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喜悦家人
爱人,爱家,爱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昨天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3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3 天前  
91运营网  ·  小红书引流手册.pdf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喜悦家人

你快乐吗?铺天盖地的“积极文化”之下,我敢不快乐吗??

喜悦家人  · 公众号  ·  · 2018-12-11 19:30

正文

最美的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你过的快乐。心灵鸡汤书列出各种建议,告诉你怎样去停止担忧,制造幸福,抛弃消极的念头;工作场合里,老板都喜欢看见充满笑意与热情的员工;似乎回答“你好吗”这个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一句语气轻快的“棒极了!”


——但是,丹麦Aalborg 大学心理学教授Brinkmann认为, 流行的“积极文化”有着它深深的阴暗面。



有消极情绪很正常


Brinkmann在他的最新书籍《坚决说不:拒绝那些“改善自我”的狂热心理》 中写到,在生活的很多场合, 高兴并不是一项合适的反应 。更可怕的是, 假装快乐其实让我们的情绪更为受伤。


“我相信我们的情绪和思想应该真实地反映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我们应该允许自己表现出消极的念头 ,去感受那种情绪,因为这才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有时生活很美妙,但有时也很悲伤。比如亲人可能会去世,我们总会失去他们。 如果我们一直只允许自己拥有积极的心态,那么当这种事真正发生,现实情况对我们的打击将会更大。


强制性的“快乐”


那些天生乐观向上的人,和那些天生爱看“自我调整心态”鸡汤书的人,他们固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当今社会,表现快乐仿佛成了对人们的一种强求。比如在工作场合,员工业绩评价往往强调“专注于积极的成长”,而不是面对实际的困难, 要求员工表现得开心几乎成了老板的极权思想 。Brinkmann 把这种时刻要求员工表现出快乐的做法,称为 “思维控制”



2016年,“ 禁止强迫员工高兴 ”成了一条职场规定。移动通讯商T-Mobile曾经在他们的员工手册中要求员工“维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员工应该拥有能促进工作效率、生产力和合作关系的职业精神,用一种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的态度与客户、同事及管理人员沟通”。美国国家劳工关系局认为这些要求 损害了员工组织集会表达对工作环境不满的权利 ,所以出台了上述规定。


“积极心理”的阴暗面


同时, 许多公司在保证员工幸福感方面进行了大笔投资 ——当然这些投资也是出于老板的私心,希望快乐的员工能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当你在工作中与人打交道,与团队合作,这些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尤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如此强调这一点,因为 企业不仅想要利用员工的生产力,还要利用他们的性格特征 。” Brinkmann说,“我认为这就是‘积极心理’的阴暗面。我们的心理感受就像一件商品,而且我们很容易把自己从真实感受中抽离。”



“被强迫的高兴”不仅仅是工作场合一项隐患,同时也影响着社交场合 。虽然被问到“你好吗”的时候,回答一句礼貌的“很好谢谢”还是挺合理的,然而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交氛围可能越来越多地被我们戴上的“积极面具”所主导。虽然机智、活泼的社交氛围令人享受, 为了礼貌强行装出的积极,却妨碍着人们开始谈论自己真正的苦痛和创伤。



每种情绪它都有存在的意义


不得不表现出的“高兴”,是一种“自救”的狂热。那些旨在教人们怎么寻找幸福的“自救”鸡汤书籍可能更加伤害你的情绪,因为那种“每个人都应该能使自己快乐”的观念,仿佛在责备那些不快乐的人是因为自身原因才无法快乐起来的。


并且, 在我们理解并面对这个世界的过程中, 消极的情绪 起到了十分重要而健康的作用 。负罪感和自责感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愤怒是面对不公平的正当反应,悲伤有助于我们在痛苦中释怀…… 快乐很好,只不过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




文章来源:

https://qz.com/924103/happiness-has-become-an-emotional-burden-says-a-danish-psychologist-svend-brinkman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