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每当提起山东,首先映入我们脑海的,正是杜甫的这首《望岳》。
而齐鲁大地之上,壮丽的不仅是大好河山,还有这里传承几千年不绝的淳厚家风。
家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孕育出的优良传统;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民族绵延不衰的风尚与传承;
家风,是流传在华夏大地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的延续与发展。
而在当下,“家风”不仅仅是一个家族得以兴盛的文脉根基,更是可以令一个民族在高速发展中不致误入歧途的“掌舵人”。
良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纪录时间》栏目,将诚意奉上纪录片《齐鲁家风》,和诸位良友一同品味弥漫在齐鲁大地上醇厚的家风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承不绝的文化渊源。
9月7日-9月20日(除
9月
10日/17日)
每日06:52-07:22
9月16日-9月27日
每日18:00-18:30
9月17日-9月28日
每日00:20-00:50
9月18日-9月30日(除9月24日)
每日07:44-08:15
10月2日-10月13日
每日06:30-07:00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重要场合强调“家风”和“家教”的重要作用——“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由此,家风被提到了“家风连党风、家风汇国风”的重要地位。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家风”更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本源上深入剖析,植根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之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了中国人的传统道德,与中国人的“家风”传续一脉相承。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历来是中华大地的礼仪之邦。从这里发端的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的演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根源于儒家文化的“齐鲁家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家风”的典型和代表。“齐鲁家风”从山东发端,滋养着每一位中国人。因此,齐鲁家风不仅是齐鲁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齐鲁家风》,以每集50分钟的篇幅,透过“诗书传家”、“孝义格天”、“诚信天下”、“德廉为本”、“家国天下”、“和而不同”六个角度,纵横古今,以宏大的格局、丰富的史料以及细腻的表述方式,通过40多个生动鲜活的古今人物故事,充分展现了优秀的“齐鲁家风”的源头和传承,完美地诠释了“齐鲁家风”的深刻历史和现实意义。
孔子、孟子、管仲、晏婴、范蠡、颜回、曾子、诸葛亮、秦琼、颜真卿、辛弃疾、戚继光、郑板桥、刘墉、张自忠……一个个中国人熟知的名字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一个个令后世敬仰的人物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家风文化与传承?
从田间地头到高等学府,从朴实的农民到平凡的城镇家庭,从中国到世界,齐鲁大地上萌发成长的家风文化,如何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绵延不绝?传统的家风家训,又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传承发展?
《齐鲁家风》专家版“观看指南”
作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齐鲁家风》总顾问,王志民觉得这个片子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很接地气,讲身边事,讲老百姓的事情,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可能去做的事情,通过这样一个片子,它就有一种导向,广大群众看了以后会感到很亲切,它是谈的家庭的事情,是一个家庭风气的树立,每个人看完这个片子之后,都可以得到一种教育,得到一种启发,一种鼓舞,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