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是国家级专业中国近代历史研究机构,成立于1950年5月1日,其前身为1938年成立的延安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1993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本所设有:政治史研究室;经济史研究室;思想史研究室;社会史研究室;马克思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革命史研究室;民国史研究室;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台湾史研究室;《近代史资料》编译室;所刊编辑部;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图书馆;中国近代史档案馆。
近代史研究所流动分站按计划招收2019年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拟招收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3-5人,“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1人;优秀外籍或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留学归国博士名额不限。有意向者请于2019年2月28日前按附件要求将材料发至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纸版材料请寄至: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一号近代史研究所人事处(邮编:100006)。
联系人:席卫蓉 赵远
联系电话:010-65270167/65257246
附件:
1. 2019年度可招收国家资助博士后的合作导师
2. 博士后进站申请程序
3. 2018泰晤士世界大学top100
4. 2019年度申请进站人员情况表
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2018年10月11日
附件一:
2019
年度可招收国家资助博士后的合作导师
附件二:博士后进站申请程序
一、招收形式
1.流动站自主招收的国家资助博士后
2.国际交流计划招收的博士后
二、
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资格
1.申请进站条件
(1)
获得国内或国外博士学位。
(2)
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3)
年龄在
35
周岁(不含)以下。
(4)
在职人员必须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5)
本院工作人员不得申请进本院流动分站从事研究工作。
(6)
申请人不能申请到授予其博士学位单位的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7)“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等优秀人才申请来我院做博士后,在符合课题要求及我院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不得申请到授予其博士学位单位的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的限制可适当放宽。
2.相关说明
(1)
对国内委托代培、定向培养和在职博士研究生及现役军人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申请进站的,应征得原工作单位或定向培养单位同意,并在
“博士后申请表”中相应栏目内注明其出站后是否可以自主择业的意见。
(2)
对未写明出站后是否可以自主择业的,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博管会)在办理进站手续时,不办理户口落户手续,出站后也不能分配到其他单位工作。
(3)
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各类留学人员(含国家公派、单位公派、自费等)及外籍留学生申请进站的,有两点需要特别说明:
①以培训身份出国学习的人员不属于留学人员,此类人员在国外学习期间转读学位,若未经派出单位同意,可不予承认其留学人员身份;
②留学人员回国后,若已由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服务中心或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留学生处重新安排工作单位或已回单位报到的,不可再以留学人员身份申请做博士后。
③国际交流计划招收博士后是指择优资助世界排名前
100
名高校毕业的留学博士和外籍博士到我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提交材料
1.申请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专家推荐信”(需两位正高职称专家推荐,其中一位为申请人的博士生导师。外文推荐信需附中文翻译并签名)
注:表格需在全国博管会网站(
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
)
-“进、出站申请”内下载。上报时需提交一份原件,三份复印件。
(2)辞职人员须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辞职的证明或原单位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的《辞职证明书》(一份原件,三份复印件。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的京外事业单位,可由当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
(3)“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军官证或转业、复员证、国外居留证(复印件四份)。
(4)“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共四份。(如暂未取得,需提供“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及“博士学位获得证明”,学位办需在证明上盖章。决议书和学位办证明缺一不可,一份原件,三份复印件;国外取得的博士学位复印件证书,需附中文翻译。若暂未取得,需提供由学校出具的“博士学位获得证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推荐意见”。)。
(5)学籍、学历、学位的网上认证证明。(学籍、学历查询可登录学信网
http://www.chsi.com.cn/
;学位查询可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国外学位认证,由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具。)
(6)“政审材料”(一份原件,三份复印件,由本人档案存放单位提供,加盖党委章的同时还应有负责人签字)。
注:以上材料不可跨年度使用。
(7)博士论文及代表作复印件(一份,提交纸版、电子版材料)
(8)2018年度申请进站人员情况表(电子版材料)
2.
留学博士申请进站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需增加如下材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一式四份(一份原件,三份复印件。模板可在全国博管会网站上下载)。
(2)如出国前已注销户口需提供户口注销证明复印件四份。
(3)在国外获长期居留证的博士,需提交该证件的复印件四份;
(4)由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具的本人学历证明复印件四份。
3.网上申报
面试通过后,申请人通过全国博管办网上办公系统填写电子材料,提交给本所。
网址:
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
2019年度申请进站人员情况表
所人事处制表
姓
名
|
性别
|
政治
面目
|
出生
年月
|
本科、硕士、博士
毕业院校(毕业时间)
|
原
单
位
|
进站后拟
合作导师
|
进站后
研
究
课
题
|
各阶段毕业论文及
代表作发表情况
|
外语
级别
|
联系方式
|
招收
形式
|
|
|
|
|
本科
:
19**.9-19**.7
***大学
**
系
硕士
:
19**.9-
19**.7
**大学
**
系
博士
:
19**.9-
19**.6
**大学
**
系
博导:
|
|
|
|
学士论文:
《》
硕士论文:
《》
博士论文:
《》
代表作:
1.
2.
3.
4.
5.
6.
7.
……
请标明出处、期刊号、合著者请注明第几作者
|
|
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
|
※ 1.流动站自主招收形式包括:国家资助招收、流动站“项目经费”招收。外籍(境外)和留学博士(回国)从事博士后工作人员为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项目。
※ 2.国家自主招收经费由国家统一拨付,在站期间的日常经费为10万/2年;流动站 “项目经费”招收博士后,是指以研究所重点课题或合作导师项目为在站研究内容,在站期间的日常经费(1.5万/2年,食宿自理)由课题组或合作导师项目提供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项目经费由国家统一拨付,在站期间经费为40万/2年,其费用包括工资、基本保险、住房费用和往返差旅费等。
附件三:
2018
泰晤士世界大学
top100
2018泰晤士世界大学top100
|
2018排名
|
2017排名
|
大学
|
大学
|
国家/地区
|
1
|
1
|
牛津大学
|
University of Oxford
|
英国
|
2
|
4
|
剑桥大学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英国
|
3
|
2
|
加州理工学院
|
Caltech
|
美国
|
3
|
3
|
斯坦福大学
|
Stanford University
|
美国
|
5
|
5
|
麻省理工学院
|
MIT
|
美国
|
6
|
6
|
哈佛大学
|
Harvard University
|
美国
|
7
|
7
|
普林斯顿大学
|
Princeton University
|
美国
|
8
|
8
|
帝国理工学院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
英国
|
9
|
10
|
芝加哥大学
|
University of Chicago
|
美国
|
10
|
9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ETH Zurich
|
瑞士
|
10
|
13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UPenn
|
美国
|
12
|
12
|
耶鲁大学
|
Yale University
|
美国
|
13
|
17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JHU
|
美国
|
14
|
16
|
哥伦比亚大学
|
Columbia University
|
美国
|
15
|
14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UC, Los Angeles
|
美国
|
16
|
15
|
伦敦大学学院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英国
|
17
|
18
|
杜克大学
|
Duke University
|
美国
|
18
|
10
|
加大伯克利
|
UC, Berkeley
|
美国
|
19
|
19
|
康奈尔大学
|
Cornell University
|
美国
|
20
|
20
|
西北大学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美国
|
21
|
21
|
密歇根大学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美国
|
22
|
24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新加坡
|
22
|
22
|
多伦多大学
|
University of Toronto
|
加拿大
|
24
|
23
|
卡耐基梅隆大学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美国
|
25
|
25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LSE
|
英国
|
25
|
25
|
华盛顿大学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美国
|
27
|
27
|
爱丁堡大学
|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英国
|
27
|
32
|
纽约大学
|
New York University
|
美国
|
27
|
29
|
北京大学
|
Peking University
|
中国
|
30
|
35
|
清华大学
|
Tsinghua University
|
中国
|
31
|
41
|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
分校
|
UC, San Diego
|
美国
|
32
|
33
|
墨尔本大学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澳大利亚
|
33
|
33
|
佐治亚理工
|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美国
|
34
|
36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加拿大
|
34
|
30
|
慕尼黑大学
|
LMU Munich
|
德国
|
36
|
36
|
伦敦国王学院
|
King’s College London
|
英国
|
37
|
36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
分校
|
UIUC
|
美国
|
38
|
30
|
洛桑联邦理工大学
|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
瑞士
|
38
|
28
|
|
Karolinska Institute
|
瑞典
|
40
|
43
|
香港大学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中国香港
|
41
|
46
|
慕尼黑理工大学
|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
德国
|
42
|
42
|
麦吉尔大学
|
McGill University
|
加拿大
|
43
|
45
|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
U.of Wisconsin-Madison
|
美国
|
44
|
49
|
香港科技大学
|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
中国香港
|
45
|
43
|
海德堡大学
|
Heidelberg University
|
德国
|
46
|
39
|
东京大学
|
University of Tokyo
|
日本
|
47
|
40
|
鲁汶大学
|
KU Leuven
|
比利时
|
48
|
47
|
澳洲国立大学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澳大利亚
|
49
|
50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
|
UT- Austin
|
美国
|
50
|
51
|
布朗大学
|
Brown University
|
美国
|
50
|
57
|
圣路易华盛顿大学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
美国
|
52
|
54
|
南洋理工大学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
新加坡
|
53
|
48
|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
UC, Santa Barbara
|
美国
|
54
|
51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UC, Davis
|
美国
|
54
|
55
|
曼彻斯特大学
|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英国
|
56
|
53
|
明尼苏达大学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美国
|
56
|
56
|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
|
unc
|
美国
|
58
|
76
|
香港中文大学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中国香港
|
59
|
63
|
阿姆斯特丹大学
|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
荷兰
|
60
|
70
|
普渡大学
|
Purdue University
|
美国
|
61
|
60
|
悉尼大学
|
University of Sydney
|
澳大利亚
|
62
|
57
|
柏林洪堡大学
|
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
|
德国
|
63
|
59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荷兰
|
64
|
65
|
瓦赫宁根大学
|
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
|
荷兰
|
65
|
60
|
昆士兰大学
|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澳大利亚
|
66
|
60
|
南加州大学
|
U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