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设计联
只做对设计师有用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优秀网页设计  ·  哪吒2导演饺子手绘80张破亿海报!网友:后面 ... ·  3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AI赋能动画设计,效率提升300%! ·  3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Matlab、Visio中的位置与尺寸—论文 ... ·  昨天  
阿昆的科研日常  ·  Matlab、Visio中的位置与尺寸—论文 ... ·  昨天  
庞门正道  ·  机械昆虫~变身!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设计联

还在仰望西方设计?非洲设计正在悄悄改变世界

设计联  · 公众号  · 设计  · 2018-04-18 18:00

正文

越回归本土,反而越靠近世界

来自非洲的设计师们

似乎都谙于此道


不可否认, 《黑豹》 这部漫威史上第一部以黑人为背景的超级英雄电影,一经推出就取得了极大成功。全球票房已超过13亿美元,获得了各界极高的评价,也让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非洲这片依然神秘的土地上。


《黑豹》设定在非洲虚构国家 Wakanda ,展示了非洲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的创意场景上


过去十年间,非洲一直在稳步培养创造性人才,尽管在流行文化层面,《黑豹》仅仅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完全虚构的超级英雄故事,但背后实则透露出“ 非洲的潜力不容小觑” 的信息。


由肯尼亚摄影师奥斯本·马查里亚(Osborne Macharia)创作的摄影作品,将部落图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配合黑豹的电影版本同步发行


设计,将是改变非洲的最有力工具。 目前非洲链接互联网的地区仅占大陆总面积的24%。如果网络在这里普及,各方面的潜力将不可预计。


肯尼亚设计师赛勒斯·卡比鲁( Cyrus Kabiru )设计的眼镜,用街道上能找到的材料制作而成


同样,来自非洲建筑师的设计,也正在悄悄地改变世界。




弗朗西斯·凯雷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布基纳法索 建筑师

项目:甘多小学 2004


弗朗西斯·凯雷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是来自中西非腹地国家布基纳法索的建筑师。去年在国内建筑圈小小火了一把,是因为他在2017年成为设计蛇形画廊的首位非洲建筑师。


弗朗西斯·凯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弗朗西斯的蛇形画廊设计灵感来自非洲的树。简单的一个开放式庇荫所,却能创造出自由和社区的感觉。建成后,这个带有非洲灵感的蛇形画廊,一时成为网络上热门的打卡之地。



伦敦蛇形画廊都会邀请一位知名建筑师在海德公园进行“夏亭”的创作,图为由弗朗西斯设计的2017年蛇形画廊


事实上,2017年蛇形画廊在网络上的名声大噪,并不是弗朗西斯第一次经历了, 早在2004年,便凭借在家乡甘多(Gando)设计的小学项目,获得了阿卡汗建筑奖。


弗朗西斯喜爱与“土”为伍,回归生活本质。他的事务所在德国,实践地在非洲


布基纳法索地处沙漠边缘,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1965年,弗朗西斯出生在一个没有干净水源、没有通电,名叫甘多(Gando)的小镇,幸运的是,弗朗西斯是村庄首领的儿子,令他成为村子中极少数可以去城里上学的孩子。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能进入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建筑。即将毕业的那个学年,他决心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的孩子们设计一所小学,也就是他获得 2004年阿卡汗奖的作品——甘多小学。



弗朗西斯在建造中大量使用 压制黏土砖 。区别于烧结砖,压制黏土砖更加环保,取材于来自当地的黏土,仅需人力用机器压制后风干,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果。




由黏土砖筑起的三角形柱子,易于散热的一片式波浪形金属飞屋顶, 甘多小学是弗朗西斯之后一系列 “乡村高科技” 风格的最初试验品,也成为 他本土化设计的标志性设计语言。



满怀着对家乡的爱意、对孩子们的期望,弗朗西斯具有非洲特色的建造技术,和具有可持续性的设计思想,打动了阿卡汗奖的评委,获奖后他也由此成为了阿卡汗奖的大使,进一步推动了 “如何建造一所好房子” 这个值得建筑师深思的命题,在非洲大陆上的广泛实践。


相比于对建筑完成度和质量的苛求,当地民众参与建造的能力则是他更加关注的。




现今,弗朗西斯在柏林的事务所一边在欧洲做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赚取着商业设计的收益,另一边则以极低的价格或是无偿在印度、马里、也门继续建造学校、 卫生站和图书馆。



卑微的出身的落后的学习条件,并没有桎梏住弗朗西斯前进的脚步,在学成之后,用实际行动报答自己的家乡, 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大的利用,为非洲地区带来更多积极的改变 ,也是他能在国际设计领域获得如此多认同和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孔勒·阿德耶米

Kunlé Adeyemi

尼日利亚建筑师

项目:漂浮学校 2013


孔勒·阿德耶米 (Kunlé Adeyemi)是来自非洲尼日利亚的建筑师, 在他的设计生涯中,迄今为止最具有影响力的要数获得威尼斯双年展认可的水上 “漂浮学校”


他出生在自尼日利亚一个建筑世家,曾在全世界最知名的OMA事务所工作九年,参与设计了深圳交易所等多个重要建筑。2010年回到家乡创立了NLE建筑工作室,NLE当地语中就是“at home”的意思,他立志要用建筑改变家乡。



孔勒·阿德耶米(Kunlé Adeyemi)


“漂浮学校”的所在地是尼日利亚的 拉各斯Makoko地区 ,这个 植根海上的贫民窟 没有土地、公路,也没有现代化的建筑,却拥有20多万人口。这里的生活条件恶劣,并且随着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的不断发展,水上搭建的社区空间逐渐被吞噬。整个地区仅有一所学校,于是建立一可移动的学校,成为了设计的重中之重。




孔勒运用 漂浮设计 概念,回收了256多个塑料桶,将这些塑料桶固定,形成一个漂浮平台。然后利用当地的木材,搭建成一个金字塔形框架,大约可以容纳100名学生同时上课。


建筑分三层,底层面积比较大,被用做操场,两边可以停靠船只;中间就是学校的教室,由两个木制楼梯,连接着上下层;在最上层,有蓝色金属面板遮风挡雨,它同时也是太阳能面板。




这座 “漂浮学校”建成后,便成了社区的交汇点和重要地标,给予当地居民强烈的归属感,也为整个地区带来了希望。



这个具有开创性的设计,先后获得了2013年AR+D新锐建筑奖、2014年伦敦设计博物馆年度设计提名,在2016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漂浮学校”斩获银狮奖,同时也入围了2016年的阿卡汗建筑奖。


外媒评价这个作品是这样说的: “在快要被人们遗忘的全球首个海上贫民窟,一座漂浮的学校将改变这里的一切,并将继续影响20万人的生活。”



在“漂浮学校”获得当地政府认可后,孔勒未来将和联合国开发署合作,把这种漂浮住房不断复制,陆续取代Makoko贫民窟的棚屋,最终建立一个新的家园。


在威尼斯双年展期间,位于原址的“漂浮学校”被报道为豆腐渣工程。建筑质量的争议性暂且放置一边,像Makoko地区这样的“海上贫民窟”之后的命运将如何发展,才应当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也希望像孔勒这种甘愿放弃优越环境和丰厚待遇,毅然回乡建设祖国的建筑师能越来越多。




其实,就像知乎上常见的这类“是否一定要前往北上广深发展”、“是否一定要向西方国家学习设计”问题并没有正确答案一样, 专注于本土文化,因地制宜发展出一套带有当地特色的设计语言,也不失为一条实现职业理想的光明大道。 在这一点上,非洲大陆的设计师们,好像比国内的一些同行们看得要清楚得多。



本期作者

@大爷就是檬


曾经的建筑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