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MA
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是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旗下管理会计认证,CMA全称是美国管理会计师,CMA也一直被誉为国际财务界的MBA,广受精英财会人士欢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航空工业  ·  奉剑海天 “新”火相传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MA

太全了!企业3大层面65个财税风险点汇总(经典收藏)

CMA  · 公众号  ·  · 2021-02-06 09:10

正文

跨年发票也能报销!但必须这样处理!否则后果由会计自己承担!


税务风险是企业日常风险管理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也许你的企业正身处风险之中,而你去浑然不自知。


案例一

经查,2010年-2011年间,武汉某公司刘某(支付资金方)支付武汉为远包装有限公司(个人账户偷税方)法人代表高某某购货款82,445.86元,货款汇入高某某农业银行个人账户(账号622846005000263xxxx), 武汉为远包装有限公司未开具发票。


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认为为远公司构成偷税,对为远公司处以偷税金额82445.86元0.7倍的 行政罚款57712.102,同时调整销售额,补缴增值税:11,979.31元,合计缴纳:6,9691.41元 ,具体情况如下表:



是不是很详细?2010年账户流水都被查出来,只要你敢偷,税务就敢查,无论何年何月。


案例二

***公司2010年度汇算清缴,以会计师审计后报表为纳税调整基础,但填列汇算清缴申报表时未考虑审计调整,导致多填报所得税74206元(审计时及时发现并调整)


案例三

***公司08年国税稽查:

08年,***公安厅接到匿名举报,称***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经公安厅初查,结合***市公安局、***市公安局前期协查结果的情况,称***公司和***型材公司07年在没有任何交易的情况下,以收取4%手续费的方式对外开出118份增值税发票,价税合计1040万元,涉税金额150万元,主要涉及石家庄、池州、北京等市场部。


案例四



日前,温州市税务局稽查局经查,温州一家鞋企长期使用私人账户收取客户货款且未开具发票,2012年至2016年期间,该鞋企通过林某等5人账户收取货款金额接近1200万元,属于“账外经营”收入,未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


目前,税务稽查部门对该鞋企做出追缴税款及罚款等行政处罚,合计补税款及罚款280余万元。


案例五

近期,杭州市税务机关经查证,杭州H食品公司通过账外销售、私人账户收取货款、虚假申报等方式,在经营中隐匿收入1.09亿元,逃避缴纳增值税税款1854.25万元。


税务机关依法对该企业作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3337.65万元的处理决定。

……

后知后觉的风险案例比比皆是,企业经营中的财税风险是多种多样的,身为企业的财务人员,随时都应该进行自查。常见的涉税风险,都有哪些,你知道吗?今天就来分层汇总企业需要注意的4大类79个财税风险点。


发票层面的风险点


(1)收到专用发票,却没有用于抵扣,也没有入账。当某一天,供应商涉税时,顺着这些发票摸查过来,就可能发现本企业存在 “体外循环” “两本账”。

(2)供应商不能开专用发票, 供应商让他的上家开给本企业 。这种专用发票,不能用于抵扣。

(3)专用发票商品品名与实际清单不符,或者 没有清单

(4)大头小尾发票,手工的是撕下来开,机打的也存在税控机打一联,然后用普通打印机伪造一联的情形。 “阴阳发票” 性质类似,与客户联和记账联、存根联抬头不一致。

(5) 买发票 的风险:买来假发票、套号发票,也有卖你真发票的,但在当月最后一天做作废处理,你拿到的发票就成废票。

(6)客户方涉税,或者国企受反腐调查,可能把你买发票的事查出来。

(7) 第三方开发票 ,委托付款的风险。增值税法规要求,必须“票、款、物三统一”。


报表层面的风险点


(1)税负率明显低于同地区同行业水平。

(2)成本结构明显区别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如可抵扣进项的成本明显偏高,可能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3)成本结构与产品配方不符,比如有的企业发生一个产品耗用多个包装盒的低级错误,再比如,投入材料与产品没有关系。

(4)成本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又没有推出新配方产品。

(5) 毛利率 年与年之间、月份与月份之间起伏明显,又没有合理的解释。

(6) 毛利率或纯利率远远高出同行 ,或者远远低于同行,都可能被重点检查。

(7)期间费用率偏高,大部分毛利被费用“吃掉”,导致企业微利或亏损,很容易被发现隐瞒收入。或者,期间费用明显偏低,提示可能“另外有一本账”,大量白条费用做在“另一本账”上面。

(8) 制造费用存在异常 ,比如水电费与产能不配比、外加工支出与产量不配比。

(9)资产负债表结构异常,有形资产多,产值却很小,“大公司做小生意”,可能被怀疑有两本账。

(10) 物流费用占的比重偏高 ,可能被发现隐瞒了收入。

(11) 现金流呈负数 ,可能牵出“两本账”。

(12)存货账实差异大, 账多存少(虚库) ,或者存货时间太长,一直没有动用。

(13)生产环节“在产品”账多实少,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14) 产能分析出现异常 ,包括设备产能评估、人工产能评估、材耗产能评估、制造费用产能评估、期间费用产能评估,这些产能如果明显低于同行水平,可能存在隐瞒收入。

(15)公司 一直亏钱或微利,股东却大量借钱给公司 ,可能被怀疑有销售收入直接进了股东的口袋。

(16) 预收账款挂账时间太长 ,被强行要求确认收入履行纳税义务。

(17)频繁出现 大额现金收支 ,以及大额现金长期挂在账上,可能存在账外收支。

(18) 股东几乎没有缴个税 ,而股东个人资产很多,提示股东有“账外收入”。


财务层面的风险点


(1) 股东个人费用,在公司报销 。这种情况,将被视为分红,企业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用公司资金购买资产,资产所有人写成股东,资产的费用、折旧却在公司列支。这里有多个问题:股东涉嫌 挪用公司资金 、股东变相分红当缴个人所得税、股东资产费用、折旧在公司列支也将被视为分红,须缴个人所得税。

(3)没有成立工会,却计提工会经费,发生支出时,没有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专用凭据。所得税汇算时,这将被调整。

(4) 跨年度列支费用 ,比如上年12月的票据,拿到本年来列支。

(5)不按标准计提折旧。

(6)制造企业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结转销售成本时,无相关附件,或者存在随意性,或者不能自圆其说。

(7) 以现金支付工资时 ,无相关人员签字。

(8) 工资名单与社保名单、合同名单不一致

(9)商业保险计入费用,在税前列支。

(10)生产用原材料 暂估入账 ,把进项税额也暂估在内,虚增成本。

(11)过期发票、套号发票、连号发票、假发票等入账列支费用。

(12)货款收回后, 挂在往来科目中 ,长期不确认收入。

(13)非正常损失材料、非经营性耗用材料,没有作进项转出。

(14)捐赠、发福利等 视同销售 行为,没有确认销售收入。

(15)福利性质旅游和奖励性质旅游混在一起。前者属于福利费,后者属于工资性收入。

(16) 非本公司人员在本公司报销费用 ,比如帮助客户、领导、外部专家报销机票、旅游开支等。

(17)产品移库处理不当,被要求确认为收入。

(18)总公司与子公司、分公司之间关联关系没有撇清,存在价格转移,被税务要求按市场定价确认收入。

(19)未经批准,总公司与分公司合并纳税。

(20)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其费用不得抵扣进项。

(21) 打折销售、买一送一、销售返利等 处理不当,导致增加税收。

(22) 股东借支 ,长期不归还,被视为变相分红,要求缴个人所得税。

(23)直营店缺乏独立营业执照,涉税事项牵涉总公司;另外,本来可以按个体身份纳税的门店,却要求按总公司一起查账征收。

(24)对外投资协议不完善,被税务认定为借款,因此所得税的投资收益须再交一次所得税。

(25)借款给关联企业,不收利息,或者利息不入账。不收利息,属于 “利益输出” ,不入账属隐瞒收入。

(26)固定资产或待摊销支出, 没有取得正规发票 ,折旧和摊销额不能税前列支。

(27) 费用项目混淆 :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培训费、福利费等有扣除限额的费用,是重点检查项目。

(28) 边角余料 销售收入明显较高。

(29) 财政补贴性资金 ,核算不当导致税务风险。

(30)关系法人之间, 无偿划转 资产,包括设备以及无偿提房产等,均要视同销售或租赁,确认收入纳税。

(31)应收、预收、应付、预付等科目存在虚假户头,并且长期挂账,可能牵出“两本账”。

(32)非生产经营性资产,比如员工上下班接送班车,不得抵扣进项税。

(33) 非公司名下车辆 ,费用不得在公司报销列支(租给公司的除外)。

(34)不同法人主体之间 借货还货 ,虽然不涉及货币收支,但依然是销售行为,应当缴纳增值税。

(35)企业将银行借款或自有资金 无偿借给 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涉及增值税风险。

(36)宣传活动 赠送礼品 ,须代扣代缴个税。

(37)资本公积 转增资本 ,如果涉及个人股东,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因此,不要直接转增资本。股东个人借款转资本,也存在类似风险。

(38)“外账”附件与“内账”明显不一样,包括版式、纸张、签名等。

(39) 几乎没有白条 ,与当前的环境不符,可能提示还有一本账。

(40)差旅费用、招待费用等少得可怜,明显与公司规模不符,提示可能因为现金流不足,有大量费用没有入账,或者,有大量白条费用进入了“另一本账”。

老板和财务人员,如果把这些方面规范了,基本上就可以“安然入税”了。


精选资料推荐:

1、建筑业会计账务处理大全.zip

2、财务分析报告.ppt

3、2020财务年终总结合集.rar

4、财务合同管理大全.doc

5、2020年最新18种税费的会计分录.pdf

6、 财务报表分析工具.xls

7、财务报表指标分析模板.xls(直接套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