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因短期股价大跌,中海重工(00651.HK)在香港交易所公告停牌。早盘时,中海重工股价突然跳水,跌幅快速扩大至69.8%,报0.045港元,盘中低见0.038港元,创下今年以来新低。成交约11.43亿股,涉资6950万港元。此轮下跌,中海重工市值跌去14亿港元至6.14亿港元。这也是自7月21日以来中海重工连续第4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近八成。
对于突如其来的闪崩,中海重工方面昨日下午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对具体原因进行调查,详细情况将力争在今晚或明早进行公布。本次大跌与公司投资南京辉通无关,与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明的动向也没有关系。”公司方面还强调,李明还在正常工作状态中,平时也经常在香港和内地两地办公。
中海重工是一家经营造船、贸易、金融服务以及智慧停车及汽车电子类业务的公司。旗下的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是江西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船舶研发和制造企业,也是江西省船舶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受到行业因素影响,中海重工连续多年呈现出正营收、净利润亏损的状态。
据中海重工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海重工录得收益4.17亿港元,较2015年增加约164.72%,毛亏3048万港元,较之2015年减亏逾八成。其中毛亏大幅减少主要受益于智慧停车及汽车电子业务收益。
中海重工称,2016年,公司智慧停车及汽车电子业务收益首次超过造船业务收益,成为中海重工主要的收益来源。公司一直在谋求转型智慧停车领域的布局。
7月24日,中海重工公告计划投资南京辉通,方式为向现有股东收购或认购不少于南京辉通股本之20%,并将以现金、发行新股份或与现有股东可能协定之其他方式偿付。投资完成后,公司将整合南京辉通之业务至其停车场业务,并将在策略管理、营运、管理及财务等不同方面协助南京辉通。
据南京辉通介绍,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停车管理与服务系统提供商,在南京、上海等23个城市开展业务,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不过,该公告发出后市场似乎并不看好,7月25日和7月26日,中海重工股价下跌,在7月26日更是从开盘后的0.149港元继续下探,一度跌至0.038港元,停牌前报收0.045港元/股,为今年以来的股价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中海重工法定代表人、董事会主席李明曾是麦捷科技(300319)的股东,也曾通过中国瑞联实业集团与港股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瑞远智控有过密切关联。中海重工的官网介绍他“曾在中国出任多间著名公司之要职,彼在投资及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在麦捷科技的离任高管名单中还能找到李明的名字,显示李明1963年生,曾任职于电子工业部计划司、机械电子工业部生产司,曾于2010年10月22日-2013年10月17日在麦捷科技担任董事。(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