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
在当年的中城网房地产论坛上,孙宏斌发言:“顺驰的中长期战略是做全国第一”,说着,他看了看坐在一旁的王石,“会超过在座的每一位,包括王总。”
做了多年大哥的王石多少有些错愕,从来没有人这样明目张胆,说话毫无顾忌。他顿了一下,回应道:“你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超过万科,是不是要注意控制风险。”孙宏斌坏笑着说:“王总,我们可能超不过,但是你总得让我们有个理想吧。”
此前的一年,万科销售收入44亿元,顺驰只有14亿。
这一年,孙宏斌40岁。
2024年12月
在理想汽车AI TALK对话中,李想说:
汽车之家虽然做得很好,但某种程度,你可能为了一棵树,错过了一个森林——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所以这次我要选择一个森林,我要做那个森林里最大的。无论多么难,无论需要我经历什么样的困难,我绝对不止做一棵树了。
此前不久,理想汽车刚把愿景从全球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改成了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
这一年,李想43岁。
春风得意马蹄疾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24年的李想和03年的孙宏斌,正值40多岁的当打之年,太多的相似之处。
彼时顺驰销售额全国排名前十都没进去,孙宏斌就已经喊出了要做第一,并且是当着班上第一名说出这话;
此时理想汽车营收规模不及特斯拉20%,李想已立志要做森林里最大的,虽不及孙宏斌张狂,却也就差告诉大家,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要超过在座的所有各位。
耿直的人,从来不会虚伪,不会掩饰内心对胜利的渴望和当第一的野心,他们口中说的,就是他们内心真正所想的。
除了毫不掩饰内心的野心,他们也都真的在身体力行的去为目标而拼搏。孙的下属曾经说过,孙宏斌没有什么爱好,最大的爱好,就是每天去拜访客户,谈生意;而而本次理想AI TALK,李想亲口说自己没有什么欲望,最大的欲望就是成长;平时也不应酬,一门心思扎在公司业务。
杠杆加满VS谨小慎微
当然了,他们虽然都兢兢业业,目标远大,极具野心,但在实现野心的路径上,差异却很大。
由于起步晚,孙宏斌选择了杠杆拉满,激进的弯道超车,18年时间从房地产销售榜单排不上号,直接进入前三,
销售额从14亿暴涨至6000亿,
仅落后碧桂园和万科,如果房地产晚几年暴雷,真有可能登顶第一,可惜后面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
反观李想,在这方面,完全迥异与孙宏斌,稳扎稳打,在全行业绝大部分都在巨亏之际,早早盈利,账上躺着千亿现金,依然惜金如命,谨小慎微。
所以虽然本次AI TALK,让很多理想铁粉瞬间高潮,很多已经喊出理想同学大模型明年稳居前三,但其实很明显,李想应该是很清醒的。
虽然ALL IN AI的决心很大,但实施过程,依然稳扎稳打,并不会像OPEN AI,豆包那样几百亿往上砸。
李想一定很明白,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是梦想和目标,但好好卖车,尤其是把明年的纯电卖好才是最关键的。
只有多卖车,营收才会不断增长,相应的研发投入才会不断增长,人才和数据才会不断增长,一环扣一环,归根结底卖车多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AI TALK
所以理想这次AI TALK,更像是一场动员会,宣讲会;对内确立目标和愿景,让更多的内部员工充满信息,鼓足干劲朝着目标冲;对外分享AI进展和规划,
吸引目光,
吸引人才,也为理想同学上线发布吸引流量。
我认为本次AI TALK的目的仅此而已,更不像是粉丝所期待的市值管理,给投资者打鸡血(虽然从短期股价看,投资者确实吃这套),毕竟中概目前的行情,以及电动车这内卷程度,没有真正超预期的东西展现出来,股价稳定在高位是不现实的,无谓的炒作,只能让更多的人追涨被套。从理想公司的角度看,资金不缺,现金流良好,也没有这方面需求。
总之这次发布会,肯定算不上坏事,但有多少实质性东西,其实也没多少,至少没有铁杆粉丝或者微博KOC吹的那么玄乎。
说句扎心的,虽然很多人说小爱同学智障,还不如理想同学,但毕竟人家月活1.35亿,理想同学满打满算一百万车主,三百万用户覆盖(李想的意思,先服务好100万车主,覆盖300万家庭用户),而且小爱同学即使智障,等大模型上了,效果提升也是分分钟的。
这还只是小爱同学,后面还有豆包,元宝,通义等一大票不差钱的主。
对于理想同学大模型,值得期待,但别太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