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蹦迪班长
复古青年们,Just Beng I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蹦迪班长

我的家乡正在静悄悄地死亡

蹦迪班长  · 公众号  ·  · 2022-09-03 20: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但凡在城里待久了,人时不时会想往乡下老家钻一趟, 为的是暂避喧嚣,拥抱一阵宁静。

可感官敏锐的人,近几年也许会捕捉到些老家的蹊跷:乡下老家变得越来越宁静,甚至有点,太宁静了。

晚饭饭点过后,小广场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大妈跳着广场舞,人数还凑不出一个像样的方阵。连音响里的传出蹦擦擦都蔫了吧唧,有气无力。

《山河故人》

再过个把小时,街上就已见不到人的踪影。一大片房子完全没亮光,靠近了看,几家院子里都长满了草。

小学黄了,校舍改成了仓库,一大早也见不到一群背着包上学的孩子。好不容易碰到一伙人有几分热闹劲儿,上前一问,原来是组织一起去打野猪的。

“这两年老有野猪下山拱庄稼,政府发了电击枪,一年给批几个狩猎数额。”

从宁静到太宁静,个中缘由在于过去曾熟悉的声音减弱,乃至消失了。集市的热闹声不再,工厂的作业声不再,学校读书声不再······

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越来越少了。

城里人在网络热议的“人口老龄化”话题,在乡下却是比比皆是的现实。大批青壮年去了城里,长居乃至定居。一批批的父母和孩子随其而去,余下的老人们也因岁月流逝越发稀少,成为人口统计中不断被减去的数字。


1.


人口流失给乡下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公共设施的凋敝。以我的老家为例,镇上曾经的医院居然也关门了,如今已经被改成了养老院。

仅剩的人口也撑不起过去的生产和消费,工厂关门,生意难做。

《钢的琴》

无论年龄多大、职业如何,人口流失无一例外的影响着剩余居民的生活。而这当中,孤寡老人,称得上受负面影响最深的群体。
导致孤寡老人们的易受冲击的,有些前置性原因。
首先,很多孤寡老人本身就是弱势人群。

造成他们孤寡现状的,可能是亲人们的离世。在无子女的情况下,每少一个亲人都意味着在世上少了一个依靠,当亲人全部逝去,也就彻底孑然一身、无依无靠了。孤独和逝去亲人的悲痛,还容易让老人的性格变得格外阴沉孤僻,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从而越发孤独。

我老家的一位老人,原本和蔼可亲,跟谁说话都带着笑。可自从老伴去世了,脾气就忽然暴躁起来。要是有谁不打招呼进他家院子,他就要拎着拐棍威胁赶人,有点像电影《老爷车》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演的老头——孤僻、不苟言笑,每天花大把时间用来保养老爷车,因为车子承载着很多与逝世的妻子相关的回忆。


还有一些孤寡老人有先天或者后天的残疾。身体上的缺陷,不光令他们更难找到伴侣,而且影响个人的劳动力。设想一下,一个老人本来就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不巧身体条件又不适宜工作或种地,那还能指望什么呢?

视频UP主“一点爱送温暖”记录过一位失明孤寡老人的生活。因为看不见,老人行动做事都得靠摸索,只能做些捡柴一类的杂事,主要依靠政府补贴过活。这也是许多劳动能力受限的残障孤寡老人的生活状态。

《是不是因为我看不见;就不给我用电》
- 一点爱送温暖
此外,生活保障不够健全,也是孤寡老人举步维艰的一大原因。

最近几年,全国乡下都流行一种四五十岁大妈愿意嫁给光棍劳保头(有劳动保险的退休老年男性)的现象。背后的逻辑,是劳保头们稳定的养老经济来源在发挥吸引力。

可不少孤寡老人一辈子以种地和零工维生,没有上过班,自然无法享受退休工人那种稳定充足的养老金。因此,他们不仅很难像劳保头那般能在晚年组建家庭,还可能面临劳作终生的无解人生前景。

造成老人们孤寡处境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亲人遭遇不测、可能是家境窘迫,孤寡老人们面临的困难同样有许多种,既包括现实层面,也涵盖心理层面。

贫穷和老无所依是孤寡老人群体中最常见的困境。
而相比之下,心理层面上的孤独感更难被直接体察到。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无缘社会》节目中,披露了一些孤寡老人的孤独心声:

“感冒卧床不起的时候,心理会一下子涌出一种不安、凄凉的感觉。”

“就是我在家里的时候,也没有人会打电话来,谁也不会来找我。”

《无缘社会》
孤独还会酝酿恐惧:

“现在虽然还算健康,可一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心里就会想:下一次就该轮到我了吧?”

“我怕即使自己死在这里,变得只剩一堆白骨,也不会有人打电话来。”

乡下的人口流失加剧了这些症状,毕竟孤寡老人格外依赖社会援助。

在青壮年人口充足的情况下,心怀善意的青壮年人尚可以以个人或组织的形式给孤寡老人们送些温暖。例如我们上学期间,学校会组织大家去敬老院给老人献鸡蛋、送温暖。

可当村里只剩下老人,年级大了的老人精力有限,往往只够照顾自己和伴侣,无暇再对更弱者施以援手了。

而且劳动力流失、产业凋敝又会造成地方经济下滑,这令针对孤寡老人的福利工作变得更难开展。

当贫穷、孤独等多种不利因素共同交织在一起,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身处其中的孤寡老人的人生最后一程,也很难走得平稳。
2018年的“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会议”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2015年,中国65岁至85岁以上老人的自杀率是一般人群的2.75至7.08倍,其中,农村自杀率显著高于城市。

在农村,每10万65岁以上老人中有21.99人自杀,且这一数字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比一般的老人,长年被孤独贫困笼罩的孤寡老人或许更容易选择这种方式了结自己的一生。

《无缘社会》
除了主动选择的自杀,孤独死则是一种被迫接受的结局。
被迫意味着,死者可能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也许还想再跟别人打上一通电话,也许还想在出去走走,意外就忽然降临,随后演变成死亡。
纪录片《老年公寓清洁队》就有这么一幕,清洁人员在死者的家中发现了未送出的求助消息,上面写着:(公寓)管理员,请帮帮我。

2

乡村孤寡老人问题,不止是个“他者”问题。

如今年轻一代中的独居者越来越多,不结婚不生子也不再是极少数人的生活主张。现阶段空巢老人们的困境,也许日后会更多地被我们这辈人撞上。

况且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是由ta的社会关系和过去构成。

身为”行走的历史“,老人们的经验记忆中也包含着一些我们这辈人“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这些身份问题的答案。

如果家乡的老人都带着未传承的记忆一并消失了,那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也随之死亡了呢?
治病讲究对症下药,要解决孤寡老人的顽疾,也需要摸清他们的需求。
孤寡老人的主要需求大致可以概括为:

老有所依、老有所衣、老有所忆、老有收养。
针对以上需求,我们可以对应采取这些措施:

老有所依——为老人提供志愿陪伴服务,通过上门拜访老人及开展节日活动,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时针对性地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摆脱孤独寂寞,让他们拥有一个“老有所依”的晚年。

老有所衣——为老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如在冬季送去羽绒服、护膝护腰等保暖衣物。

老有所忆——为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拍照服务,圆老人们一个小心愿,为老人们留下最美笑容和美好的回忆。


老有收养——为空巢老人家中及所在社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对养老服务站进行支持,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今年是99公益日第八年,腾讯公益创新推出了“一花一梦想”新主题,其中 【关爱陪伴10000名乡村老人】 的梦想正在征集小红花。

如韩苏庄老人,11岁就没了父亲,家境贫寒,还要帮着妈妈拉扯大四个弟弟妹妹,耽误了自己的婚事。他先后在生产队和村大队工作,常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如今他生病了,岁数也大了,更加需要有人施予爱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你想让 韩苏庄以及众多的孤寡老人感受到人间暖意,那么 一花一梦想 ”活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花一梦想 ”是今年99公益日的主题, 并将延续“十天模式”,从9月1日持续到9月10日。苦于没有时间经历去亲身参与公益的人,只需通过捐出“小红花”,便可以献出爱心,助力公益梦想的实现。

这个活动公开征集了数千个公益梦想,任何一个心怀爱意的人,都可以通过活动页面“ 获得小红花,一起做好事 ”,助力这些公益梦想。不要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微小,因为你绝对不是一个人在行动, 当捐花到一定数量后,这些梦想便可以实现,落地为具体的项目,并接受公众的公开监督。而在99公益日期间,腾讯公益也将对平台上的项目严格把关。

堪称 一次 益活动的 创新 尝试: 在公益梦想实现的过程中,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助力,人人都可以参与。

腾讯公益平台上还有一些针对孩子发起的公益梦想。

比如【 带1000名乡村儿童去看博物馆 】。

他们的好奇心和城里孩子同样旺盛,想去看看恐龙是不是真的比房子还高,看看古代兵器的真实模样。


也许,某个孩子就会在未来的古生物著作写下一段致谢:感谢我小时候志愿者带我去城里看霸王龙。

或是【 守护10000名乡村儿童心理健康 】。乡村的留守儿童因为和父母缺乏沟通,更容易面临心理上的困扰和挑战,变得内向和孤僻。项目致力于通过心理教育辅导,弥补孩子们的心灵缺失。


这里需要特别介绍一下,迈入第八年的99公益日,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公益节日之一,已经成为全民公益中国样本。

今年99公益日在互动模式、配捐规则、公众动员等方面持续升级创新,而“一花一梦想”正是今年推出的新功能,实现公益项目的“逆向发起”和“全民共创”,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为自己关注的公益领域直接贡献力量。

一花一梦想”新玩法,支持每一名爱心网友都可以成为99公益日的产品经理,通过用小红花助力公益梦想,“票选”公益主张,这也是腾讯公益平台的一次全新探索。

今年的99公益日,在腾讯公益平台上,我们可通过答题、步数兑换、捐款、每日打卡等多种方式获得小红花。


例如可以在“一块走”小程序中向公益项目捐出微信运动的步数,企业将根据步数捐出对应的公益金。用户捐完还将获得一朵小红花。


再如参加腾讯公益小程序的每日公益问答,答对问题也可获得一枚小红花。


用户收集到的小红花,可以捐给钟意的公益梦想。待99公益日结束之后,若公益梦想的捐花量达到最低执行额度,则该梦想可启动落地。
也即是说,捐花也相当于种下一朵花,静待梦想开花。

另外,今年我们参加了 99自媒体合伙人计划 ,成为公益“共创者”的一员,通过加入 #种花行动 ,我们发起“蹦迪班长小红花梦想战队”。


我们设立了一个小目标,旨在募集10000朵小红花,助力【 关爱陪伴10000名乡村孤寡老人 】这一梦想。

屏幕前的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参与进来,一起实现小目标。


《无缘社会》中写道:“ 人,绝不是仅靠自己生存着的。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在'关联'中的存在与角色,才能够生存下去。

公益是种帮助“关联”建立的手,而它不只是单向的。也许在未来某天,我们也会需要靠“关联”搀扶自己跨过人生的坎。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
和我一起#种花行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