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一个最新披露的数据:一季度公募基金大幅减仓科技和创新药,电子的仓位从14.26%减到了12.40%,医药仓位从14.80减仓到11.90%。大幅加仓了电力、资源和银行,电力仓位从8.85%加到了10.14%,资源股从4.16%加到6.08%。
简单理解,就是机构大幅加仓高股息,减仓科技和医药。
这两年公募基金追涨杀跌极其严重,经常都是反指,比如去年一季度,他们大幅加仓游戏和算力,结果没多久游戏和算力就炸了。
这几年公募主要朝网红的方向发展,什么火爆他们就买什么,以此吸引基民来购买,然后把他们套牢,赚管理费。
这已经和基金经理的水平无关了,完全就是流量生意,只要可以吸引人来买基金就行,基金赚不赚钱,这都是次要的,因为公募的提成和业绩无关,只和管理费有关。
说实话,这个模式真要改一改了,提成机制不改,主动基只会越来越臭。
总之,大家谨慎搞高股息,现在拥挤度太高了,我隐约觉得这个方向要炸。
........
今天在整理净利润断层股,发现很多超跌的微盘股,只要一季报业绩稍微好那么一丁点,次日股价就会跳空高开,然后走出强势的净利润断层形态。
我理解,这也是一种预期差。退市新规出来后,原来市场预期微盘股大多都是要退市或者ST的,但实际上有些微盘股一季报业绩是非常不错的,压根没任何退市和ST的风险,这就是预期差。
这也是选股的一个思路,就是去找到那些一季度业绩还不错,然后走出了净利润断层的超跌微盘股,这种大概率后续还会持续走出修复行情。
再介绍一下净利润断层,它有两个核心:
1.“净利润”:指净利润惊喜,也是通常意义上的业绩超预期。
2.“断层”:指业绩公告后的首个交易日股价出现一个明显的向上跳空行为,这个跳空通常代表市场对业绩报告的认可程度以及市场情绪。
举个例子,3月11日断层的小盘股航亚科技,市值49亿,断层后一路上涨,一个多月+21%。
总之,这个思路不一定100%可以赚钱,但比瞎选要强很多。
-------
消息面:
1. 昨晚美国公布4月制造业PMI为49.9,预期52,服务业PMI为50.9,预期52。
这份数据说明美国实体经济变弱了,所以,美联储降息预期又回来了,最新预期已经提前到7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