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文 | 宗城
发出有关香港的推送后,我一宿难眠。
那是我找朋友的约稿,她是在港阅读的内地生,恰逢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我请她谈谈内地生在香港的感受。
当时我的第一念头是:
“不要碰禁区。”
“不要碰禁区。”
“不要碰禁区。”
......
可是,禁区具体有什么呢?
我要怎样,才能把握这条线?
直到推送前最后几分钟,编辑问:“这篇安全吗?”
“我不知道。”
推送发出后四个小时,波澜不惊,本以为可以喘一口气,这一次算是避开了雷区,结果深夜打开一个人的评论,我的神经再次绷紧。
“已投诉,感觉这篇政治倾向有问题。”
“为什么你不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看法你就要用投诉来解决?”
“宣传分裂主义跟宣传邪教一个性质,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不受言论自由保护。”
万万没想到,我拜托朋友写的稿子,本意是提供一个内地赴港学子的视角来观察香港的文章,成为“宣传分裂主义”。
因为别人投诉被删文的例子并不少见,我自己就曾经历过。那一次我写了一篇文章谈论某明星,由于文章中存在批评之词,所以招致那位明星的粉丝不满,有人一气之下点了举报并在评论中说了出来。很快,我再也打不开那篇文章。
今年微信群里讨论文章是否敏感已成例行公事。连续多日,我所在的几个做内容的团队都在反复斟酌文章的尺度,群里常会蹦跶出这样的话:
“这篇文章如果推送,有风险不?”
“我建议先不要,内容太敏感了,连擦边球都打不了。”
“这一段内容如果推,有被封号的危险。”
“删节版也悬。”
最后,有的文章以删节版的形式发出,有的文章,干脆搁置在备稿库里。
我们不希望成为一腔热血的自尽者,拿整个号的命运做赌注,螳臂当车,被压过的碎屑只会沉入大海。我们常常勉励同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更多时候,柴还没烧起来,搞内容的人就不堪重负,先行撤退了。
内容创业走过夏天,正在经历不知持续多久的秋天。其中,做严肃内容的很不好过。尽管《新榜》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一项针对500强大号的调查中,依靠转载的公众号受到的冲击和流量下滑比原创账号严重得多。”而中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2017新媒体蓝皮书也指出:“高质量内容一直有市场,取得最佳传播效果的前提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呈现方式与呈现时机。”
但我担心调查存在幸存者偏差。
那些已经死了或者正在垂死挣扎的严肃内容提供者,并没有进入以流量为指标的成功圈子中,自然很难被考虑在内。
标一个原创,并不代表你就是在做严肃内容。如果你足够无耻,你完全可以把不同人的段落剪辑拼凑,只要字数够,在推送中依然可以标原创。
你不想那么露骨,做一个不付费的搬运工还想立牌坊,那你还可以洗稿。洗稿的花样,不需要我科普,诸多大号已经现身示范。
关于洗稿,某月某日我曾说过一段偏激话:
“听说微信公众号要弄阅读付费,我更关心什么时候弄出惩罚洗稿的机制,并扶持长期维持发布原创文章的公众号。
这一年为某团队供稿,会感慨团队每天保持推送宣传文章,大多都是团队的人首发于XXX的,却还不如一些靠转载别家爆款和洗稿的号有传播度。劣币驱逐良币,要转载和洗稿成本太低,效果又好,而保持原创需要创作、审稿、编辑等等工作,在比拼时效性和传播度的时候就很吃力。有的媒体背后有大金主,还能重金邀请知名作者,原创加推广不必发愁,但那毕竟只是少数。
这些年,洗稿和频频转载号也变聪明了,它们前期靠洗稿和转载推广,等有一定用户群,有金主愿意扶持后,就摇身一变,打上“支持原创”的旗号。
我觉得这个套路很熟悉,好像有谁用过。”
不要以为谈情怀、喊口号的人就有认真做事,扯大旗作虎皮是我国剽窃者的优良传统。
而真正做内容的,有时候就是放不下自己的身段。
我没有资金和时间做覆盖全网的调查,但据我个人以及周围主打内容的自媒体运营者的反馈,今年维持内容尤其是严肃内容的更新已经举步维艰。有的内容团队,不依靠金主,纯粹是志愿者维护,面临的问题是付出与收入完全不成匹配,而且越做下去,流量没有上去反而下滑,自己辛苦原创的内容传播有限,团队内部的难以为继也愈发明显。而有的团队,早期它有资金,可是金主发现:做深度内容的又浪费精力又赔本,反而是“浅内容”或者追热点、做爆款活动事半功倍,于是一点点甚至直接一刀就砍掉给深度内容的资金,让他们自生自灭。
今年是严肃内容产出公号的淘汰年。注定有一批人要提前下船。
有的团队尝试进军小秘圈;
有的团队宣传起直播;
有的团队不再一天一更;
有的团队开始放下身段接软文
......
但一些读者不买账,开始唾弃它们。
“你变了,你也屈服了。”
“说好的专注内容呢?”
“你和那些营销号,原来都是一丘之貉。”
他们对高尚者习惯苛责,对卑鄙者总是宽容。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内容这东西,当爱好可以,有空捣鼓捣鼓,也挺好,但如果全身心投入,还信了内容创业这鬼话,没有后台撑腰、没有金主维系,单枪匹马八成会两手空空。
两年前甚至一年前,多少人看中公众号的热潮,眼红若干自媒体的成功,急匆匆地入场,琢磨着分一杯羹。毕竟弄自媒体手续少,又符合潮流,看上去省心省力。结果才刚过一年,在场的诸多自媒体就疲态尽显,谋求转型,而曾经想入场的,也开始举棋不定。
前有信息过剩,后有其它平台分流,头上还压着老大哥,创业者倒被磨成了家长社会中的媳妇,小心翼翼地维持那尴尬的分寸。每天更新自以为拯救垃圾池的内容,眼睁睁看浏览率不升反降,守着萧条的后台,每天一块钱入账就不错,还要强撑着情怀,忽悠人接盘。最后终归是耐心磨尽了,悄悄离开这城池。
哪里有什么内容创业,不过是城里人为新楼盘大卖想的体面话,看似靠内容红的,其实卖的是IP,是人设,是人脉,佐以精心的营销和推广。深度的内容仍然坐它的冷板凳,反而是让一般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富有冲突性的浅内容,更能凭借地利招摇过市。例外当然不是没有,但你需要有足够的财力供养团队、包装内容、寻求合作、策划热点,挖掘内容的传播性,其次你还得有够硬的后台,帮你在一次次擦过禁区时解除警报。这种资本,想来不是平常人家所有。
所以,写东西、做研究,别指望它让你红,帮你快速变现,要指望,你去别家瞧瞧,否则,久而久之,你就可能落到坑里自怨自艾,反而找不到捣鼓内容最初的喜悦。
内容创业者的困境,还在于他们要面对有别于纸媒时代的网媒时代,他们面对的读者的阅读习惯已经大变。
媒介塑造一个人的阅读感觉,昨天你也许能沉下心来在书房读一本《历史意识的维度》,但如果把阿隆这本书的内容搬运到自媒体上,哪怕只搬运一章,有多少人愿意耐心看完?
在自媒体上发的文章,经常要把最犀利的观点放在开头,并且大量分段,一段还要规定不得多于几行,一篇文字,中间还需要插上几张配图,这就是创作者向网络媒体的媒介属性及读者感受妥协的体现。
前些日子单读推了一篇哈罗德·布鲁姆的专访,这位大师向来以直言著称,说出的话不乏争议,但有一段话于我心有戚戚:
“美国的民主制度正在崩塌,因为人们再也读不了书了,我们生活在屏幕时代:电视屏幕、电脑屏幕、电影银幕。人不再阅读,也就不再思考。”
布鲁姆从美国的民主制度谈到阅读与思考的练习,真正的内容,亦是阅读、思考加上观察世事的产物,好的内容能够启发人思考,但今天流行的是“假内容”,吹嘘自己短短时间就让你读懂XXX,起到的却是阻碍人思考、教人惰于面对复杂内容的作用。
这不是内容的大幸,而是加速内容慢性死亡的帮凶。
我提倡阅读,提倡阅读严肃内容、思考复杂议题,只有重塑逃避阅读之人的勇气,一步步激励他们敢于面对复杂,内容生产者才更有希望收获自己的稳定读者。
在一些人的预设语境里,阅读成为一件非常复杂的事,一定要别人催着哄着,他才肯咬咬牙翻过第一页。他读不过十页就犯困,读完十页不得要领就想放弃,他需要别人告诉自己,为什么我非得读这本书?我读这本书如何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他才肯读。
阅读真的有那么难?很长时间内,对于我而言,这就是随手给自己添乐子、打发时间,或者开始一次新的思考的事情。我会在自己住的地方屯一批书,电脑里也留着些PDF,就像吃东西一样,根据心情来选择读哪一本。也许想清闲些,就读一本《夏济安日记》,日记、杂文的文体读的比较顺;想学专业知识,就翻阅《古典诗词丛杂》、《文学论》;想在伤心时更伤心一点,就回顾《了不起的盖茨比》,耳边是Lana Del Rey的《Young And Beautiful》;实在想图个乐子,看本洋学者的刻薄话也无妨。
书,尤其是经得起咀嚼的书,不是一两句简单话就能概括的,那些打着“XX分钟读懂一本书”旗号的先生们,只是技巧上好过路边喊你“租房吗”的阿姨,本质上谁也别瞧不起谁。明白话要说,但标榜自己很短时间就能把一本好书说明白的人,在解读中往往会选择将一本书公式化、去逻辑化、平庸化,他的娴熟自如,代价是这本书真正难啃的地方都被他用话语术抹过去了。他提供给你观点,但不提供思考,他在本质上就是逃避思考,因为思考是一件很磨人的事情,可他不希望你折磨自己,他希望你放弃思考,主动来听现成的答案。
所以,今天假内容的火爆只能说明很多人更喜欢回避思考,无法以此为凭证,吆喝:“内容的春天到了!”
雪莱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所以内容创业者们,也大可不必绝望,如果在秋天时用尽情绪,那么到冬天,便只剩麻木的灵魂。
春天真的会来吗?
也许。
但大家首先要熬过秋天。
- END -
文字 | 宗城
编辑 | 吴宪达
图片 | 肖申克的救赎
今日话题
你还在坚持内容创业吗?
长按二维码,关注706青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