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朵妈陪娃
我是朵妈,曾有三年的美国儿童教育求学经历,与美国专家共同研发0-7岁儿童的益智教育课程,对美式教育有深刻认知。朵朵1岁开始就实践了300多个游戏,在幼儿班表现出超强的创造力和动手力。跟着我学习美国先进的教育方式,一起高质量陪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乐游上海  ·  市中心又一新地标,明起对公众开放! ·  22 小时前  
上海本地宝  ·  不用抢!2025“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第一轮 ...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前高管组团创业,OpenAI没有竞业协议?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朵妈陪娃

当孩子说“妈妈,我害怕”:你的回应,决定孩子一生。

朵妈陪娃  · 公众号  ·  · 2020-03-31 07:37

正文


前段时间和闺蜜聊天,她向我诉苦,说现在的小孩子越来越娇气了。


我忙问她为什么,她就开始念叨她家点点了:


小时候胆子挺大的,越大越胆小,前段时间带她去剪头发,一直嚷嚷说怕,我真是……


还没等她说完,我马上打断她,你有没有按我说的去交流鼓励,小孩子的世界……




谁知马上就被反驳了:


我懂我懂,鼓励她了啊,我一直很耐心地和她说别怕别怕,不就是剪个头发吗,你看旁边的哥哥多勇敢……


可一点用都没有,推头发的机器一响,她哭得能把房顶掀翻,好丢人。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在往下翻之前,我想先问一下宝妈,当孩子对你说: 妈妈,我害怕……


大家会怎么办?


我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脱口而出 “别怕,有什么好怕的,你看**多勇敢。”


似乎在大人的世界里,害怕是一件丢人的事,但我们作为大人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啊, 凭什么要求刚刚接触世界的孩子变得胆大呢?


其实,对他们来说,“害怕”也是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就和拿到新玩具会开心,和妈妈分开会难过一样,都是一种表达方式。


当他们愿意主动说我害怕的时候,恰恰证明你是他zui信任的人。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生硬地勒令他不准害怕, 这样只会让他更害怕,从而情绪崩溃大哭、逃避,有些孩子会强忍着,长此下去,会有丧失同理心的可能。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有同理心,明白孩子的害怕;


就拿我闺蜜来说,她应该知道,点点害怕的不是剪头发,可能是陌生的环境、剪子的声音等,当然,也可以直接询问孩子害怕的具体事物;


二步就是给他营造出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 带孩子熟悉的物品,或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他把害怕说出来,然后陪他一起战胜!



说到这,我很想把最近我在带朵朵看到的一套绘本推荐给大家,它讲述的就是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把孩子带离害怕,解决让咱们头疼的各种事情,这套绘本是:


害怕了可以说出来




一共有六册,分为六大主题,分别是:



《被欺负了,怎么办?》

《生病了,怎么办?》

《走丢了,怎么办?》

《怕黑,怎么办?》

《死亡是怎么回事?》

《爸爸妈妈离婚了,怎么办?》


和以往推荐的故事类绘本不同的是,这套书都是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真实发生的事,看完之后,你会明白, 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比起说“别怕”,可以有更好的方式。


像朵朵快读小学,我会担心新环境她能不能融入,担心会不会受欺负,就会给她读《被欺负了,怎么办》:



书里不仅会教会孩子该怎么做,也会有给大人的建议:当 孩子被孤立或者被欺负时,大人应该站出来,促成友谊而不是激化矛盾。


这套书 3岁 就可以带着看了, 不仅能让孩子明白,害怕并不可耻,培养同理心,还能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原价120元,这次团购价只要 69元:




还会附送一本导读手册,建议大家买一套回去当亲子读物:




六大主题,让孩子不再藏住心事



经常有宝妈抱怨,说孩子长大了就不爱和妈妈说知心话了。


在我看来,是因为我们在他小时候就把他们的倾诉欲扼杀了,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说了也没用,还是藏在心里吧。


当真正出事的时候,我们才会懊恼: 你怎么不早点告诉妈妈?



与其吃后悔药,不如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亲子之间的“无话不谈 ”。


这套书就很直接, 把那些孩子藏在心里、大人担心的事全部摊开来讲;


里面还有我很喜欢的一个主题《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对于死亡这个话题,我们往往是连哄带骗:


“睡着了”“去很远的地方了”“变成星星了”……


或者干脆勒令孩子不许提,这样孩子会认为,死亡是一件不好的事,但是这本书就会告诉我们, 没什么好遮掩的,也不必感到害怕:



“会不会很吓人?”


“不,大家只会感到伤心,并不会害怕。”


面对人死之后去了哪里的问题,也很暖心:


“妈妈,人死之后去了哪里呢?”


“如果我们一直想念他,”妈妈说,“爷爷就不会去其他地方,他会一直待在我们的心中”



里面的每一本书都使用这种暖心的方式,告诉孩子, 那些你以为害怕的事情,其实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如果担心孩子被霸凌不敢说?那就带他看《被欺负了,怎么办?》:



孩子生病了却怕吃药打针?可以带他一起看《生病了,怎么办?》教会他勇敢:



担心孩子走失,那《走失了,怎么办?》这本书一定要看:



如果父母之间感情不好,也没必要遮遮掩掩,带孩子读《爸爸妈妈离婚了,怎么办?》,和他一起做好心理建设:



还有一些孩子害怕的一些日常小事,比如怕黑,可以通过读《怕黑,怎么办?》,举一反三:




贴近生活,代入感十足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小主人公,她就和我们的孩子一样, 整个故事都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的,会让他们在读的时候感觉置身其中。


一个人生病了,会偷偷哭泣,还会格外想念家人:



和好朋友一起睡的时候,会用被子当帐篷:



一个人睡会觉得被子之外有很多小怪物:



总之孩子在看的时候会特别有代入感,也就能够让我们顺利引导他说出来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语言生动有趣,容易理解, 既能给孩子的心理解压,培养它的同理心:



又能锻炼孩子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亲子沟通的紧密性:





画风独特,质感超群



刚拿到这套书我就被里面的画风深深吸引了:



了解到才知道,这套书引自比利时, 由世界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杰出插画师、心理治疗师安·德·伯德著绘:



她的儿童图画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获得了比利时龙瑟绘本奖、比利时法兰德斯儿童青少年图书首奖、法国科欧诺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画风非常独特温馨,每一页的图画都是精心设计:



图画紧密贴合故事内容,文字和图画编排很合理,阅读体验很好。


大12开本,可以直接摊开读, 虽然色彩明快,但都是环保印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