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冲的影像声色
一个文艺而理性的原创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能源早新闻丨国家矿山安监局:下降25.6%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 ·  3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4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4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俄罗斯这一限制将重创美欧? ·  4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俄罗斯这一限制将重创美欧? ·  4 天前  
一口老井  ·  宋佳和张桂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周冲的影像声色

爱孩子,怕他没规矩;管孩子,怕他缺爱。父母应该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周冲的影像声色  · 公众号  ·  · 2017-07-18 21:00

正文

听首歌儿吧


爱孩子,怕他没规矩;


管孩子,怕他感觉到父母不爱他。


怎么办?


一爱就乱,一管就死!


其实,我们可以将爱和规矩,一起教给孩子。


在教之前,请大家先记住一句话:


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才能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


用惩罚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不是规则。



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


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


那么,大家都认可的选择,就一定是最科学的吗?


当然不是。


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无奈的选择。


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


现在,我要告诉您一些可以代替惩罚的好方法,供您参考。



一、对于惩罚的认识:


1、 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


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 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5、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


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二、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及案例参考:


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


反例(家长):“你再乱拿,看你爸爸来了,怎么收拾你!”


正例(家长):“宝贝,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


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


反例(家长):“你太鲁莽了,晚上不许看电视!”


正例(家长):“我不喜欢你这样!小孩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


3、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的行为


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玩具弄丢了


反例:“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丢了,以后不许你带玩具出去了!”


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


4、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


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


反例(家长):“你再乱跑,我就不带你回家了!”


正例(家长):“齐齐,别跑!给你个选择,你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在购物车里,你来决定。”


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愿意洗澡


反例(家长):“赶紧洗澡,你再不过来,我就关电视了!”


正例(家长):“你是愿意现在洗澡、一会儿讲两个故事听,还是现在看电视,洗澡后没时间讲故事。你来选吧!”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


案例: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


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


正例(家长):“看沙发都花了,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桌上!”


6、 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


适合: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表明正确的原则


案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


反例(家长):“你再不专心吃饭,就干脆别吃饭了!”


正例(家长):“宝贝,专心吃饭!”,数次劝说未果,可以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该专心,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


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适合: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


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


反例(家长):“别在上面玩,都是油!听见没!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


正例(家长):“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把小汽车都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



三、针对特别顽固且不易改正的习惯,可以采取相对复杂的措施:


结合案例分析理解: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愿意睡觉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睡觉前都喜欢做什么?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如: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需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


第三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一边讨论,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


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


(家长)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准备睡觉……


第四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诸行动。(家长也应给予适当的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


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


第五步: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


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



四、要点提示:


1、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心谁输谁赢。


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


2、在气头上时,暂时不要开始“解决问题”,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


再科学的语言技巧如果是叉腰瞪眼下说的都是不会有效果的;


3、 挑选建议时,不要评价“主意不好”、“那不行”,而是记录每个想法,让想法得到尊重;


4、 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贯彻不下去,可以选择回到老路,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


5、 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


亲爱的宝贝,我想听一听关于….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觉得…..,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都能接受。


爱你的爸爸


个人心得:


惩罚原本是以让孩子改正问题为目的,却常常最终成为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借口,我们痛快了,可是孩子却受伤了。


多一些对孩子的尊重、会多一份孩子对您的尊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周冲的影像声色

  150万追梦人的深夜读书会

新知   见解   自省   疗愈   行动   成长

周冲

80后的老女孩。

自由写作者。

2015年离开体制,放弃公职,开始以笔谋生。

著有《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等书。



另外,

如果你想看不鸡汤、不千篇一律的好文章

我推荐一个非常好的原创公号



周冲说


各位小伙伴,我的新书《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已经上市了。

这是我离开体制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

写了整整3年

从近千篇文章中,挑选出精华中的精华,收录出册,辗转出版。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凭借努力,活在理想中央。



大家可以长按上方二维码,也可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书。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认可和陪伴。



点击阅读原文,多多支持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