,与时俱进,以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与物质、信仰与修炼、智慧与道德、治国与平天下相统一,而辩证处理宗教“教化”、“教会”及其与社会、国家、民族对应关系,探求并致力于实现人类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于历史上狭义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据信仰、修炼与秩序管理的统一进行设定——立足自然整体观,既是原则,又是方法,还是目标,在精神纯美与世俗需求之间建立平衡,实现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决人性弊端,实现信仰、修炼、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完善管理。
4、无论个体的人,还是社会群体,唯以“天、地、人”三道(规律、原则、方法)制衡才能够实现“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灵(心性)修炼,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传统,“人道”代表当前社会世俗需求。遵从三道统一,使得人类在满足世俗需求和拯救灵魂之间建立平衡能够实现。
5、面对人性“概念固化、执偏概全、欲望过度、元气损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类遵从三道统一即在真理与邪说、正义与邪恶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间,减少灾难,体现出天有好生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