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12日,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叶甫盖尼·奥涅金》即将登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以震撼人心的俄式审美刷新你的观演体验。
上海站演出将于1月29日(今天)下午3点正式开票。
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Eugene Onegin)由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制作,节选自俄罗斯著名文学家亚历山大·普希金同名诗体小说中的章节,“幻想现实主义”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对其做出了独特而当代的戏剧解读。
该剧2013年2月13日首演于莫斯科,已获得诸多奖项:“俄罗斯戏剧家协会最佳剧目奖”、“金面具奖”、意大利“斯帕莱多戏剧节”特别奖……并曾受邀赴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等地巡演。
2017年,《叶甫盖尼·奥涅金》曾作为第五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来到中国,甫一亮相便技惊四座、一票难求,被评为2017年中国剧坛最无可争议的“年度神剧”之一,豆瓣评分高达9.5分。
“整出剧壮丽、忧伤、深沉、怪诞,诗意流淌,想象飞扬。演出每晚都在观众的一片惊叹声中持久地谢幕、并被热烈地刷屏。”
《叶甫盖尼·奥涅金》先导片
里马斯·图米纳斯版本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并非是完全照搬普希金诗体小说。他选择的主题是塔季扬娜对奥涅金的爱情故事,一个带有序幕和尾声的故事。
作品在角色的回忆和想象中展开。我们从奥涅金的房间到他乡下的庄园,接着又进入附近拉林家的庄园,然后又到了莫斯科,最后又回到奥涅金的房间。
剧中事件的大小不停在变化:从喧闹的盛典到幽静的沉思,从熙攘的人群到孤独的追忆,一切都来自于过去,就像塔季扬娜已成碎片的情书,封存入镜框,悬挂于奥涅金的扶手椅旁的墙上。
回忆里的景象被分割成过去与当下、现实和想象。
台上有两个奥涅金,年长的那一个回忆起四分之一世纪后的事件,唤出参与其中的年轻的那个他。台上同样还有两个连斯基,一个青春年少,但经历了那些导致自己因决斗而丧命的事件,另一个是奥涅金想象中自己白发苍苍的老友,那个如果当年未殒而本该是这样的连斯基。
还有一个角色,不是普希金笔下的人物,但似乎源自青年普希金所处的时代,源自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他和奥涅金一样饱经沧桑。
这是一个退伍轻骑兵,劲头十足,但因战争致残,睿智但落魄潦倒,一个凡事爱和人理论的酒鬼。他被赋予了作者的声音和介入事件的权利,导演借他传递着“……理性的冰冷暗示,和痛心故事的记载”。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19世纪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普希金的主要故事线之间夹杂着体现当时首都和各省俄罗斯人民日常生活、思想、性格、习惯的场景。里马斯·图米纳斯的这一作品也向主要情节之外作了延展。
比如,塔季扬娜的命名日庆祝会被忧郁的氛围包裹着:这既是塔季扬娜对她爱人的渴望也是确实存在的“俄罗斯式忧郁”,这一深刻反思的主题被很多诗人和哲学家认为是对忧伤、深深的怀旧和纯粹的俄罗斯式心境的一种表达。
值此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叶甫盖尼·奥涅金》即将开启北上广三地巡演,5月2日-19日先后登陆广州大剧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敬请期待。
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
里马斯·图米纳斯曾获得过俄联邦国家奖、立陶宛国家奖、友谊奖章。他在俄罗斯和欧洲的各个舞台已排演近30部戏剧作品,其中包括索福克罗斯、莎士比亚、莫里哀、戈尔多尼、席勒、格烈波耶夫、普希金、雷蒙托夫、契诃夫、卡诺维修斯、伯纳等众多剧作家的作品。
里马斯·图米纳斯擅长通过充满诗意与想象,深刻呈现俄罗斯精神生活内涵的舞台杰作。他在舞台场景和故事发展线等方面进行了更多的创新,多方位立体化呈现出一场震撼的史诗级爱情故事,给观众留下巨大的感受空间。
媒体评论:
一部痛苦而鲜活的话剧,不可磨灭的无言时刻,引人注目的美。——《纽约时报》
最为卓绝的是这部作品的统一:在那些特定的时刻,某种情绪支配并渗透一切。——《卫报》
我曾在剧院里所拥有的最为卓绝的夜晚之一。——《电讯报》
这是一次对亚历山大·普希金伟大的诗体小说惊艳、震撼、巧妙且幽默的重新思考,它让我们得以一窥作品幕后和原作字里行间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