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的本质是阶层矛盾。
1
到现在我还记得小学语文课中的一堂课——半夜鸡叫。
这堂课讲的是一个名叫周扒皮的地主,为了让自家的长短工早点出工,多给自己干活,每天半夜偷偷跑到鸡窝学公鸡打鸣。
周扒皮这一学公鸡叫,其它公鸡就会以为真的到点了也开始跟着叫起来,全村的公鸡都开始打鸣。
给地主家干活的伙计们本来跟地主约好的规则是每天公鸡叫后起床上工干活,在旧社会公鸡打鸣意味着天快要亮了,正好起床赶上天亮,正好干活。
现在周扒皮学了鸡叫,相当于变相的把长短工的上工的时间点给提前了,延长了伙计们的干活时间。
周扒皮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安分一点,老老实实的等公鸡自己打鸣,伙计们正常上工给自己干活,反正自己是地主,总有的赚,而且赚的也不少,能少赚点这样的钱吗?
《毛选》告诉我们还真不能,这是阶级矛盾决定的,地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会各种搜肠刮肚般的去剥削无产阶级,而且不会主动收手,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那一次的朝代更替的根子不是因为阶层矛盾无法调和到爆发?中国的封建社会也是经历过了重大革命才把地主阶级扫除了。
2
同样的问题,企业会主动取消996,恢复正规的每天工作8小时制吗?
其实2000年左右的时候,大部分公司实行的本来就是每天工作8小时制,偶尔工作超出了8小时,要细算加班费。
当时不实行8小时制的企业要么是台资企业,要么是部分制造业私企,但这些都不是主流。
后来电商行业冉冉升起,我个人觉得是从阿里开始玩三个人赚四个人的钱干五个人的活利益分配模式开始,996被职场所接受,大家觉得能多赚些钱,多干点活也可以接受。
当时员工996还容易被视为正能量,觉得这是奋斗,是实现理想,同时因为公司也因为996获得了额外的好处,996就开始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
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趁着996之风浑水摸鱼,比如工作可以996,但是员工的收入分配跟不上,甚至还有直接玩11-11-6,甚至还玩007。
我觉得最极端的应该是玩007,同时对超过三十五岁的员工进行裁员的公司,真的是把员工当机器用,员工过了最好的年纪后直接被丢弃,跟商品一样。
其实996对于企业来说,还有一个巨大的额外好处就是,维持企业的稳定性,减少了许多潜在的竞争对手。
如果企业实行8小时工作制,员工下班后有钱有闲,人是追求向上的物种,员工就很有可能去搞副业搞创业,这样在利益分配上比同样打工要强的多,如果搞的好,赚的多,员工就会分分钟离职,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损失人才,制造了不确定性。
但是如果企业玩996,甚至11-11-6,员工每天上班累成狗,下班就剩下睡觉和休息,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发展,没有精力干副业,考虑创业,虽然那样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有利。
在这样的状态下,员工的未来发展被企业牢牢掌控在手里,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员工如果在央企国企还好点,企业为了脸面不能随意辞退员工,员工过了40岁被辞退的风险并不高,但是在私企的话就不一样了,过了40岁,如果还没有爬到公司的中高层,就业就会有各种问题。
公司玩996,账面上和账面下的收益都很高,现在想让公司主动放弃这么大一块利益,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指望996自动消失,那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