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吧
社会学吧最早创办于2004年,我们坚持以促进中国群学发展为宗旨,服务于广大社会学师生和爱好者。严肃但有情怀,专业不失玩乐!和我们一起热爱社会学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先生说  ·  让老师交护照成了常规操作? ·  5 天前  
文先生说  ·  让老师交护照成了常规操作? ·  5 天前  
新华社  ·  郑钦文为什么这么火? ·  5 天前  
央视新闻  ·  他们曾经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争气! ·  1 周前  
人民日报  ·  2天救3人!玉苏普江·艾比布拉,受到表彰!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吧

宗教与社会科学:概念澄清与界定 Religion in Social Scientific Perspectives

社会学吧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12 18:58

正文

概念澄清与界定
宗教与社会科学

     

房间里的大象(An elephant in the room)是英文中的一个俗语,指的是生活中存在的某些现象,我们随处可以感知到其存在,但却由于某些原因,大家似乎都对此问题讳莫如深,而宗教就是这些“大象”中的典型。这篇文章将努力以为非专业读者而写作的专业文章(Expert knowledge for the non-experts)为目标。通过文章,我希望能够对涉及宗教社会科学的相关学者型理论概念进行简要的澄清与界定。

一、当我们谈宗教时,我们在谈什么?

在英文语境中,宗教,Religion,一词通常被认为来源于拉丁文词源Religare,意指关系(relationship),即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所认为的,人类界与自然、以及超越界神明或某些神秘力量之间关系的集合。又说源于拉丁词根Religio,暗示了一层人类对于超自然领域未知的敬畏心态。今天英文中尊敬(Respect)一词即出于此词根。


反观中文语境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源自儒家经典《中庸》开篇的语句,或多或少告诉我们中国语言文化中对于这一词,并不像西方基督教文明中所强调的,宗教的核心是对某种教义教条的认信(Believe);倒是更多地强调了宗教中实践(practice)的层面,即宗教不是靠的,而是靠的。而中文中这一词,似乎也有强调中国宗法宗庙等社会传统对于人们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方面的教化作用


从以上简单的从词源出发对宗教的界定中,我们或许能够发现宗教中所包含的一些元素(Elements):超越界/超自然界(The transcendental/supernatural, 即鬼神灵),自然界,人类界,社会传统,伦理(Ethics)。针对如此复杂的研究对象,在西方学界,对于宗教研究所处的学术领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蜕变与转移。


今天的西方学界,以欧美、尤其是使用英语的国家作为代表,其社会与学术传统已被打上了深刻的基督宗教烙印,因此在其传统意义上的语境中,宗教一般仅限于指称基督教,并有限地延伸至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此三大世界一神论宗教。这三种亚伯拉罕宗教1尤其注重自身神学教义体系的建构,因此在现代以前,西欧宗教的研究一般集中于神学院中,以探讨各类由形而上学开始、通过逻辑论证与宗教经典的配合所产生出的教义神学(Dogmatic theology)为核心。西欧的此种宗教研究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现代社会学/人类学开始,将宗教概念的范畴拓展至少数族裔、或边远部落的人类原始宗教信仰与实践,并将之纳入科学研究的范围。


而在今天的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例,除诸如牛津、剑桥、杜伦大学等老牌名校仍保有其建校之初所设立的独立的神学院外,对于传统(基督教)教义神学的探讨已日渐退出世俗大学(Secular universities),而对世界各大宗教传统的综合研究,开始归入到从神学院分设出的宗教学学院/系/部宗教神哲学院/系/部,例如英国的伯明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与兰开斯特大学 (The Lancaster University)2。另有部分大学,如诺丁汉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国王学院等大学,仍在坚持以基督教研究为基础的前提下,开始日渐注重对基督教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圣经的历史批判、教义神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并将比较宗教(Comparative Religion)的范式引入学科建设中。更多对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宗教现象(Phenomena of religion in human society)的研究与探讨,则逐渐被纳入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范畴。


由于人类学与社会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论中的认知理论(Methodological epistemology)是基于现象学(Phenomenology),即日益弱化对宗教教义教条(Doctrines and dogmas/)或信条信规(Beliefs)的神-哲学层面的探讨,转而研究此宗教以及其所牵涉的相关人类-社会现象,即宗教中属于人的维度(The human dimension of religion),因此,对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才成为可能,也才能诞生出诸如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心理学等社科的学科分支。然而,由于西方大学对于启蒙运动世俗主义的继承与秉持,今天在世俗大学中进行社科宗教研究的学者们往往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即一方面该类学者的研究不为高举神学大旗的学者们所接受,另一方面,在社会科学院系中,也往往处于一个相对边缘的地位。然而,随着(下文中将提到的)当代社会中去世俗化/逆向世俗化现象日渐凸显出来,学者们的尴尬境遇也正在被逐步改变。

二、“宗教学宗教社会学辨析

在英文语境下,宗教学称为Religious Studies,严格意义上讲,宗教学并非一个独立的学科(Discipline),而称为宗教研究领域”(The field of religious studies)更为恰当。因为宗教学在西方学界所指的,是从各类社会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等)与自然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病理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的不同独立学科路径出发,采用科学方法论(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为依托,对人类的宗教现象进行研究的一个极为广泛的研究领域。


在西方学术传统中,若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n academic discipline),则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研究方法论支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同时有相关认知理论/知识论(Epistemology)与本体论(Ontology)为依托。而由于人类世界中宗教现象所涉范围极广,包括:(关于超自然/超越界的)教义系统、教条律令、教主、仪式、组织机构、道德伦理、神圣文本、宗教(思想)史、艺术、信众群体、个人行为实践等诸多元素,单一学科无法完成此种综合性的学术研究。这些元素中,某一个或多个元素共同作用时,即可能产生出宗教的某一个向度/维度(Dimension)。例如,当某一宗教创始之初,出现一位道德品行良好并极具魅力的教主时,其极有可能通过一系列道德教化式的教义传播而吸引大批信众群体;信众出于认信并尝试对此教义系统进行的实践时,宗教的伦理向度(Ethical dimension)就展现了出来。


宗教史学家尼尼安.斯马特(Ninian Smart)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提出了关于宗教六大向度的分类,即教义教条向度、神话/神秘叙事向度、道德伦理向度、仪式仪轨向度、经验体验向度、社会性向度3。当代西方宗教研究即运用各大学科的方法,针对宗教现象中的某一向度或多个向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于社会学家而言,社会学注重对宗教现象在人类社会中所呈现的种种方式,以及宗教的社会功能、结构、组织、参与者等元素,及其之间的种种关系进行描述,同时借助现有社会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与诠释(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当现有的研究范式(paradigm)或理论(theory)与所收集到的经验证据(empirical evidence)不相符、或无法进行诠释时,研究者则可依据自己的经验证据对该范式或理论进行挑战、修正,并提出新的理论。


举例而言,当代宗教社会学中的一大理论范式为世俗化原理的假设(the assumption of the secularisation thesis),简言之即为随着现代性的日益推进,宗教对世俗世界的各方面影响将愈加势微,以至于完全退出人类历史舞台(The more modernity, the less religion)。该范式的代表人物之一,即当今世界非常著名的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又译贝格尔)。其出版于1960年代末的当代社会学经典《神圣的帷幕》(The Sacred Canopy)对宗教的消亡做出了预言。然而,直到1999年其编纂出版的《当代世界的去世俗化》(The Desecularisation of the World)一书中,伯格结合自己多年来对世界宗教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变迁的观察,同时基于大量当代社科宗教研究成果,全面驳回了自己当年对世俗化原理范式的坚持,转而呼吁当代宗教社会学界建立新的,如宗教多元主义(Religious pluralism)等新的理论范式4

三、小结

这篇短文中,我从宗教一词在中西文词源中的简单探讨开始,简述了“宗教”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并简单介绍了西方学术传统中对宗教研究的发展与转变,指出当代社会科学宗教研究传统中,对宗教现象中属于人类向度的重视。文章进而简单解释了Religious Studies一词在西方学术语境中,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而是一个综合了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的研究领域。最后,文章简单提及了社会学对于宗教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简要提及了当代西方宗教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注:

1 Abrahamic Religion。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宗教经典中,共同承认亚伯拉罕为始祖。

2 此二所大学对宗教学的研究与重视可以归功于当代著名宗教学家尼尼安. 斯马特(Ninian Smart)和约翰. 希克(John Hick)等人。

3 Smart, N. (1968). Secular Education and the Logic of Religion. London: Faber.

4 也有学者提出所谓的世俗化去世俗化现象是同时发生的,而宗教研究的学者应打破这种人为地对宗教进行神圣-世俗公共-私人个人-群体的简单二分法。持此种论调的学者们亦提出了生活中的宗教/日常宗教(Lived religion / Everyday Religion)的新的研究范式与路径(Approach)。该系列文章将在后期对此范式有所涉及。


文章来源:宗教学术研究(rabbithair2016)

本期小编:小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