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T影像百科
CT、MR医学影像前沿介绍,影像诊断/技术交流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出来相亲了 ·  18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跳崖了 ·  昨天  
鸿洋  ·  GPU硬件加速提升渲染流畅度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广州员工奴性事件 ·  昨天  
鸿洋  ·  ActivityTaskManagerSer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DT影像百科

膝关节解剖及半月板损伤的MRI影像诊断

MDT影像百科  · 公众号  ·  · 2024-05-25 14:44

正文

重要提醒: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 关注公众号 ,设置“ 标星 ”,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如果你觉得文章好,请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按钮或者分享至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影像百科】推送 的精彩文章。



膝关节韧带系统

  • 膝关节的韧带系统对于膝关节平衡和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膝关节有囊内、囊外韧带加强,限制关节活动,增加关节稳固性。

膝关节主要韧带分类

  • 囊内韧带: 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

  • 囊外韧带:髌韧带、外侧副韧带(LCL)、内侧副韧带(MCL)、腘斜韧带。

前交叉韧带

  • 起自胫骨平台髁间嵴前内侧,止于股骨外侧髁内侧后部。

  • 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维持膝关节稳定 。

  • 分前内束和后外束,伸直时后外束紧张,屈曲是前内束紧张。

前交叉韧带损伤

  • 分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

  • T2WI上判断韧带断裂效果更佳。

  • 部分撕裂直接征象:韧带连续性存在,仅表现为信号增高。

  • 完全撕裂直接征象: 韧带连续性中断,信号增高; 韧带松弛、走形异常或波浪状; 断端回缩; 陈旧性损伤可仅表现为韧带缺失。

前交叉韧带损伤

  • 间接征象: 前交叉韧带和胫骨平台夹角小于45°; Blumenseat角异常; 后交叉韧带角异常; 半月板后移征; 胫骨前移征; 对吻骨挫伤。

前交叉韧带和胫骨平台夹角小于45°

Blumenseat角异常

  • 平行于股骨髁间沟顶的线与前交叉韧带远段部分延长线所形成的角。

  • 正常为负值,其顶点位于后上方;若为正值,顶点位于前下方,考虑前交叉韧带撕裂。

后交叉韧带角异常

  • 后交叉韧带近段部分与远段部分所形成的夹角。

  • 当小于105°,提示前交叉撕裂。

半月板后移征

  • 矢状位上, 外侧半月板后角相对于胫骨平台后移,考虑前交叉撕裂。

胫骨前移

  • 在股骨 外侧髁中央矢状位上,股骨外侧髁骨皮质后缘的切线与经过胫骨平台后缘平行于长轴的线之间的垂直距离>5mm为异常。

对吻骨挫伤

  • 股骨外 侧髁与胫骨外侧平台后缘单独或同时出现骨挫伤,这两处骨质在前交叉韧带撕裂时发生撞击。

后交叉韧带

  • 起自胫骨平台髁间隆起的后部,止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

  • 由前外侧束和后内侧束组成。

  • 在膝关节极度屈曲时,才有限制胫骨后移作用。

后交叉韧带损伤

  • 间接征象: 内侧胫骨平台撕脱性骨折; 关节屈曲时,外力作用于胫骨近端前方导致水肿。

  • 直接征象: 韧带连续性中断,残余交叉韧带退缩、扭曲; 韧带缺如多见于慢性损伤后吸收。

内侧的韧带

内侧的韧带结构分为三层:

  • 外层:缝匠肌及其筋膜, 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 中层:胫侧副韧带, 股骨内上髁--胫骨内侧髁。

  • 深层:半月板股骨韧带, 半月板胫骨韧带。

  • 功能:防止膝外翻。

内侧韧带结构深层

  • 板股部分的附着点在内侧副韧带浅层深面。

  • 板胫部分较板股部分更短更厚,止于胫骨内侧平台关节软骨稍远处。

Humphry韧带、Wrisberg韧带

  • 板股韧带(外侧):起自外侧半月板后角系于股骨内侧髁内缘。

  • Humphry韧带行经PCL的前方。

  • Wrisberg韧带经过PCL的后方。

外侧副韧带

  • 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头,经过关节间隙时有腘肌腱将其与外侧半月板隔开。

  • 功能:防止膝关节内翻,并与膝后外结构一起防止膝关节的内翻和外旋。

侧副韧带损伤

  • 间接征象: 关节间隙增宽、积液;半月板撕裂;交叉韧带撕裂;骨挫伤。

  • 直接征象: 完全撕裂: 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回缩; 不完全撕裂: 韧带内异常信号,韧带走形连续。

髌韧带

  • 股四头肌向下包绕髌骨,起于髌骨下缘,止于胫骨粗隆,是股四头肌延伸部分。

  • 髌韧带向两侧分别延伸为髌内、外侧支持带。

腘斜韧带

  • 膝关节后方最大的韧带结构。

  • 起自胫骨内侧髁,由半膜肌的肌腱延伸而来,与起自内侧关节和关节囊的部分纤维融合,斜向外上方走行,止于股骨外上髁,部分纤维与关节囊和腓肠肌的肌腱相融合。

  • 功能:防止膝关节过度前伸。

膝横韧带

  • 连接内、外侧半月板前角的结构。

  • 矢状位上易将膝横韧带误诊为半月板撕裂。

腘肌腱

  • 起于股骨外侧髁的外侧面上缘,向后绕过股骨外侧髁向内下走行,止于胫骨。

  • 因其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紧密相贴,易被误诊为半月板后角纵行撕裂。

半月板解剖及其功能

  • 位于膝关节内,股骨髁和胫骨平台之间,由I型胶原纤维组成。

  • 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型,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型。

  • 分为前角、体部及后角三部分。

  • 半月板外1/3有血管供应和神经支配,血管来自毛细血管网,内2/3无血缘供应和神经支配,营养来自滑液。

  • 传递负荷、减震、稳定关节、润滑及营养关节。

半月板损伤

  • 半月板随膝关节运动移动,急骤强力运动时可造成损伤。

  • 由于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及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因而内侧半月板损伤机会较多。

半月板损伤分度

  • I级:不与半月板关节面相接触的椭圆形或球状高信号(黏液样变性)。

  • II级:半月板内线样高信号,可延伸至半月板关节囊缘,但未达半月板关节面缘(黏液样变性范围较I级大,镜下见纤维断裂)。

  • III级:半月板内高信号达关节面(纤维软骨撕裂)。

半月板损伤

  • I级(退变早期): 不与半月板关节面相接触的椭圆形或球状高信号。

  • II级(退变晚期):半月板内线样高信号,可延伸至半月板关节囊缘,但未达半月板关节面缘。

  • III级(撕裂):半月板内高信号达关节面。


半月板撕裂常见分型

  • 斜形撕裂、水平撕裂。

  • 垂直撕裂 →纵向撕裂、放射状撕裂、桶柄状撕裂。

  • 复合撕裂。

  • 撕裂伴移位。

斜形撕裂



水平撕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开发者全社区  ·  出来相亲了
18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跳崖了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广州员工奴性事件
昨天
孔明湿兄  ·  内涵图 | 就喜欢这个角度的妹子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