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见音乐
独立音乐第一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川大研究生  ·  文艺资讯 | 与你畅游在金色的旋律之中 ·  17 小时前  
译中人  ·  2024草莓音乐节志愿者招募 ·  20 小时前  
世界音乐  ·  “巴黎天空下,一匹成吉思汗的骏马”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见音乐

他们的音乐不太健康,但我们需要这样的黑暗

看见音乐  · 公众号  · 音乐  · 2016-12-17 19:11

正文


他们做的音乐是有着浓重黑暗氛围的工业电子音乐,他在演出的时候习惯戴着防毒面罩,这是他的一个符号也使得他更能够把自己的内心情感真实地去表达。


在这个追随潮流的时代,我们要感谢他们制造这种并不“悦耳”的声音。


Mabonona 的成员是郭耀先&李微,总感觉很低调也很神秘,可否先介绍一下你们自己?


郭耀先(以下简称 G):

我们是 85 年出生的呼伦贝尔人,后因求学工作等原因,游走于西安、北京、杭州、上海,现在定居杭州。


2007 年,我开始以 mabonona 为名,在工业、电子、实验的方向进行音乐创作计划。2011 年发行第一张同名专辑,早期的音乐较为偏向极端、实验,个人化和情绪化。2012 年与视觉艺术家曲倩文合作,进行多场 Audio Visual 演出。2013 年李微正式加入,接替负责现场表演的视觉部分,从那时起开始酝酿这张《Iterationspace|迭代空间》的新专辑。不过由于工作等原因,使得这张专辑进展放缓,终于 16 年面世,得大家一见。



 

你们是夫妻二人组,创作上是如何分工的?当产生分歧时怎么解决?


G:分工从定义层面上来说,我主要负责音乐题材创作,她负责配合制作音乐感受衍生出的视觉呈现。当然,在实际操作层面确实很难做到完全独立分工,相互渗透和影响是肯定会有的,分歧也不断(笑)。


有些分歧依靠正常人交流手段即能解决,但遇到各执己见时,往往吵得不可开交。毕竟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从自身的记忆和经验出发,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表达。即便是亲密无间的关系,一旦涉及到合作,便有无法避免的博弈过程,倾向于以谁为主导是博弈的主战场。有时我赢,有时她赢,这要求两人必须彻底地坦诚交流,折中融合,也有对冲中迸发新火花的惊喜等等,还算一路顺畅,在小小的起伏中诞生的创作更有趣。




看之前的采访,歌曲名字都是数字,那么专辑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呢?“迭代空间”是否对“秩序”概念有一定指向?怎么深入理解?可以说一下你们自己的创作理念吗?

 

G:迭代的释义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接近并到达所需的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被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被用来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我们试图以“迭代空间”来思考并隐喻文明的进程,崩塌与重建、秩序与混乱、毁灭与重生、伟大与贪婪,如此往复周而复始的循环,如同庞大、精妙、癫狂、失控的机器。


所有的歌曲名,将它们纵向罗列在一起,会看到它们就是迭代运算的字符。



专辑封面

 

郭耀先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在读博士,专业好像与音乐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你觉得它们之间互通吗?有没有相互汲取过灵感?

 

我主要从事的是装置艺术和纤维艺术领域的研究和创作,在我看来艺术形式并不分家,互相联通。我也会积极地在装置艺术作品中加入声音元素,以此增加新的感知维度;同时也会将个人化的艺术创作思维观念渗透到 MABONONA 的音乐计划中。互相汲取灵感肯定会有,但发生的瞬间,你不会有一个清晰的意识去划分什么东西是从哪里得到启发得出的。那可能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


郭耀先创作的互动装置“迷宫”


了解到你们来自呼伦贝尔,所以你说环境影响审美,使得你的音色不躁不欢、无重不欢。但你们现在生活在杭州,这座城市的总体感觉比较温润,会不会受其影响音乐也有所变化?会不会有别的尝试?

 

G:说这话的时候应该是 11 年,哪会儿我还是个 26 岁的小伙子(笑)。


这张新专辑主要是在杭州创作完成的,但依旧可以听出很多“北方情结”,源于一种原生的烙印在骨子里的东西吧。


谈到变化,确实开始从早期的极端、躁动逐渐转化为理性思考,但亦很难说清是环境还是年纪增长所致。毕竟经验和阅历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综合体,现在反而很难像年轻时那样,对一个事物(包括自身)的变化做出简单归因了。


未来的音乐创作上绝对会有新尝试,一成不变对创作者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局限。




受什么影响会去做这类黑暗氛围浓重的工业电子音乐?(因为国内挺冷门的)这会影响到你们本身的心态吗?(我听着很带感,但不知道创作者是怎么想的?

 

G:说到音乐方面影响的话,早期受到像 Slipknot、Ministry、SkinnyPuppy、Rammstein 这些乐队影响较大,后来慢慢接触电子乐的领域如 Tarmvred、ESA、Igorrr,也给了我不少启发。


讨论到是什么样的心理原因促成我做这类型风格的话,成因还蛮复杂的,诸如成长环境、知识结构、生活阅历以及作为个体对大社会氛围的感受等等。


我时常会关注一些攸关政治意识形态、生僻历史研究、革命运动、以及时代战争等议题。在这些研究领域里随处可见到荒诞、虚妄、残酷、谎言、鲜血、贪婪、控制、暴力、癫狂,这一维度的人性深深触动着我,在这张专辑中的音乐创作中也试图将这种抽象的感受进行还原和表达。




是否认为你们的音乐也“不太健康”?

 

G:讨论到“健康与否”这个话题的话,我认为应该是相对的。


就像任何健康的生态中,都必须包含物种的多样性一样。


那么一个健康的音乐生态中就当然应该包含多样的类型。反推如果一个全部由“健康”的音乐类型所形成的音乐生态,终将是“不健康”且空洞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愿意作为“健康”生态中的“不健康”元素,来进行更多的探索。



 

实体不仅做了 CD,还做了磁带,很有趣也挺“工业”的。

 

G:作为听打口磁带成长的一代,对磁带这个媒介还是有情结的(笑)。




END

采编/克洛明

听 MABONONA 的歌,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