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会因为一个人的动作、谈吐有一点改变,而瞬间败坏,或是一个发型、肢体动作的改变,或者看到这个女孩在某些场合比较不堪的样子,而不是从前自己在内心里想象的那么淡定、笃定、优雅,美感就不一样了,就像一位作家一次看到自己绝美新妻因为便秘坐在马桶上面目痛苦狰狞后马上离婚,因为作家实在不能接受“林黛玉坐马桶”一样。
我们的心竟然可以让如此危脆的美感,那么坚固地盘据着
——光是这种觉知,就是一种不净观,一种由内观而产生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算无法在所有的时候,百分之百让心脱离开迷恋、喜贪,可是,它会变成能够调柔与收摄欲贪的一种重要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像这位禅师这样的人物,在还没有正式出家修行之前,就有能力在前一天感觉到某个女孩对他很有吸引力,能够当时稳住,并在隔天,就发觉吸引力已经消失过去了。
最后,禅师在他的法谈中提到修学“不净观”,「正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禅师说,他出家的第一年,基本上没生出过「欲心」。
偶然出现过男女的欲心,就是当他失去正念的时候,又刚巧他的眼、耳、鼻接触到可爱的意境,会产生出短暂的欲贪。
可是每次欲贪产生时,他就会下定决心:「我不要让心盘旋在欲贪里超过5分钟。」
他用决心、热勤、正知正念,很认真地让心从欲贪中释放出来。
他的目标就是要能做到,每一次欲贪出现,觉知的速度能够愈来愈快,欲贪盘据在内心的时间,能够愈来愈短。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在饥渴感不满足时,所产生的觉知,绝对不是想用更新奇的方法来满足饥渴感,不是无边无际地胶着在饥渴中,想要不断填补那个无底洞般的焦虑,而反向产生厌离心,升起想要超越欲望的意欲。
并且,最关键的是,他还具有不悔不败的信心,对于佛法、对于修行、对于就在今生的解脱道,有非常强大、不退却、不动摇的信心。
以这位禅师的故事为例,当他最后决定要出家,他说,他的心从此就再没动摇过。
出家之后,他对世间生活的模式,世间人所认为的天伦之乐、五欲之乐,一般在家者所最在乎的那些幸福感获得感,从来就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
而且,在出家前就曾经问自己:“如果我不出家,能获得世间所有的财富,我还愿意出家吗?”
他内心很笃定:“就算是有这么庞大的财富,我一样会放下,还是要出家。”
又自问:“如果不出家,即能获得非常大的权势,我还会出家吗?”
“如果不出家,能轻易地获取那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对我的好感,而且,不只一个,而是十个、一百个、一千个,我还会出家吗?”
此时,这位伟大的禅师心里都是笃定地说:“我还是会出家。”