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时报  ·  39名中国人获救 ·  6 小时前  
新华社  ·  这笔费用,上调 ·  昨天  
广东民生频道  ·  视频曝光!高速几十辆车连环撞,最新情况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经济新闻

10年后,中国人口就不再增长了?

每日经济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01-05 19:47

正文



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到来?


日前,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一则学术报告,引发舆论热议。该报告设想了两种情况:


如果在未来几十年,中国总和生育率有所回升,中国人口将在 2029年 达到峰值14.42亿,并在2065年回落至1996年的人口规模。


而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 提前到2027年 出现,2065年人口减少到11.72亿,相当于1990年的规模。


1月4日,“2018年中国人口负增长”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图片来源:截自新浪微博)


从2009年到2019年,十年时间在很多人看来就像“弹指一挥”,而如今距离2029年也只是另一个“弹指一挥”,可以说近在眼前。 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是否真的在所难免,又有什么长远影响?应对人口趋势,二孩政策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科院预测:人口负增长时代加速到来


上述报告全称为《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月3日在北京共同发布。其中指出, 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最大的人口事件莫过于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


图片来源:截自中国社会科学网相关报道


报告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2065年减少到12.48亿,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左右出现,2065年人口将减少到11.72亿,相当于1990年的规模。


所谓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国际上通常认为, 2.1 的总和生育率是实现和维持代际更替的基本条件;同时,将总和生育率 低于1.3 称为“低生育率陷阱”或者“极低生育率”,认为这样的人口在人口更替、再生产和人口未来发展上不利。


数据显示,1949-1969年,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6左右。1980年,总和生育率为2.31,1996年降到1.8以下。


资料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7。不过,去年6月发布的《2017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并未公布2017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数据。


学界估算,目前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6。


值得注意的是,社科院报告中还用了“ 势不可挡 ”这个词来评价中国的人口负增长的趋势,指出:


长期持续的人口负增长究竟会造成怎样的社会经济后果?从理论逻辑上看,长期的人口衰退,尤其是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老龄化,势必会带来非常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


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已经势不可挡,从现在开始亟须开展研究和进行政策储备。


多地调研显示:2018年出生人口或降幅明显


如何面对人口负增长的大趋势?很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二孩政策”。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社科院报告称,中国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推算分析表明,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 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 ;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全部出生婴儿中,二孩的比例明显提高,并且超过了50%。


资料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率的积极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但报告同时指出,生育率提高的幅度不尽如人意;不少民众亦体会到,放开二孩后,想象中的生娃热潮似乎并没有那么热。


近期,宁波、青岛、聊城等地公布了2018年出生人口的预期数字,这些城市均预期将出现人口出生数字大幅下降的情况,尤其是二孩数量下降明显。


宁波 市卫生计生委近期发布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预报数字显示,2018年宁波市户籍人口出生数为4.4万人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 预计减少0.9万人左右,降幅为16.98%。


青岛 公布数字显示, 预计2018年青岛户籍人口出生9万人左右,比上一年户籍人口出生的11.57万下降22.2% 。2018年1-11月份,青岛全市户籍出生81112人,同比减少21737人,降幅达21.1%。其中一孩出生减少8.8%;二孩出生减少29.0%。


另外,山东 聊城 卫计委数字显示,从2018年1-11月份,聊城市上报出生的人口数量为64753人,其中二孩出生40782人,占出生总量的62.98%,降幅为35.83%。


并不是所有的城市人口出生都在下降。2016年至2018年, 西安 市人口出生率分别达到11.54‰、12.62‰和近13‰,三年新出生人口分别为10.12万人、12.03万人和约13万人。


资料图(图片来源:摄图网)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单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匡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预计, 2018年出生人口规模在1500和1600万之间,比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的数量,减少100万以上。


黄匡时指出,根据人口监测数据来看,2018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依然是最多的,大约在50%,依然比一孩出生占比高。2018年出生人口规模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过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规模下降以及“90后”女性婚育推迟。


部分经济学家给出了更低的预测。 比如国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去年12月26日在研报中称,“2018年部分省市出生人口数量下降20%,若此结果适用全国,我国新生儿人口或不到1400万。”


1月1日,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在其发布的《中国生育报告2019》中预测,2018年出生人口或降至约1500万以下,即减少13%以上。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任泽平还 特别提到了“剩男”问题 ,其报告称,“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同时,由于90后、00后男女性别失衡,‘剩男’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已超2000万,其中超过一半在农村,9成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到2040年‘剩男’规模或达约4000万”。


亟待新的应对策略


随着中国人口出生数量快速下降,超低生育率水平可能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挑战,需要有应对策略。


社科院报告指出,要正确认识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从物质基础、人力资本、技术、制度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积极应对新的人口挑战,充分挖掘人口发展潜力,及时防范人口风险。


其中,未来中国人口抚养比会快速上升,需要有应对措施。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来测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