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到建筑再到航天,游戏引擎创造高质量仿真现实的出色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其他行业公司的注意。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今天的电子游戏引擎已经能保证电脑模拟成像时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双赢。
这两幅图片分别为游戏引擎生成的图像和真实照片,你能分辨哪张是绘制的吗?
20年前,一款名为“雷神之锤”(Quake)的游戏成为了电子游戏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第一次呈现“游戏引擎”绘制的纯3D世界。20年来,运算能力的进步和游戏设计界的激烈竞争让游戏引擎本身成为了一款核心产品。除了绘制图像,它们还能处理如重力、物体碰撞等模拟物理规律并让线上玩家相互连接的任务。可想而知,这种创造高质量仿真现实的出色能力吸引了一些其他行业公司的注意。
来自伦敦的建筑事务所PLP Architecture是表现出兴趣的机构之一,它正在尝试两款领先的游戏引擎。虽然建筑公司已经在使用图形技术,让客户通过动画预览新建筑,但游戏引擎的效果比这强大得多。PLP的团队已经通过某款测试引擎制作了一个虚拟楼群,邀请人们使用电子游戏手柄游览楼宇的周边及内部。比起老办法,客户在以这种方式探索虚拟建筑时要兴奋得多。
有意拓展游戏引擎用途的不止建筑师这一群体,连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也是拥趸之一。它正在测试一套基于Unreal的虚拟现实(VR)系统,用来训练要在国际空间站上完成任务的宇航员。大公司在纷纷策划最新消费产品,整个媒体行业也趋之若鹜。电子游戏本是可以被看作一种简单原始的虚拟现实,如今VR和它的表亲增强现实(AR)风靡一时,重新描摹我们日常所见的“真实世界”。就像Windows之于个人电脑,游戏引擎也可成为其他VR和AR产品得以成功运作的基础层。
如果你还记得文章开头的问题:图中上方为游戏引擎生成的图像,下方为真实照片。
即刻订阅《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APP
体验双语版文章《造物引擎》
拓展阅读
增强现实:所见大不同
点击图片免费阅读商论文章《看你的》
工程师在调试和维修配电变压器时,往往需要把近半时间花在从各种软件、数据库、调试记录甚至是老式的文件柜中搜寻技术数据,施耐德电气上海公司正在测试AR系统,能够在工程师眼前实时显示所需的技术信息。施耐德的系统利用头戴设备和平板电脑来实现,两者都可以在物体的影像上叠加信息,或显示在眼镜上,或显示在屏幕上。在中国的前期测试结果表明AR可减少工程师在搜寻信息上花费的时间,只需目前耗时的十分之一。
头戴式设备的价格也更加平易近人。硅谷公司Atheer将在几个月内开始向工业用户交付4000美元左右的Air 智能眼镜,而目前面向软件开发人员的型号售价则为9000美元。洛杉矶公司DAQRI研发的一款AR头戴式设备“智能头盔”( Smart Helmet)已被哈萨克斯坦KSP钢铁公司(KSP Steel)采用。其售价为一万美元,但还可兼作普通安全帽及眼罩。如果头盔上的摄像头探测到的手势表明用户已经知道怎么做,它就会自动不再显示说明。
头戴式设备还可以辅助增强通讯。微软的AR头戴式设备HoloLens正为国际空间站所用,它能把宇航员的视野以视频形式传回地球上的太空任务控制中心,显示在一台平板电脑上。技术人员可在触摸屏上写写画画,比如把某个需要按下的开关圈起来,那个圈就会出现在宇航员眼前。美国公司Vuzix则正研发智能眼镜,可以用于从仓库到在职培训等各类商业场所。
限时特惠期间订阅全年商论仅需298元
即刻扫码免费下载App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 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