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选堂
“智选堂”是国内唯一定位于高端专业服务行业(金融、咨询、法律、审计等)的新媒体机构,提供高端专业服务行业跨行交流平台,并帮助领先企业客户获取高端专业服务领域的最新洞察和服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工信数字化转型  ·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5年工业互 ... ·  昨天  
陕西工信数字化转型  ·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5年工业互 ...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日历抢购中(抄经册、红包可单独下单) ·  4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日历抢购中(抄经册、红包可单独下单)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选堂

为什么优质的「校友网络」,在头部咨询公司才有?

智选堂  · 公众号  ·  · 2021-03-31 09:00

正文

1
离职邮件


1 月初,在入职培训前几天我收到了B司邮寄到家的Welcome Kit:手机,电脑,印有公司logo的背包,还有一小袋入职礼品。


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到办公室,一切手续和入职培训都要远程办理,我苦笑了一下,开启了电脑。


贴心的IT同事已经把该有的系统,软件和邮箱等都已预设好,我下意识地打开了Outlook邮箱:

几封未读邮件里,有的是IT方面的确认邮件,有的是公司发的通知,没什么特别的,但有一封邮件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强烈的兴趣。


那份标题为:“Farewell to T”(和T同事的告别)的邮件由B司意大利的CEO发出,收件人是所有南欧办公室的同事。


里面第一句话写的就是“Please join me in welcoming a new member of our Alumni Community: T”

(大家来和我一起欢迎T同事加入我们的校友大家庭吧!)


之后邮件的正文里,详细地介绍了T同事和B司的渊源:

几年前加入的公司,在公司做了什么贡献了,大家对他感谢至深;T之后的去向:他将要去加入一家在荷兰的AI创业公司,希望他之后的创业和职场道路一切顺利。


在邮件的结尾处,又点了一下开头:

T,你知道你只是从B司离开了,但是欢迎加入我们的Alumni Community,之后山高路远,后会有期。


那封邮件发出之后,当天公司里从合伙人到咨询师,各个等级曾和T工作的同事都特别回复了邮件,有的只是简单精炼地告别,还有有的写了一封长信细数了之前和T一起工作过的美好时光...特别暖。


当时我就震惊了,这其实就是个员工离职,这家公司居然可以自上而下以这种方式来积极正面地庆祝这件事情。



后来我发现,每次有员工离职,无论是什么级别的,也都会以这种方式告别B司,与此同时加入Alumni Community。


2

神秘部门


不久后,我还了解到公司内部有一个我前所未闻的部门,名叫“战略调岗”。


这个部门在HR旗下,负责的是这么一件非常反常识的事情:

它会不定期地给公司内部的咨询师们发送外部的工作机会,这些工作机会都来自B司的客户们。


每个月我都会收到几封来自这个部门的邮件,邮件内容大致是这种类型的:

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啊 ~ 我们这有一个XYZ公司的Open Position,是要去负责某个业务的(比如Strategy,Marketing,Transofrmation,等等),XYZ公司给出的条件大致是这样的...,他们具体要求大致是这样的...,感兴趣的同事请联系我啊。


第一次收到这个邮件时,我又震惊了。


一家公司居然可以这样主动地把自己公司内部花大量资源招聘和培养出来的员工往外送。


但转念一想,好像又很好理解:

这群优秀的咨询师如果想走,通过其他途径也能轻易地走 - 为什么不做这样一件成全三方的事情呢?

既帮客户填补了他们的内部空缺,又帮自己家咨询师找到合适的下家,同时还为公司本身壮大了Alumni Community。


对于B司来讲,壮大校友网络这件事的重要性似乎一点也不弱于为公司本身招揽和培养人才。


其实对于Alumni Community,也就是校友网络这件事,我们在学生年代开始就耳熟能详了:各大学在搭建,像AIESEC之类的学生组织在搭建,像得到App这样的成年教育机构也在搭建着。


一个好的Alumni Community可以带来的各种价值能使身处其中的各方stakeholders都有很深的受益。


但如果我们纵观一下企业圈,似乎只有少数的咨询公司才能真正搭建出成熟优质的校友网络。


其他公司要么根本不在意,要么只是做了一个形同虚设的Alumni Network名号,即使有做得还不错的 影响力也难以和头部咨询公司的相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为什么只有头部咨询公司才愿意 且才能搭建出一个持久并有巨大价值的Alumni Community?



3

为什么头部咨询才有?


对这个有趣的问题,我也做了一些思考,感觉想下来无非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1)首先,这是在招聘人的环节就已经决定了的


虽然面对科技公司们的竞争,咨询行业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已经无法和过去同日而语,但是那一小撮金字塔尖的头部公司仍是很多人的向往,且以招人严苛而闻名。


所以一开始,面对大量的可选候选人,这些公司们就能在里面主动挑选到那些有着卓越背景,特质相似 (前文链接: 你适合进入咨询行业吗?看这六点 - 有着强烈好奇心,无比的内驱力和坚韧耐力的那一小波人;然后再在那波人里最终筛选出和公司价值观契合度更高的人才。


所以这些被选入头部咨询的人本身就是十分类似,且对公司价值高度认可的人。


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免不了惺惺相惜,大家都以和一群卓越的人一起工作为傲,以为一家三观相同的卓越公司工作为傲。


由此就有了强烈的价值归宿感,所以之后即使离开公司,这群咨询师们还是会认为他们仍属于这个集体,仍愿意一起来共建这个集体,只是名号改动了一下 - 换成了Alumni。



2)然后,这是由咨询特有的工作环境和节奏决定的


在咨询的经历里,工作和公司必然会占据生活的很大一部分:

每天从早到晚的工作时长;

遇到困难的项目,和同事们,上下级们一起打怪,一起解题;

时常到前所未见的地方出差,和同一家公司的小伙伴们朝夕相处,体验着各种差异的文化;

等等。


这些人生中原本就让人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都自然而然地烙上了你所在咨询公司的名字和颜色。


所以即使将来离开,心中也自然仍留有归属感,校友网络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归属感聚集在了一起。



3)最后,这当然是由Alumni Community这个组织在咨询业能带来的巨大价值决定的


对咨询公司本身来说,对于出走的咨询师来说,都有巨大的价值。


对这些咨询公司本身来说,他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搭建运营这个网络,做的 其实是“和人才建立长期关系”这件事。


当初花费大量的成本招聘来了人才,后来又费劲心思地去培养,如果可以自然地留住人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们要走,又为何不持续地和他们保持链接呢?


这些离开的咨询师们一般来说都能在某一个领域发光发热:

之后他们可能带着更多的行业经验回来,可能为老东家在他们新的公司带来新的项目机会,又或者他们至少可以以行业专家的身份来协助老东家完成一些比较困难的项目吧。


所以咨询公司搭建Alumni Community这件事,真的是又有远见,又大气。


而对于那些曾出走的咨询师们来说,除开上文提到的强烈归属感,也能通过校友网络持续地和那一群有类似特质的优秀人才持续保持某种意义上的紧密联系:

若去了甲方企业,之后能通过老东家的“战略调配”部门找到气味相投的人才;

若去了创业,也能在那个Alumni的平台上结识可能的合作伙伴,了解行业信息;

又或者只是单纯地通过参加各种校友活动,来结识一些有想法又有干劲的朋友...等等


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可贵的资源和nework。



很有意思的是,纵观各行业,似乎只有头部咨询公司们,才能真正聚齐上面的那三个方面,来真正搭建出一个有效的网络:

一般的咨询公司难以做到第一点;


顶尖的甲方企业难以做到第二点,第三点也很难做到上面描述的那个程度;


而顶尖的投行,虽然第一点和第二点和头部咨询高度类似,但第三点 - 校友网络的价值产出方面,可能还是无法比拟咨询的:比如,出走的咨询师们可以去甲方给老东家带项目,也可以在老东家给新公司招人,仅仅这点上,考虑到投行出来的人可能到甲方企业原本不是主流,就无法来作比较了。


所以,头部咨询公司们能脱颖而出,搭建起那些长期优质的Alumni Network,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那些出走的咨询师们,也都乐以校友的身份自称,都乐于在LinkedIn等社交网络平台上给自己贴上诸如“Ex-Mck”,“Ex- BCG”,“Ex-Bain”的标签。


4

尾声


对于进入头部咨询这件事,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看法。


在CH聊天时,一位同事给出过这么一个观点: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公司不过是一群人创造出来赚钱的一个工具,评判你能否进入的标准 不过就是看你能不能为他们赚更多的钱,所以,进了MBB没什么了不起的,进不了也不代表你的人生是失败的。”


这个价值观太正了,我是非常赞同的 - 人生本来就该是多元,咨询之外也大有广阔的美景。


但如果咨询原本就是你心之所向,要是能到头部咨询公司里走一遭,还是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结识那群追求卓越的人,进入那个能持续地和气味相投的人们保持紧密连接的终身校友俱乐部...


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可以创造很多东西。


昨天看到一位已离开咨询公司多年的前辈的个人简介里有这么一句话:



我心领神会地笑了。

推荐阅读

咨询顾问式的PPT怎么画?

咨询人,是怎样过冬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