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稻盛和夫关于成功人士与非成功人士之间差距的观点,以及他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文章还提到了如何将这种态度应用于研究、开发和创业中,以及如何通过经历辛酸苦难来坚定哲学思想和志向。最后,文章强调了领导者应有的姿态和提高心性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关键在于遭遇巨大障碍时是否能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
稻盛和夫强调,在面对困难时,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相信自己能够跨越障碍,并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能走向成功。
关键观点2: 在认为不行的时候,正是工作的开始。
稻盛和夫认为,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应该放弃,而应该将其视为工作的开始。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成功。
关键观点3: 将意志贯彻到底,研究开发就一定能成功。
稻盛和夫强调,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必须具备坚定的意志和异乎寻常的精神状态。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研究目标,取得成功。
关键观点4: 经历辛酸苦难可以坚定哲学思想和志向。
文章提到,西乡南洲的一生充满了辛酸苦楚,但他通过经历这些困难,使他的哲学思想和志向变得坚定而不可动摇。我们也应该将这种思想渗入灵魂,使自己变得志向坚定。
关键观点5: 领导者应有姿态和提高心性的重要性。
文章最后强调了领导者应有的姿态和提高心性的重要性。领导者应该学习西乡南洲的思想,以企业为首的各种集团领导者应掌握的要诀,通过提高心性来带领企业走向发展,实现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
正文
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关键在于,当遭遇前所未见、如同绝壁一般的巨大障碍时,在那一瞬间,能不能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敢不敢想“是我的话,一定能攀登”。
——稻盛和夫#盛和塾
首先要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行”,相信光明的未来必定到来
关键在于,当遭遇前所未见、如同绝壁一般的巨大障碍时,在那一瞬间,能不能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敢不敢想“是我的话,一定能攀登”。
“可能跨不过去吧”,这时候,只要有这么一点点踌躇和犹豫,腿脚就会瘫软,导致无法攀登。
即使过后拼命给自己打气:“不,应该能跨过去!”也只能是马后炮了。就这一步之差,命运就迥然不同。
所以,
首先要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行”,相信光明的未来必定到来。同时,迎头碰击困难这一壁障,不气馁,不放弃,正面对抗。
带着这样的强大心灵不断前进时,我们逐渐就能看到以前完全无法看到的前进道路,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种种线索,曾经看起来远在天边的成功,不知不觉间就变得唾手可得。
*摘自
《心》
曹岫云、曹寓刚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我一直对员工们强调,“在认为不行的时候,正是工作的开始”。“不行”通常意味着“结束”,但这不对。在觉得不行时,正是“开始”,我对自己也经常这么说。
举个极端的例子。创业不久,我站在营销第一线开拓客户。
但是,当时京瓷只是京都的一家小微企业,我们把京瓷的产品拿给客户看,如果这是同行企业在做的产品,客户就会说“ 已经有人供应”,或者说“我们有长期的供应商,新公司来推销,我们不会下单”。
其中,最让人窝火的一次是我们去某家大型电器厂家推销时发生的事。
我想与他们负责真空管的工程师见面,但我对他们一无所知,既不懂事前应该预约,也不懂要请人介绍,是突然拜访。结果我们被门卫拒绝入内,吃了个闭门羹。
但他不客气地说:“你不知道本公司的关联企业吧。我们的陶瓷零部件都是从关联企业采购的。毫无名气的企业突然来访,我们不可能购买。”
仅靠努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像巨大的岩石耸立在面前——我有这种感觉。一起同去的年轻的销售员失望地说,“果然不行啊”,一副想放弃的样子。
但我用坚定的口气说:“遭受拒绝时,正是工作的开始。思考如何打开这种困难的局面,工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也激励遭受挫败的自己:“一开始就顺风顺水,不吃任何苦头,哪来这样的好事。工作从被拒绝时开始。”
同时,我决不放弃,坚忍不拔,顽强努力,并且要求员工也要采取这种态度。
这样做的结果是,从这家大型电器厂家开始,京瓷接二连三地开拓新客户、新市场,都获得了成功。
*摘自
《经营十二条》
曹岫云、曹寓刚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底,研究开发就一定能成功,没有理由不成功
当目标进入到实行的阶段时,巨大的困难会接踵而来。正因为如此,哪怕是超乐观派,也必须保持坚定的意志,经得起严酷的考验,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神状态。
如果干的人缺乏这样的人格,结果将是资金打水漂,一事无成。这样的研究项目一开始就不应该做。
也就是说,在设定目标的阶段可以超乐观,但在付诸实行的时候,必须具有异乎寻常的精神状态,连眼神都要变。
一天接一天,研究工作异常苛刻,如果神经不坚强,难免精神崩溃。
我自己就常有神经衰弱、精神崩溃的前兆。为此,必须转换情绪,喝一杯酒舒解紧张的心情。一味研究,不会调节,于健康不利。
因为要在修炼场中经历长时间的考验和煎熬,所以必须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去弹珠机店玩一玩。
这样,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和金钱就能放松情绪。这种极为简单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性格的人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底,研究开发就一定能成功,没有理由不成功。
因为相信能够成功,所以会干到成功为止。对于我这种说法,或许有人会嘲笑。从这个意义上讲,相信能够成功,这一点非常重要。
*摘自
《赌在技术开发上》
曹寓刚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将吃苦这种思想渗入灵魂,使自己变得志向坚定,不可动摇
西乡在《南洲翁遗训》第五则中说道:“几历辛酸志始坚。”也就是说,人必须经历重重考验,尝遍辛酸苦楚,不断克服困难。
如果没经过这个历程,那么这个人的哲学思想以及志向绝不可能坚定而不可动摇。
过着平凡庸碌的日子,把先人的教诲只当作知识记忆。如果这样,哲学思想和志向就无丝毫用武之地。
只有历经辛酸痛苦,哲学思想、志向才能成为武器,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西乡南洲本身曾被流放至奄美大岛和冲永良部岛,一生尝遍了辛酸苦楚。
他曾与月照和尚约定在鹿儿岛锦江湾跳海自杀,却只有他被救了起来。好朋友死去,自己却苟且偷生,这对身为武士的西乡而言,可谓不堪忍受的耻辱。
释迦牟尼佛祖曾用“忍辱”一词开示世人,“受到难以忍受的侮辱,也要忍耐”。
通过用心修炼“忍辱”,人就能达到开悟的境界。西乡南洲一生尝遍辛酸苦楚,其维新之志方变得坚定而不可动摇。
我们今天再也无法像西乡那样吃苦,但可以将从他那学到的知识、思想深深地烙在心底。
我们可以反复告诉自己的灵魂“我要选择这种活法”,将自己的思想渗透到灵魂当中。
正因为在当今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很难再经历辛酸痛苦,所以更有必要反复将这种思想渗入灵魂,使自己变得志向坚定,不可动摇。
西乡南洲的思想造就了今天的京瓷和我个人,对此我有深刻的体会。
同时我强烈地感到,他的思想跨越国界,正是以企业为首的各种集团领导者应掌握的要诀,也就是说,它是“领导者应有姿态”的极致体现。
我们很难做到西乡南洲的程度,尽管做不到,但仍然要以他为榜样,日日精进,提高心性。只要不懈努力,就必然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人生。
只要诸位经营者致力于提高心性,就必定能带领企业走向发展,实现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
人生可贵,只有一回。使自己的一生过得美好、精彩,是我们活在世上的义务。
同时,身为经营者还有一个义务,那就是发展事业,实现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
希望诸位珍惜唯一的人生,活得充实美好,收获丰硕的果实,同时也祝愿诸位成就了不起的企业。
*摘自
《企业家精神》
叶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转载须知】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