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21世纪商业评论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老公司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225亿六安富豪,电动车难卖了 ·  2 天前  
FT中文网  ·  特朗普关税激发加拿大的经济爱国主义 ·  2 天前  
商业洞察  ·  县城“老头乐”,天塌了! ·  5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山姆分销店,在县城疯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21世纪商业评论

《中国有嘻哈》明日收官,选手身价暴涨百倍,广告主freestyle玩得溜

21世纪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9-08 18:53

正文

《中国有嘻哈》火热背后,选手身价暴涨,广告商接踵而来,其商业价值正直线飙升。

一句“你有freestyle吗”,让吴亦凡和嘻哈风靡互联网。在这背后,《中国有嘻哈》成为今夏最火的现象级网综。

 

根据爱奇艺官网数据,目前共有11期《中国有嘻哈》,截至9月7日,《中国有嘻哈》累计播放量29.9亿,豆瓣评分7.2。在新浪微博上,相关讨论已达2494万条,阅读量超过58亿。

 

这部投资成本为2亿元的网络综艺,在2017年的这个夏天,改变了几位rapper选手的人生、影响了一些品牌的销量,可能也让存在中国近二十年的嘻哈音乐产业从此见到光亮。


艺人选手身价暴涨

《中国有嘻哈》节目的走火,不仅让嘻哈文化走向大众,也让参加节目的选手成为热搜榜首人物、大众明星,收入几何级上涨。

 

6月18日,还没火起来的嘻哈选手TizzyT在他微博中调侃,“我是有10万粉的人了,一人给我10块钱,我就是百万富翁了。”至今不到三个月的时间,Tizzy T的微博粉丝数量已飙升至223万。

 


无独有偶,小有名气的红花会成员PG ONE也从参加节目前的几万粉丝疯涨至359万,并多次登上微博热搜。自我戏谑“原来热搜被我内定”。

 

选手们的微博粉丝数暴涨,接踵而来的就是各种商业合作,选手们也顺理成章地开始了马不停蹄的通告、代言、录唱片。

 

作为吴亦凡口中的“王牌”,PG one被给予问鼎冠军的厚望,走红后接到了不少品牌代言合作的机会,例如为游戏《英雄联盟》、《大唐无双》、网易游戏等献唱嘻风格歌曲,甚至雅诗兰黛都找他代言口红。



嘻哈歌手PG One为雅诗兰黛拍口红广告


据报道,曾经出场费1万元左右的他,现在一场商演的价格为25万元。

 

另一位来自重庆的热门选手GAI,一年前在重庆一场演出仅能赚到几百元,现在的出场费高达20万,同时,他与李玉刚合作推出了嘻哈风格的《天仙配》,专门为美团七夕活动宣传推广。


进入四强的唯一女选手Vava,商演价格也为20万元,与唯品会合作,创作了歌曲《我的新衣》。

 

支付宝也来凑热闹。8月1日,支付宝官方微博发布了最新品牌广告MV《无束缚》,邀请到了被称为“华人说唱歌手中的战神”的欧阳靖和TT为其献唱。



嘻哈融合体创始人COME LEE曾在微博撰文透露,个别说唱歌手的出场费,从半年前的3000元,变成现在的30万元,百倍增长。

 

掘金者纷至沓来

尽管爱奇艺在《中国有嘻哈》上投以巨资,事实上,很多人都知道,在第一期播出时,中国有嘻哈》并没有冠名,只有某酒类品牌一个赞助商。

 

第一期录完之后,其商业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嘻哈因此迎来了市场的追捧。

 

作为《中国有嘻哈》的冠名赞助商,农夫山泉提供了1.2亿元的冠名费,这与第一季《奔跑吧兄弟》1.3亿的冠名费不相上下。


农夫山泉自然也享受到了被选手用嘻哈的方式唱出广告词的待遇,由“商务范”的参赛选手孙八一献唱的“拼命,不如瓶维他命,维他命水,随时随地摄取维他命” ,节奏明快,令人过耳不忘。



农夫山泉的借势营销

 

随后,《中国有嘻哈》又陆续迎来了特约赞助的麦当劳、特别赞助的Absolut伏特加、独家音频合作的QQ音乐、小米科技等赞助合作商。其广告赞助费用足以覆盖2亿元成本,同时创下了网综第一季的最高销售纪录。

 

前不久签下吴亦凡做代言人的麦当劳,也集结了TT、PG ONE、小白、VAVA等一批参加《中国有嘻哈》的人气选手推出广告片《我们的嘻哈食光》,从官微转发量来看,营销效果不错。


实际上,《中国有嘻哈》还意外地让潮牌Supreme走红。Supreme并不是节目的赞助商,因为吴亦凡在节目中多次穿着该品牌服饰,8月下旬百度搜索中supreme一词的频率明显增加。新款的Supreme与LV的合作款,在吴亦凡穿着亮相后,同款价格被哄抬到13000多元。

 

嘻哈还能火多久?

《纽约时报》在2009年就曾报道过北京出现的地下嘻哈热潮。年轻人经常在夜店表演嘻哈音乐,作为叛逆的自我表达。由于盗版等音乐唱片行业固有的问题,本就小众的嘻哈音乐实现商业化更加困难,很难走出夜店。

 

很多人看来,爆红的《中国有嘻哈》标志了中国嘻哈音乐开始从地下走上舞台,小众走向大众的开端。

 

对于嘻哈产业未来的发展,融合体COME LEE在微博中,对嘻哈风口的来临既开心又揪心:


《中国有嘻哈》已经帮忙把嘻哈音乐与说唱歌手推向了大众,接下来能不能继续发展起来,这个要看我们这些所谓的嘻哈文化推广人或机构,是否能更专业的拓展渠道,发展商业来帮助艺人发展,而艺人就要看能否继续提升专业素养,以及能否有更好的音乐作品推出,这些才是嘻哈音乐能否发展下去的最重要因素。

 

虽然目前借着嘻哈的潮流和节目的流量,节目制作方、艺人选手和品牌商双方各取所需,形成双赢局面。但在爆红之后,这种双赢局面能持续多久,是否只是昙花一现,谁也不知道。

 

从百度指数看来,最关注这个节目的城市,依然是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搜索关键词“中国有嘻哈”的最大比例的人群年龄为30-39岁。其中,男性的比例为64%,女性为36%。

 

明天就是《中国有嘻哈》的决赛了,四位选手最后谁能登上冠军宝座,不知道这张百度指数的搜素趋势图能否作为预测指标呢?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须知


本期编辑:李惠琳

联系作者:[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最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