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规知识产权认证
中国首批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批准,依法成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IPMS)第三方认证机构。秉承“中规中矩 高效务实”的企业方针和准则,致力于促进IPMS标准化发展,引领IPMS认证行业新常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规知识产权认证

中规智荟|一切皆可共享,除了知识产权

中规知识产权认证  · 公众号  ·  · 2017-07-07 16: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近几年,从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萌生的共享经济新业态,以迅猛之势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为大家的衣食住行带来了便利,完美地诠释了“创新改变生活”这一发展理念。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万亿元,增长率为76.4%。享受共享经济服务的人数约为6000万人,共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在行业发展一片大好的同时,知识产权风险在共享经济领域逐渐显现并呈扩大蔓延之势。


【核心事件回顾】

2017年3月7日,因摩拜单车涉嫌专利侵权,深圳市呤云技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向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程序,并分别获得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立案受理。涉案专利为“201310630670.7”的“互联网门禁临时用户授权装置和方法”发明专利,申请时间为2013年12月2日,核准授权时间为2016年7月6日。

2017年4月18日,专利申请号201010602045.8、名称为“无固定取还点的自行车租赁运营系统及其方法”专利持有人顾泰来,以侵害其发明专利权为由将永安行先后诉至南京、苏州等法院。2017年5月6日,常州永安发布公告称“因出现媒体质疑事项”,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至此因顾泰来的一纸专利诉状,永安的股票只能暂缓发行。

无独有偶,日前,共享充电宝自助租借平台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来电科技)以专利侵权为由将同行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公司诉至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涉及6件专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社采访时表示,“当今时代,创新与知识产权已是形影相随的‘伴侣’,共享经济是值得鼓励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但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只有重视知识产权,创业创新才能显现出其应有的蓬勃活力”。


【中规专业视角】

观点之一: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正式全面进入“技术驱动”的下半场,知识产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国内共享经济虽然棘手可热,但是相关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较为单薄。以单车行业为例,纵观如今的共享单车行业,号称专利数最多的摩拜也仅有十几项授权专利,其他类似OFO、小蓝等企业则只拥有屈指可数的专利。对专利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许多企业在临近上市时栽了跟斗,这充分暴露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管理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未来的发展。

作为共享单车的头号热门,不得不提优步在这几年的知识产权布局。优步投身共享经济十余年,其相关知识产权资产在逐步地优化。以Uber等关键词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简单的检索并结合基本分析,相关趋势水落石出。优步公司在技术上有布局,IP资产数量稳步递增,凸显一家技术驱动公司的本色。

从申请量的趋势来看(见上图优步年申请量),优步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挖掘和布局,逐年递增的专利申请量,为未来的业务发展逐步挖掘好护城河。

从技术构成上来看,优步公司的专利技术,逐步从商业方法G06Q等“软模式”分支,扩展到无线通信网络H04W等“硬技术”分支(见上图优步专利技术分布),在其专利布局进程中,一个覆盖全面的技术网络初现雏形。

除了通过专利申请来构建自身的专利布局以外,优步还积极利用专利收购来完善布局(见上图优步专利交易对象)。例如相关媒体披露,2015年3月,优步收购了美国一家地图和搜索创业公司DECARTA,同时获得了后者28件专利,其技术领域涉及可拖拽地图、电子地图、路径搜索、路径传输、位置搜索、数据库优化、车辆交通信息获取与优化、地理信息搜索与获取等。为了继续强化其地图和导航技术,2015年7月,优步又从微软公司购买了14件相关专利,具体涉及街景探测、街道路径导航、停车场搜索、移动物体探测、电子成像、街景3D建模及预览、地理信息数据收集、兴趣位置搜索与定位、跨语言导航等技术。

实际上,作为行业的带头大哥,优步早已经成为众多NPE眼中的唐僧肉。据报道,201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Hailo科技公司起诉运输公司优步(Uber)侵犯其第5973619号专利,Hailo正在寻求陪审团审判、损害赔偿、诉讼费、律师费及判决前后利息。事实上这不是优步面临的唯一知识产权侵权案件。2017年2月,谷歌(Google)前自动驾驶汽车部门Waymo起诉优步及其子公司Otto侵犯其专利并盗用商业秘密。为应对专利诉讼风险,优步公司除了积极开展专利的挖掘和布局,还在积极的寻求优质的专利代理资源并构建其法律诉讼团队(见上图优步代理机构排名),为应对专利诉讼风险储备资源。

因此,如果以优步作为标杆,那么国内的共享经济企业在技术驱动和创新管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有很多的知识产权资产需要积累,相应的资产规划和风险应对能力也急需提升。

观点之二,共享经济作为当下的风头,势必受到各方势力的高度关注,比如NPE,比如一些早期投入的研发者。在任何一个快速迭代的行业,机遇与风险必然并存。按照风险本身的定义,危机(危险的机会)本身就包括风险和机遇。IPO上市作为前期资本退出的一大途径,是机遇点,能够土鸡变凤凰,也是风险点,可能凤凰变落汤鸡。应对是否得当关键看对风险的管理能力,这其中,知识产权风险越发地成为核心焦点。

拟上市公司因专利等知识产权问题推迟上市甚至被迫放弃上市的情况并不鲜见,比如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因专利信息披露不实而不得不推迟上市,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曾因部分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法律状态与招股意向书内容存在差异,公告暂缓A股发行,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因主营业务生产技术涉嫌侵犯第三方专利权及产品特有名称而申请暂缓上市。

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尽早建立、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将对为企业成功上市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而知识产权规划则是公司上市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的权属及法律状态进行审查,打造日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例如在专利方面,通过研发前的专利检索与分析等方式可排除侵犯他人专利权的风险,处理好与职务发明人、受让许可方的关系、排除专利权属纠纷等能较好地息诉止争。

除了企业上市这一传统风险点,企业在上展(展览)和上网(电商)等环节也会遭遇诸多风险。面对风险高企的营商环境,企业急需构建一套风控体系和方法,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到处救火。在风险控制方面,国标29490给出了非常好的架构。例如国标7.4.1风险管理指出,企业可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识别和评测,并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因此,国标实际上已经给出了一个非常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而在具体的风险点和应对措施方面,标准也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例如,标准7.3.2指出,投融资活动前,应对相关知识产权开展尽职调查,进行风险和价值评估。在境外投资前,应针对目的地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风险分析。试想一下,拟上市企业如果对相关知识产权进行了充分的调查,那么就能很大程度上规避种种让人扼腕叹息的上市门事件。


【审核一线回声】

作为审核过多家互联网企业的资深审核员,中规认证郝伶同老师表示,对于竞争激烈的共享单车领域而言,一定要致力于高价值专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郝老师表示高价值专利是新经济时代创新型企业制胜的法宝,需要进行科学的策划与实施。在此方面,诸多企业存在不小的短板,例如仅仅依据历史经验制定简单的数字目标,未根据知识产权目标制定可落地的知识产权获取工作计划,从而导致目标实现无切实保障。又例如,日常的维护评估等基础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只知道自己有几张证书,不知道自己的IP资产价值几何。

郝老师还提到互联网行业创业公司居多,人员流动大,应当注意入职离职手续的办理,在这些保密工作的基本管控环节决不能掉以轻心,要杜绝存在任何跑冒滴漏现象。因此,入职人员背景调查和离职知识产权事项提醒这些事情都应当成为创业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关注的重点。例如,今年上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90后商业女间谍事件,原因之一就在于入职员工的调查不力,导致引狼入室,被竞争对手安排人冒充新员工,将公司的内部运营数据、商业活动策划方案、定价策略、大客户名单、联系方式、充值记录、查询数据等核心商业秘密和信息全部泄露至竞争对手,给企业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结语】

中国的共享经济仍将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将继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但是,共享经济发展中,知识产权将越来越不可忽视,竞争只靠资本加持和烧钱血拼的模式将越来越难以为继,下半场能够脱颖而出的公司一定是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技术驱动型公司,展望未来我们不禁要说,一切皆可共享,除了知识产权!


【中规专家介绍】

郝伶同,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湖北分公司总经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高级审核员,多年大型国企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曾带队对多家互联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