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准医药GETG
为中国患者提供全新的、高端的、精准的基因治疗药物及其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又涨了!金饰价格每克突破870元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过年农村最痛心的一幕:农村孩子正在加速下坠……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新的一年丨走花路:行大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准医药GETG

2020基因治疗行业深度报告:千亿市场大有可为

精准医药GETG  · 公众号  ·  · 2020-11-06 15:26

正文

一、守得云开见月明-基因治疗渐进式前行

以1972年Friedmann和Roblin正式提出“gene therapy”这一概念为起点,基因治疗领域已经发展了近50个年头。尽管期间历经起伏,近年来基因治疗药物的不 断涌现证实基因治疗正在不断走向成熟。

基因治疗与单抗药物都属于典型的技术驱动行业,随着递送系统在基因疗法中应 用的逐渐成熟,基因治疗药物转化的壁垒被逐步攻破。2013-2017年,全球基因 治疗专利数量首次超越论文数量,意味着基因治疗迈入技术成果转化的发展阶段。

二、傲视传统药物,基因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2.1 基因水平调控,靶向不可靶点

不同于传统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在蛋白质水平进行调控,基因治疗可在基因水 平发挥作用,因此对于致病基因清晰而蛋白质水平难以成药的靶点具有独特优势, 如RAS、AKT、MYC等。

2.2 相比传统药物,拥有独特研发优势

无论是在体外还是体内进行基因改造,基因治疗的三大共性步骤包括:核酸序列 的设计与合成、将目标序列递送至细胞中(体内或体外)和工业化生产。

事实上,核酸序列的设计与合成相较小分子靶向药和单抗药物难度更小,非病毒载体工艺的工业化级别放大也相对容易(病毒载体的大规模生产具有一定难度但并非不能实现且未来可以通过优化载体来规避),因此在开发出一个安全、高效的递送系统之后,基因治疗产品的开发难度反而更低、研发成功率更高。

随着不断开发和优化,载体系统已获得重大突破。目前常用的基因递送系统主要 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主要包括AAV、慢病毒、腺病毒等;非病毒载体主要包括脂质纳米颗粒(LNP)、GalNac、外泌体、基因枪等。总体而言, 尽管病毒载体相较于非病毒载体可递送基因容量相对较小,但是病毒载体普遍有更高的递送效率,因此病毒载体的应用更广泛,而其中又以 AAV 使用最多。

三、千亿市场大有可为,将把医疗换天地

3.1 基因疗法在肿瘤和罕见病领域日趋成熟

由于基因治疗可以在DNA或mRNA水平上对致病基因进行修正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相较于传统药物,对于一些成药性较差的靶点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基因治疗对于特定基因引起的疾病有极大的应用潜能,其中肿瘤和罕见病是基因治疗最主要的 应用领域。

截止到2020年9月,FDA共批准了15款基因治疗产品。从适应症上看,除CAR-T 产品主要适用于癌症治疗领域外,其他基因治疗产品主要针对遗传性罕见病,截止 2018 年底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显肿瘤和单基因疾病是目前基因治疗临床研究最集中的适应症领域,相关领域临床占比之和达到了全部临床试验80%。其中许多款药物更是实现了该适应症可用药零的突破,满足了罕见病患者迫切的用药需求。

此外,国内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目前有约20个国内基因疗 法进入临床,适应症主要为包括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罕见病和黑色素瘤等肿瘤 疾病。 尽管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基因治疗数量较国际还有较大差距,可以预见的 是,不远的未来基因疗法将加速降落国内市场,为国内肿瘤患者和罕见病患者带 来裨益。

3.2 基于血液瘤和罕见病的市场估值

考虑到目前已获批和处于临床III期的基因疗法也主要集中在血液瘤和罕见病,因 此以部分血液瘤和罕见病市场为主,假定未来5-10年内这些产品均能在国内获批, 且获批后能在2-3年内销售达峰,对基因治疗未来5-10年内市场做一个估计。

1)血液瘤市场

国2018年新增癌症人数为380万人(血液瘤约占 9.9%),假定血液瘤中B细胞异常增值约占30%。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适合二线以下疗法的患者约 20%, 折算不适合Car-T 治疗及生产损耗后的预估治疗渗透率15%; 骨髓瘤目前还无法治愈,常用的来那度胺等药物只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国外临床试验显示CAR-T疗法对骨髓瘤疗效显著,假定适合Car-T患者约占30%,渗透率为20%;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线用药是利妥昔单抗+化疗,疗效较好,出现复发或转的比例在40%左右,并预估CAR-T治疗渗透率为20%。 假定CAR-T在国内定价为30万元,则CAR-T在血液瘤领域市场可以达到36.9亿元。

(2)罕见病市场

根据 2019 年版《罕见病诊疗指南》获取我国各罕见病适应症人数。参考国外已 获批基因治疗药物价格,假定罕见病领域基因治疗价格约为140万每人每年。根 据Biogen公司数据,截至目前,国内已有80多位SMA患者参与SMA患者援助项 目、以第一年140万元费用接受Spinraza治疗,国内有登记SMA患者共有 1547 人,考虑到国内实际消费能力,假设50万/年的治疗费用国内患者的接受率在5% 左右,即渗透率为5%。考虑到流行病学研究揭示出地中海贫血家庭通常属于低收入家庭,故渗透率假定为2%。据此得到基因治疗在罕见病领域的市场保守可以达到 333.8 亿元。

3.3 晴空一鹤排云上,未来增长动力十足

保守估计,基因治疗在血液瘤和罕见病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正如前 文所述,目前基因治疗正处于腾飞的拐点,预测未来基因治疗还将持续高速发展, 其主要驱动力包括:

(1)实体瘤适应症的突破

相较于体外改造基因疗法在实体瘤领域更有应用潜力,且针对这些疗法的临床试验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最快进展已经到达III期;小核酸药物在一些传统药物无法靶向的关键肿瘤靶点上具有极大应用潜能,如RAS、AKT、MYC展现出了小核酸药物在肿瘤适应症上的极大潜力。

(2)向常见病尤其是慢性病领域拓展

小核酸药物在研管线适应症也在不断向常见病拓展。以发展最为成熟的ASOs药物为例,进入III期的常见病适应症约占57%,而II期的常见病适应症跃升至67%,且在肿瘤、免疫和心血管疾病之外,还新增代谢、感染等适应症。

(3)罕见病适应症持续拓展

随着对于罕见病的不断重视、罕见病诊断技术提高,将会有更多罕见病患者得到 确诊;国家政策向罕见病倾斜,建立罕见病诊疗协作网、颁布首部《罕见病诊疗 指南》、对罕见病药物实行减税、对临床急需孤儿药实行临床豁免等,一系列罕 见病政策红利将不断提高孤儿药可及性。此外,基因治疗在罕见病适应症上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广,未来将有更多罕见病告别无药可救的局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