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書按:
每年一月,各大出版机构都会集中发布一年一度的出版计划,因此会出现令读者目不暇接的新书井喷潮。
其中既有延宕以久终于顺利降生的难产之书,也有在开年为出版品牌打头阵的重磅新作。
虽然2023年刚过去43天,我的豆瓣想读列表已经新增了68本今年的新书。
然而,一月份大部分注意力都聚焦于春节档影片及《狂飙》,新书所获得的关注度不及百分之一,唯二例外可能是被剧集带火的《孙子兵法》及《狂飙》原著。新书的层出不穷与图书市场的边缘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为每一本好书摇旗呐喊,在舆论场中为新书争得一席之地。
我们从一月份的众多好书中精选出15本。其中,有双雪涛自出道以来的首部杂文集,《平原上的摩西》的跋《我的师承》写得诚恳动人,在新书中你能读到更多他的写作经验谈与影视改编谈;有刚刚故去的翻译家杨苡的口述自传,阅读这“一阕世家挽歌,半卷浮世人生”可能是对她最好的纪念;有你可以跟着句子跳舞,在星星、植物与时间之中漫游的奇特小书;有奥斯维辛唯一的女子乐队靠音乐才华续命的残酷故事;有所有关于(C)PTSD的论坛都在推荐,终于出版了简体中文版的“疗愈圣经”;也有藤本树感动千万微博网友的短篇神作……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最感兴趣的新书,让因为春节而被耽搁了宣传期的一月新书听到更多的回响。
作者: 双雪涛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单读 / 铸刻文化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是双雪涛的首部杂文集,也是小说家双雪涛与读者之间一场诚挚的交谈,他分享了自己如何走上写作这
条路,其间的错误与弯路,失去与获得;他以十年来的写作实践与经验反思,向每一个心怀创作梦想的人,发出邀请和召唤——
一个没有经过传统科班训练、但心怀文学梦想的年轻人,可以靠着手中的笔,劈开生活的荆斩,一步步靠近自己心中的文学理想。在混沌不明的现实面前,我们至少可以透过阅读和写作,守住自己内心深处微弱的光焰。
作者: 李唐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中信·春潮
出版年: 2023-1
1918年,京城。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列强盘踞。供职于“燕社”的职业刺客梦生接到最新任务——上京刺杀日本贵族山内丰成。一向不涉政治的“燕社”这次替谁杀人?出于何种目的?
刺杀目标终日有专人护卫,梦生只得持续跟踪,伺机而动。数月间,一向独来独往,只做他人手中刀的梦生,遇到不少奇人奇事,情感和思想受到冲击。
梦生曾笃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都得走自己的道儿。”上京以来,心中屡屡生疑,试图摆脱刺客命运,挣脱自身的隐秘与软弱。
作者: 杨苡 口述 余斌 撰写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23-1
“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
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自传。从1919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
学者余斌历时十年,用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家族旧事、翡翠年华、求学之路、山河故人,一个世纪的人与事在叙述中缓缓展开。“我有意无意间充当了杨先生和读者的中间人,它应该是一部可以面向一般读者的口述史。”
作者: [德]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译者: 任昱璞
出版年: 2023-1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文学处女作,也是他第一部诗歌作品。长诗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中世纪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和他的画作、近代德国博物学家格奥尔格·威廉·施特勒和他的北极之旅,以及塞巴尔德的私人记忆和家族历史,三者都经历了人与自然的冲突。本书是塞巴尔德式书写的首次尝试,也是对人与自然、生与死的永恒二元的一次文学探索。
作者: [英] 苏·普里多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译者: 刘翔
出版年: 2023-1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作品摧毁了西方思想的基石。上帝之死、超人和奴隶道德或多或少地渗透进我们的文化当中,而他也是历史上被误解最深的哲学家之一。尼采本人认为,所有的哲学都是自传性的,而在这本祛除神话的书中,苏·普里多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才华横溢、怪异非凡且厄运缠身的人的世界,并照见了那些塑造其生命及作品的人物与事件。
今时今日,尼采的思想仍然同时为左派和右派所采纳。要了解这位预见了我们所处的这个动荡时代,并为之寻求解决方案的哲学家,《我是炸药!——尼采的一生》绝对是一部无法绕开的传记。
作者:
[英]
马克斯·波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普照
出版年: 2023-1
“你觉得,哪一个更有耐心——一个念头,还是一个希望?”
在距离伦敦一小时车程的村子里,生活着普通人,他们每日吐露自己细小的快乐、偏见、需求、痛苦。这里还驻守着民间传说中的齿草老爹,它聆听村庄的一切,它爱脚下这片抵御村庄侵扰的土地胜过人迹罕至的荒野。这里还有从城里搬来的一家人,烦恼不比别家明亮也不比别家阴暗。这家的小男孩名叫兰尼,伴随着鲜花、星星、小甜豆出场,在开阔的村庄里蹦来蹦去。有一天,他失踪了。
作者: [法] 法尼娅·费内隆(口述) / [法] 玛塞尔·鲁捷(执笔)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者: 周学立
出版年: 2023-1
她们是纳粹灭绝营里命悬一线的女囚。她们曾是专业乐手或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她们为出工、收工的劳动队伴奏。她们上午为即将被送入毒气室的难友演出,晚上又要为完成杀戮的刽子手奏乐消遣。音乐给了她们一线生机,音乐为她们提供嘲弄、反抗屠夫的武器。忍辱偷生,她们是奥斯维辛的女子乐队。
法国歌手法尼娅·费内隆是乐队的一员。走出生天三十年后,她终于决定直面这段地狱般的岁月,给夜夜折磨她的集中营记忆除魔,首次向世人讲述奥斯维辛女子乐队的故事。
本书出版于1976年。1980年,经作者和美国戏剧大师阿瑟·米勒共同改编为电视电影《集中营血泪》(Playing for Time),荣获艾美奖最佳电视电影奖。
作者: [英] 大卫·埃德蒙兹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译者: 许振旭
“如果一座城市能产生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马勒、勋伯格、波普尔、哈耶克、克里姆特、卢斯——和希特勒——那么其中显然发生着重要之事……他们都渴望革除陈腐,以踏实、务实的新风取而代之。他们都不敬传统,但崇尚科学,拥抱进步,也都在推动统一化的议程……一切势利的旧时代等级制度都要一扫而空。”
本书从活跃在两次大战间的一批科学、哲学界知识分子们形成的“维也纳学圈”切入,勾勒了前后约70年的相关“硬文化”兴衰嬗变,既涉及我们熟知的罗素、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哥德尔、波普尔、包豪斯,更有纽拉特、卡尔纳普等枢纽性人物……他们一起点亮的旧大陆文化盛焰已在时代风雨中熄为余烬,四散的星火是否已然燎原?这幅宏大画卷不但覆盖欧美,包含科学与文艺的新气象,更有风云骤变,以及战后新哲学的硬核……性格决定命运,也与个人文化观暗暗相连。其中颇具象征意义的人物,也许就是温良的豪门学术明星石里克,唯一一个被无端刺杀的人。
作者: [美] 皮特·沃克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译者: 严菲菲
出版年: 2023-1-1
创伤事件不仅仅包括偶发的、严重的刺激性事件(如战争、天灾、恐怖事件),还包括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羞辱、贬低、欺凌、背叛、情感忽视、过度控制等伤害。这些伤害或许你难以诉说,但带来的创伤却可能远甚于单一事件。有太多的人因为忽略了这样成长过程中的创伤,“莫名”地产生了人际关系障碍、情绪上的痛苦,甚至被误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
本书作者皮特·沃克是享誉国际的创伤疗愈大师。他曾患有严重的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CPTSD),根据自身的疗愈经历和三十多年作为心理治疗师的从业经验,他写下了这本经典之作。在书中,他深度剖析了CPTSD的起因、症状和类型,并提供了有效的自我疗愈工具,以帮助读者打破在情绪、思维与身体层面的恶性循环。这种完整、系统的多元化疗法,让读者更容易看清自己的状况,突破盲点,取得疗愈进展。本书受到了创伤患者极高的评价,同时也作为宝贵的工具为心理工作者所采用。
作者: [美] 朱迪丝·法尔 / [美] 路易丝·卡特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译者: 卢文婷 译 / 马一鸣 校译
出版年: 2023-1
狄金森三分之一以上的诗歌及近一半的信件都提到了她最喜欢的花,花既是她诗歌创作的灵感缪斯,亦是她一生珍爱的挚友伙伴。本书中,作者朱迪丝·法尔引用了大量一手资料研究狄金森诗作与生平。她以花朵、园艺为切入点,对狄金森的气质、审美,以及她看待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提出了新的看法。法尔将狄金森的花园之爱置于当时的文化语境之中,描述其起源、发展及与其家族喜好的关联,思考狄金森花园的建构与数百首诗歌和诗性书信的对应关系。
书中特别设立“与艾米莉·狄金森一起种花”一章,园艺家路易丝·卡特通过狄金森亲友的回忆、诗人自己的证言以及对狄金森花园的资料研究,还原了狄金森花园与温室中曾经出现过的植物,同时详细介绍了栽培和养护它们的各项步骤。
作者: [美] 贝丝·夏皮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鹦鹉螺
译者: 撖静宜
出版年: 2023-1
数万年来,我们一直在影响和改变,甚至可以说是操纵周围的生物。
我们猎杀它们,让群落和生态系统重新洗牌;我们驯化动植物,通过育种来满足人类的需求。随着人类越来越多地接管地球,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维系生命的土地和水源都出现了污染。于是,我们制定了保护野生动物和环境的规则,试图替它们寻找栖息地、食物,甚至干涉它们的繁殖。
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演化力量掌握在人类手中,我们是捕猎者、破坏者,也是保护者、创造者。如今我们正站在悬崖边,在未来几十年间做出的决定,将会决定人类自身和其他物种的未来命运。心怀善意,手握利器,我们该何去何从?这本书试图通过追溯人类利用科技创新重塑自然的历史,找到一个答案。
作者:
[日] 滨口龙介
/
[日] 野原位
/
[日] 高桥知由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雅众文化
译者:
沈念
出版年: 2023-1
滨口龙介诚挚剖析摄影机的特性、表演的本质及电影的意义。通过毫无保留地分享其重要电影代表作《欢乐时光》的创作过程、剧本文本,绵密轻盈的对话流、巧妙的影像维度……滨口龙介独树一帜的电影创作手法尽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